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的重要表征之一.公民行政参与是民主宪政对新时期行政发展的特殊要求.公民行政参与与信息公开密切相关,公开政府信息,是实现公民行政参与的必要途径.在我国,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扩大公民有序行政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红 《理论研究》2003,(2):42-44
知情权是一项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人权和民主权利。知情权是民主与法治发展的产物 ,其核心是情报公开请求权。知情权的充分实现需要政府信息公开的配合。许多国家制定了关于情报公开的法律制度 ,以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建立和完善情报公开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现代行政程序主要有政治功能、行政功能和法治功能。政治功能主要是民主参与功能、秩序供给功能和权威优化功能。行政程序功能主要是控权功能、服务功能和效率功能。法治功能主要是外在法治功能和内在法治功能。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要走出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公开既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也是现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建立公众信任感、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关于政务信息公开的习惯和法律规定,行政行为还带有一定的封闭式和神秘性的特点,存在着以下行为和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邹伟 《当代贵州》2007,(15):31-32
现代法治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政务公开是减少行政争议。实现社会和谐的减压阀;是使行政权受监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前提。将政务公开与法治进程结合起来。从法治政府的视角探讨政务公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行政公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除依法免除公开的,原则上一律公开。行政机关通过公开显示自己的公平、公正,以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行政公开有利于公民真正有效地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行政公开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实现自己权利,使其在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寻求权利救济。行政公开有利于加强人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防止行政腐败的产生,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第一,行政信息公开,即行政机关的情报资料应该公开。笔者认为在我国行政机关应公开的情报资料除了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省、…  相似文献   

7.
行政问责制及其构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问责制是对国家公务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而使国家、法人或公民的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它既是一套民主体系,又是一套责任体系,既是一套道德体系,又是一套法治体系.从功能上看,行政问责制建立的目的即在于事后惩戒、事前预防以及警示教育.而要建立与完善行政问责制,就必须架构政治权力的制衡机制、建立多元问责机制、实行完备的问责法治、实现政务信息公开以及问责程序设置科学合理,等等.  相似文献   

8.
马宏 《党史博采》2005,(2):62-65
人大信息公开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人大信息公开的现状离民主政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通过宪法和全国统一的专项立法等制度建设,并借鉴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及技术手段,大力推进人大信息公开进程,确保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9.
一、行政公开的内涵行政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行政发展的基本趋势。行政公开的基本含义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尤其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全社会的管理活动,除依法应保密的外,应一律对社会公开。行政公开的内容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政策以及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的标准、条件、程序等,都应一律依法公布,让相对人依法查阅、复制;有关行政会议、决议、决定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除依法保密的外,应允许新闻媒介依法采访、报道。行政公开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体现在各项…  相似文献   

10.
曾哲  周泽中 《求实》2017,(6):65-75
公民参与行政是现代协商民主理论、治理理论逐步深化的制度产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关乎微观民主、创新治理路径的制度实效能否有力地论证其民主合法性基础。然而,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公平听证等程序内核的缺失造成公民参与的不充分,相关问责机制的真空导致公民参与的随意性,此二者形成了公民参与行政的劣质性风险。据此,从公民参与行政的后果考量角度进行理性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完善相关程序制度、建构问责规则体系,真正确保实质性、良好的公民参与,方能实现行政法治与社会善治的双重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