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死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为内容的最为严厉的刑罚,应遵循公正、功利与人道三大原则。死刑是起源最早的刑种,在几千年人类刑罚史上一直占据着刑罚体系的主导地位。死刑制度走向历来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因此,如何评价死刑,保留或是废除,限制或是扩张,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政治问题。我国作为保留死刑的国家,限制与减少死刑已受到立法和司法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王志亮 《学习论坛》2010,26(5):67-71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最严厉的一种刑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死刑的作用和存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世界范围内废除死刑的运动风起云涌,废除死刑已成为今天文明世界的共同愿望,我国也不例外。关于死刑存废的问题,我国法学界给予了充分关注,由诸多因素所决定,我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在保留死刑的前提下,我国应完善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3.
文亭 《新长征》2006,(1):54-55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死刑的存在提出异议,甚至提出要废除死刑。笔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死刑的存与废,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下,废除死刑是不切实际的。国际上虽曾有些国家废除过死刑,但效果并不那么理想。前苏联三次废除死刑又三次恢复,菲律宾、意大利、瑞士等均出现死刑存废反复的问题。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在1967年7月以后,曾一度停止执行死刑达10年之久,但随着重  相似文献   

4.
从限制到废除: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凭借从肉体上消灭犯罪分子的手段来惩罚犯罪、保护社会安全的刑法手段。近些年来,国际上废除死刑的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在法律上废除了死刑或在司法实践中已不执行死刑。我国法学界主张减少死刑甚至废除死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死刑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目前我国应暂时继续保留死刑,但应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从而顺应国际死刑制度发展的趋势,通过限制死刑逐步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5.
李川  解永照 《学习论坛》2005,21(10):73-75
人道和报应的死刑观对死刑的存废各执一词,代表的是两种应然的观点,与现实存在偏差。功利主义则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点,它广义上涵盖了人道和报应,是一种贴近现实的比较完整的死刑考察方法。功利主义从犯罪预防和社会影响两方面来考察死刑的利和弊,认为死刑是一种必要的恶,应予以留存,但仅限于必要的程度,而不能作为滥刑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条款太多,适用标准模糊等。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完全废除死刑的前提下,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死刑适用制度,如:对死刑罪名进行削减,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加大死缓的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7.
自从1764年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提出废除死刑的见解以来,关于死刑的存度问题,已争论200多年了。就世界范围看,欧盟各国事实上已经废除了死刑,但包括美、日等世界上很多国家,仍保留了死刑。从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应保留死刑,因为重大的暴力犯罪、经济犯罪形势还根严峻,贸然取消死刑是极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8.
自从1764年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提出废除死刑的见解以来,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已争论200多年了.就世界范围看,欧盟各国事实上已经废除了死刑,但包括美、日等世界上很多国家,仍保留了死刑.从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应保留死刑,因为重大的暴力犯罪、经济犯罪形势还很严峻,贸然取消死刑是极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9.
死刑又称生命刑,其特点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刑罚,在被人类运用了几千年后,从1764年开始,死刑受到思想家的挑战。文章对死刑限制适用展开理论思考,探讨了死刑的价值、功能及其局限性,并提出改革我国死刑适用的若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生命权探析     
董红  王有强 《世纪桥》2006,(5):84-86
每个人都拥有生命权,它是人权理念的最高体现。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性命维持和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我国立法是将生命权规定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而加以保护的,这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立法体例。本文简要阐述了生命权的概念,生命权与生存权的比较,还讨论了生命权与死刑制度以及生命权与安乐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纪录 《廉政瞭望》2006,(12):15-15
近年来,关于对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是否适用死刑的问题,议论争论持续不断。了解一下贪官适用死刑的存废之争的有关观点,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今后我国法律走向,清醒看待死刑对反腐败的作用,正确理解近几年对贪官个案的定刑尺度,是非常有益的。主张对贪官免除死刑的理由:1.废除死刑是  相似文献   

12.
死刑制度自古以来一直是刑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死刑的存废以及死刑制度的取向一直都是理论上和立法上的热点。本文从从死刑的概念、基本特征方面论述了死刑的基础理论,并通过保留死刑、限制死刑、方面对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予以介绍。进而,提出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的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沈安琪 《唯实》2011,(5):77-80
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体现了我国限制死刑的立法趋势。死刑作为一种法律制裁手段,在价值论上主要体现为效益性、公正性、非人道性。我国目前废除死刑还不可能,但限制死刑具有相对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限制死刑不仅可以从司法实践上进行控制,更可以建立完善的赦免制度。  相似文献   

14.
限制和废除死刑是我国当前刑法的发展趋势。对于职务犯罪来说,可以利用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的设置以及量刑、自首与立功、追诉时效、死缓制度、刑罚执行等方式限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5.
何显兵 《学习论坛》2009,25(5):70-74
我国死刑废除论存在相当的理论困境,无论从报应、功利还是刑罚人道化的角度,都不能成功地论证死刑废除论的合理性,以国际文明的发展潮流来论证死刑应当废除更不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法理上将抢劫罪区分为基本类型的抢劫罪、结果加重类型的抢劫罪与情节加重类型的抢劫罪,这种划分符合我国刑法关于抢劫罪死刑设置的原意,且更有利于运用加重构成理论以及其未遂形态来限制死刑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死刑必须严格遵守死刑程序用尽原则。在对抢劫罪进行死刑司法控制时,应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犯罪动机、犯罪对象等,同时必须考虑其是否存在酌定量刑情节,通过刑事和解结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社会矛盾,而且还可以起到限制死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于精英与政府决策的关系,精英决策理论认为政府决策由组织的精英做出,完全不受人民群众的影响,多元主义亦认同政府决策的精英作用,但同时认为精英内部存在竞争性及人民对精英决策有相当大的制约。由此,我们应得到以下启示:承认精英集团的存在及其在我国政府决策中的作用,同时要使政府过程开放化,允许更多的精英参与政府决策,并为人民参与政府决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死缓的适用条件“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是综合的价值判断,其含义,从反面说,排除作为法定的从轻和减轻处罚的情节,或降低法定刑幅度的情节;从正面说,根据死刑特殊预防的目的,必须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死缓执行期间,如果犯罪人故意犯罪并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上报由最高人民法院对二者进行价值上大小的衡量,裁定是否变更。死缓核准程序,一直以来存在着异化现象,应该和死刑立即执行适用相同的核准程序。  相似文献   

19.
程序正义需以善良制度与时间为实现条件。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对Jones的死刑执行过程反衬出加州死刑执行制度的运作失灵。加州死刑执行与管理系统是否违宪可从重要义务命题、量刑恣意禁止命题、刑罚目的正当化要求命题等三方面展开论证。我国应通过实证统计系统来正当化法官在个案中的量刑决定,不仅应包括系统设置的规范性理据,还应包含量刑因子本身所可能蕴含的意识形态。执行死刑本身不是单纯的让被告伏法而已,而是一连串的决策进行与筛选机制的运作,背后涉及诸多伦理学争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我国死刑执行方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死刑执行制度向文明、人道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关于注射方法执行死刑药物领取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关于开展2008年专题调研工作通知》的有关精神,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作者对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