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坐在这儿有点失落,更愿意坐在那儿。"李肇星指了指台下早已坐得满满的同学们的座位。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卸任后,接过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的聘书。2007年9月5日一早,在国关学院开学典礼上,"李肇星讲堂"开张了。开口的第一句话,李肇星就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不愿别人叫"前外长",愿意被称为"北大同学"。  相似文献   

2.
我过去参加北京市法学会的活动较少,对<法学杂志>的了解也不多,曾经想过投稿,又怕不收,所以就没有更多的联系,只是偶尔择其关于国际法方面的论文阅读和学习.但儿年前的一次会上,<法学杂志>的编辑热情地向我约稿,拉近了我和杂志关系.虽然由于本人的学疏才浅,在专业领域没有现成的东西拿出来,拖了至少四年才还账,但我已开始翻阅它的每期论文和信息,有了情系<法学杂志>的感觉.故,借<法学杂志>创刊30年周年之际,发表一点浅显感言,来祝贺它的成功并祝愿它的未来更辉煌.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杂志创刊三百期了.我必须说,我并非是从它创刊日进就开始阅读它的老读者,但这几年,确确实实是它特别忠实的读者.这些年,每个月,我总能到许多杂志,个中以文学类和司法类的为多.  相似文献   

4.
爱的交换     
没有世俗的功利价值当作衡量标准,更无需权衡谁付出得更多,只是用我的真心,换你的倾心。这就是爱的交换。去女友家,正好她老公从外面回来,进门就吆喝:"快,出去搬东西。"朋友正忙着给我们沏茶,便打发他:"多少东西啊?你一个人还拿不回来?我这儿还忙着呢。"她老公把半袋面粉放在地上,直喘气:"去看看就知道了。"我自告奋勇随他去搬东西,果然,车的后备厢里满满的,是各种各样的吃食枣花馒头红薯粉条焦炸  相似文献   

5.
《判例与研究》创刊的时候我正在日本,首次接触该本杂志是我从国外留学回国的时候。我是杂志的忠诚读者,作为法官、法律人,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有这么一个杂志存在,它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十年以来,我的办公室里已珍藏了杂志的各种版式。阅读杂志已是我日常法律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说到判例,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在历史上是水火不容的,但时至今日大际法系也研究判例、  相似文献   

6.
2007年,44岁的张淑娟从100多公里外的家乡来到江苏省灌南县,开始了她的调解生涯。谁也没想到,这个当时有点仓促的决定,从此改变了张淑娟的人生,也让当地群众有了一位可以信赖的人。"我是‘半路出家’,起步比别人晚,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迎头赶上。"在堆沟港镇调委会张淑娟办公室的文件柜中,记者看到了一摞记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7.
再萌     
我已不是卖萌的年龄,其实也没有了卖萌的资本。但这一次,只得再萌了。几年前,初萌的时候,我应邀担任了《科技与法律》杂志副主编。只不过,我这个"副主编"连同罗玉中教授担任的"主编",都只是个虚衔。杂志的实际运作,都是中国科技法学会主导下的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创刊不久,我就接触到它了,那时我从旬阳县委组织部调到宣传部工作。在众多的报纸期刊中,《法治与社会》让我眼前一亮,爱不释手,从此与它结下不解之缘,相随相伴二十年。在我的心目中,《法治与社会》是最好的一份刊物,它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不断推出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精品,不断增强思想含量、知识含量、文化含量、法治含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法治与社会》紧跟时代变革的鼓点,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不断增强全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积极扩容改版。在内容上,以板块统领栏目,设置了"封面""人大""法治""社会"等板块,增强了杂志的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和贴近性。  相似文献   

9.
张驰  李国杰 《法人》2005,(10):50-52
方兴东正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博客是不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重大机会,它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吗?“我们交谈需要多长时间?”这是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的开场白。他解释,“因为有好多事情要等着我处理,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正如他所领导的公司火箭般地发展一样,方兴东的语速快得让我们有点跟不上。话题自然是从他所领导的博客网说起。  相似文献   

10.
开卷有感     
编辑同志:您好!认识《江淮法治》已经有近两个年头了,一直未间断地阅读,把杂志当成一位无形的老师,而所有的编辑同志辛勤的劳作更使得我多了一份信任和亲近。以前只是一直默默地把这样好的一本刊物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可现在我想将我对杂志的一些想法一吐为快,让更多热爱法律,热爱生活的朋友喜欢它,拥有它!  相似文献   

11.
我从管理的角度来谈谈《判例与研究》,也即从社会的角度去审视它。那样对于律师执业,指导我们进行司法活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第一次接触该杂志是我在公安局工作的时候。杂志里面的文章无论对律师界还是法律界同仁,在处理一些法律问题上确实有指导意义。它是根据真实的案件进行剖析,对生效判决进行法理评析,可读性强。尤其是对法律界的人士更是如此。万没有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12.
领导题词     
贺信《法治与社会》杂志社:欣闻《法治与社会》杂志出刊发行100期,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法治与社会》杂志自创刊以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相似文献   

13.
我与<法学杂志>的相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杂志创刊之初,也是我在地处山城烈士墓旁的西南政法学院学习期间.此时,随着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公开审判、七个新法律的公布施行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之舟,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乘风破浪,扬帆启航.作为"文革"后首批通过高考进入政法院校学习的我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可谓如饥似渴、久旱逢霖.但是,勿庸置疑,当时的法学研究期刊寥若晨星.初次在学校教工阅览室看到<法学杂志>后,不禁为其庄重的封面、醒目的标题、丰富的内容所吸引,于是我用有限的津贴费订购了杂志.  相似文献   

14.
幽默大王     
争论的解决 两只小松鼠在森林里散步。第一只松鼠发现了一个松果并且叫起来:"看,一个松果。" 另一只松鼠跳到松果上,说道:"它是我的树上的果实。" 第一只松鼠说:"这不公平,是我先看见它的。" "是的,也许是你先发现了它,但是我拥有它。"第二个说道。 就在此时,一个做律师的松鼠来了,它说:"你们不要争吵,让我来解决这个争端。" 两只松鼠点头同意了。律师松鼠说道:"现在,把松果给我。"它把松果一分为二, 给两个松鼠一人一半,说:"看到了没有?你们打架是多么愚蠢,现在问题解决了。" 然后它又说:"另外,作为我的律师费用,我将拿走果肉。"  相似文献   

15.
7月29日,我杂志主办的"驰名商标和企业品牌战略研讨会"成功召开,政府部门、理论界、实务界和企事业单位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驰名商标制度和推进企业品牌战略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良师伴我行     
一次,围绕一个案例,同事们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我从《中国监察》杂志上找到了答案,说服了同事。通过这件事,同事们都开始争着看《中国监察》,学刊用刊的兴趣特别浓。每当工作遇到了难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监察》杂志,它给了我许多帮助,杂志中报道的许多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迎难而进。为了学刊用刊,我把订阅的《中国监察》装订成册,放在案头,经常翻阅。现在,我积存下来的《中国监察》杂志已有100多本了,多年的学刊用刊,也使我提高了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写作水平,这些年,我…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代表人大法学院向《人民检察》创刊55周年暨出版600期表示热烈祝贺!对《人民检察》杂志对人大法学院的发展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55年来,《人民检察》杂志在中国法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力,推动了我国检察事业的发展,它的办刊特点与贡献我概括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受它的影响,尚"和"心理成为中国社会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人过于尚"和",忽略了适度的原则,使得尚"和"在平衡人我关系与群我关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江淮法治》2011,(2):51
开卷有感编辑同志:在这个严寒的冬日,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一杯清茗,一本杂志,是我最惬意的休闲方式。阳光温暖我的身体,文章温暖我的心灵。《江淮法治》是陪伴了我好几年的读物,不管是宜人的春秋,还是难熬的冬夏,它始终是我在这些日子里有趣的消遣,如涓涓细流,如绵绵春雨,清新悠长,宠辱不惊。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我祝福它在未来的一年更加博大宽广,细腻动人。寒竹  相似文献   

20.
不得不说,做一个杂志人是自在的。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发布载体日趋多样化,媒体的概念也一再变化并拓宽,但是,在万千媒体中,最古老却也最常变常新永不落伍的,就是杂志。我从不相信那种纸媒将会在几年之内消亡的断言。当然,任何时候都会有某一家杂志被关停,但抛弃它的一定不是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