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近曰与厦门大学、华价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江夏学院5所高校合作,成立福建省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在局校成立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举措,将对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立法基地将受委托对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及立法项目进行研究论证,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立法后评估,开展地方立法项目调研和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是地方人大为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作出的一种新探索,采取的一种新形式。据统计,7年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对20多部地方性法规进行了立法后评估。据介绍,2004年,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法规跟踪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立法质量和立法数量的有机统一体。在基本达到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提高立法质量特别是地方立法质量应成为今后立法工作的侧重点。地方立法的质量主要体现在避免与上位法发生抵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针对地方的特殊性解决具体问题、及时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上海人大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后评估发现,地方性法规的质量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受上位法变动和社会形势发展的双重影响。应当通过完善法规修订废止机制、加强人大立法的主导性、提高社会公众在立法过程中的参与性、增强对社情民意的研究把握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4.
吴斌  李庆国 《江淮法治》2010,(15):49-51
在地方立法实践中,立法后评估有诸多不同的称谓,如:“立法评估”、“立法评价”、“立法测评”、“跟踪问效”、“立法质量评估”、“立法效果评估”、“二次立法”、“立法回头看”等等,但实质却很明了,从人大角度讲,就是通过选择对现行地方性法规的质量和实施效果进行考察、分析、评价、估量,对地方性法规的基本价值作出判断,为地方性法规的立、改、  相似文献   

5.
40年来,我省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紧密结合实际,与改革共频、与时代同步,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立法工作。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共有307件,其中省级地方性法规195件,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112件。省级地方性法规中,属于实施性立法42件、属于创制和补充性立法153件。按类别划分,社会类68件、经济类53件、环境资源保护和城乡建设方面57件、人大制度类17件。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8,(1):6-8
2006年,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首次开展了地方立法质量跟踪问效活动,即立法效果评估工作,对《石家庄市民心河管理条例》、《石家庄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石家庄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三项地方性法规立法质量进行了客观的评估,总结了立法经验,  相似文献   

7.
2005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积板开展地方立法工作。一年来,通过地方性法规7件.其中制定2件、修订5件;批准较大市制定、修订的地方性法规5件;批准较大市有关法规问题的决定2件。  相似文献   

8.
受青海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委邀请参与22部法规110多人次的座谈论证,提出意见建议1000多条,受委托开展3部法规评估工作;受各市州、自治县邀请参与21部法规90多人次的座谈论证,提出意见建议900多条,参与6部法规调研及起草……近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立法智库专家座谈会召开,这是会上介绍的两年来立法智库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地方立法王国平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系统工程中,地方立法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如保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好地方立法,制定出反映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新体制运行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0.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以立法权以来,全国已制定地方性法规8700多件,地方立法工作成就斐然。但是随着立法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法规冲突问题日渐突出,给我国法制建设带来严重危害。加强地方立法监督,解决法规冲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已成为我国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地方立法评估的权威性与正当性,实现地方立法评估的统一化与制度化运行,地方立法评估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地方立法评估法》应当对地方立法评估的宗旨与原则、主体、对象与内容、标准与程序等地方立法评估制度的制度性基本要素进行科学、理性设置,以服务于地方立法评估制度法治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12.
论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于仁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地方立法工作走过了一个从起步探索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已制定了3000余部地方性法规,为我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地方立法工作进入了一个以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为重点的新阶...  相似文献   

13.
地方立法冲突是指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之间,地方性法规之间,规章之间以及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之间相互抵触,互不协调。近十年来,地方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随而产生的地方立法冲突日显突出。如何解决和控制地方立法冲突,已经成为加强地方立法的迫切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作出的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已达到322部(截至1998年4月底),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达709件(截至1998年3月底),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为4500余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达4400多件,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达26000件(截至1997年底)大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为规范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国家和公民的行为。使之做到有法可依起了不可估蛋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出多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立法冲突破坏了法制的统一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我国地方立法以其数量多、调整范围广、发展速度快而令人瞩目。据统计,自1979年至199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和批准了1947件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实施,对于保证宪法和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对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法质量是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得以发挥的生命所在。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我省的地方立法经验中,更加注重立法质量,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增强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发挥地方性法规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9月1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会议”,讨论了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和组建立法社会参与和评估中心的情况.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出席会议并表示,要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反映社会基层群众的呼声和愿望.(9月12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12月,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地方人大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课题组从立法必要性、地方特色、法制统一、权力配置、技术规范五个方面,对重庆市当时有效的160件地方性法规文本进行量化评估,平均得分83.09,得90分以上的法规有9件,70分以下的4件,60分以下为零。五项质量要素中,地方特色所得比例最高,技术规范次之,立法必要性居第三,权力配置为第四,法制统一排在末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重庆市地方性法规文本所反映的地方特色比较鲜明,讲究立法技术,但在突出地方特色和注重地方立法创新中还须更加注意法制统一,科学地处理好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严格防止部门权力的立法扩张。  相似文献   

19.
立法后评估理论与实践初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有关地方立法机关不断探索提高立法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自2000年以来,对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立法后评估.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施行一段时间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对法律的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对法律中所设计的制度进行评判,并针对法律自身的缺陷及时加以矫正和修缮.由于立法后评估在我国的实践时间尚不长,相关的统一规范也未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立法后评估的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原则和评估实效等关键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家立法工作、特别是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我国法学界对我国立法体制、法律体系等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普遍认为,近十年来,中国立法体制在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多次迈进。1982年宪法及1982年和1986年两次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原则上确定了国家立法权、行政法规制定权、地方性法规制定权、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权的划分、归属及其相互关系,并把地方性法规制定权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