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科刚 《山东审判》2013,(3):113-114
一、案有时候我们常常对出现在面前的事物熟视无睹,并不去探究他们的原意。许多人都知道有部传奇小说叫《拍案惊奇》,为什么叫拍"案"惊奇,而不是叫拍"桌"惊奇呢?一般人不注意还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是在听了马未都先生的一个讲座后才知道缘由的。原来,案子与桌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外观上的区别是:四条腿的位置抵住边缘的  相似文献   

2.
1主审法官制剥夺了绝大部分审判员的审判案件资格。事实上取消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各级法院审判员的考察、任免权。2《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的合议庭审判案件的运行机制,法院无权废除。3主审法官制可能使主审法官变成专权法官。4合议庭制度是法院审案的基本制度,也是现代民主精神在审判制度上的体现,主审法官制与其相对立。5主审法官制的运行机制,它不是培养专家型法官之路。6主审法官在审案前不与当事人见面,不是保证司法公正的良方。良方是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7主审法官制是法院管理法官“人治”化的表现,其恶…  相似文献   

3.
<正> 一、概述当在美国人中问起有关犯罪的情况时,极少有人联想到庞大的法人组织。不管怎么说,难道能叫经商的公司不赢利么?为了保住自身的信誉,难道他们不需要公正地、友好地对待消费者、雇员和竞争对手么?那些公司的经理们不是都很富有吗?他们为什么要去犯罪呢?他们从犯罪中能获得什么?之所以没有什么人把法人与犯罪联系起来考虑,一部分原因应归于系统的统计资料中的  相似文献   

4.
法官素质是指法官所具有的,与其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职业形象相符合的素养和品质。通过法律教育和法官职业实践,这种素质可以内化为法官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外化为法官应有的精神气质和言谈举止。那么在接受法律教育和从事法官职业实践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在主导和促成一个普通人向法官职业人的转化呢?是什么对法官素质的养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具有上述能量并起着决定作用的这根“魔棒”,其实就是文化,这里主要指与法律和法官职业有关的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官素质其实就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5.
“糊涂官”不能糊涂做,不称职的法官不能坐公堂。这是近日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推出的一项新制度。老百姓万不得已不打官司,一旦摊了官司,当事人最怕的是遇上糊涂官。对此,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采取对法官庭审水平考核的措施,对代理审判员、审判员统一进行二次“公堂打分”,糊涂不糊涂,法庭上比着  相似文献   

6.
“吴爱农去了!”接到电话,湖南省平江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吴来程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心突然像被刀刺破了一样难受。“一个干劲十足的兄弟怎么说去就去了呢?”2005年11月28日下午,平江县人民法院南江法庭审判员吴爱农在与病魔搏斗多年后,终于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旅程。这一年,他只有47岁。这已经不是吴来程担任副院长以来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消息了。十年来,平江法院已经有6位法官因病英年早逝。吴爱农的去世再次在当地法院系统引起了强烈的震动。黄稳根、凌云志、顾事康、李根希、余特清,当一个个熟悉的面孔逐渐浮现在眼前时,吴来程的眼睛湿润了……天…  相似文献   

7.
照片上的人叫沈宗汉。 他是法官。他是领导。他是专家。 他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块普通的铺路石。” 他默默铺设的路,通向中国民法园地的春天。 一、“我这个人很平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 法制界尊重他,因为他作为专家,参与了我国第一部《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8.
一位年轻的法官,3年多来,身兼多职,办案260多件,出差56次,连续两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这样的成绩对常人也许不算什么,但如果是一位尿毒症患者完成的呢?——他就是“2005年中国法官十杰”评选银法槌奖获得者、海口海事法院助理审判员林江。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枪决前的愿望法官:“你就要被枪决了,最后还有什么愿望?”犯人:“我希望穿上一件防弹背心。”80岁的小偷法官:“被告,您干的这件事简直令我们难以置信,您怎么会在80岁高龄的时候去偷别人的汽车呢?”被告:“法官先生,您当然无从了解,在我年轻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汽车呀!”拒不交代在法庭上,法官在审问窃贼:“你老实交代,你是怎么打开那个保险柜的?”“这可不能告诉您,法官先生,”窃贼说,“因为本庭上在座的说不定就有想吃我这碗饭的。”诚实的贼“你声明你偷东西是因为你快要饿死了,”法官问小偷,“那么你为什么不拿吃的,却偷光了钱柜呢?”“因…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常常向我提问:律师为何不叫律官?又问.有警官、有检察官、有法官、为什么没有律官?更有甚者,他们说:刑事案件升庭时,正面坐着法官,右侧坐着检察官,左恻坐着的人为何不称律官而称律师?从公诉席和辩护席的设置上看,是平行的、平等的,怎么称谓就不同呢?这些问题,我真朝思暮想过,也查了一些史料,至今我也很难把它说清楚,说明白,说得有理有据。但有一个问题是清楚的,凡是称官者,都有实权。比如:警官有侦查权;检察官有提起公诉权;法官有审判权;行政官员权力也很大,他们都有根据职务各施其权的权力;民间的“官”也…  相似文献   

11.
幽默大王     
不反对一天晚上,美国总统林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上床休息。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原来是一个惯于钻营的人告诉他,一名关税主管刚刚去世,问林肯是否由他来接管。林肯回答说:“如果殡仪馆没意见,我当然不反对。”小麻烦李治一大早打电话给科长:“今天我要晚点才能来上班,我家里有点小麻烦。”“是什么麻烦啊?”“我妻子丢了100元钱,她正在找呢!”“那你为什么还待在那里呢?”“因为我正踩在这钱上呢!”挑刺法官正在审问被告约翰:“你结婚了吗?”约翰“:是的。”法官“:和谁?”约翰“:和一位女性。”法官:“你不要耍小聪明。每个人都知道是和女人结…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审判员的选任只是在法院内部进行,即先进后考。即使是《法官法》施行后的1995年、1997年、1999年三次全国统一的初任审判员资格考试,也仍然局限在法院内部进行。不敢想象,倘若一个医院的医生、护士、药剂师均是先进后考,那么这个医院医疗水平会是什么状况。显然,作为治疗生理疾病的医院,是不能先进后考的。那么,作为治疗社会“疾病”的法院,是否有必要对这存在了几十年的制度加以变革呢? 一、先进后考模式的缺陷 先进后考模式,其未对录用人员设立门槛,或虽设立门槛但门槛很低,且由于惯性等而未得到执行,其不对审判员、执行员、书记员、法警、行政后勤人员各自所应具有的资质和专业加以区分,且进入法院后却可千篇  相似文献   

13.
去男厕还是女厕?这一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不仅成为某些人每天要面对的难题,而且让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去应付一场官司. 2016年5月,奥巴马政府颁布了一项公立学校“厕所令”,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甚至导致得克萨斯州(以下简称得州)为首的11个州起诉奥巴马政府.这到底是一纸什么指令?又有什么力量暗藏在这份指令引发的联合诉讼背后?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起影响极大的三法官滥用职权案,两位是原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处级审判员、一位是原湖北省荆州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员。因三人滥用职权,解封了此前被公安机关查封的某公司的房产,致使丧失了追缴条件,给银行造成近千万元损失。  相似文献   

15.
幽默大王     
道歉法官问杰克:“你是不是在电话里骂了亨利先生?”“是的,先生。”“你愿意道歉呢,还是愿意被罚款?”“我愿意道歉。”杰克打电话给亨利,说:“我是杰克,昨天我叫你见鬼去,你现在不要去了。”  相似文献   

16.
司法保护自由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将司法凌驾于民主主义的立法机构之上,仅以少数几个法官来决定正义为何物?法官是在解释法律还是在创设法律?“民主法治国家的宪法不允许以法官个人的正义观代替立法的意志。”在司法保护个人自由的过程中,一系列因素制约着法官不会超出界限,法官保护自由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和领域之内。本文仅以美国法为例对这一问题作出初步分析。首先,法官是被动的,不会主动地审查某一法律的合宪性。在此问题上,它按照与自身权力性质相符的方式行事,实行不告不理,即必须是在出现宪法性的纷争之时,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法院决定…  相似文献   

17.
离婚,是否太容易? 离婚案缠人,又鸡毛蒜皮般琐碎,况且无论怎样结案都不容易出彩,所以许多法官都不爱办离婚案。 北京海淀区法院民庭审判员王炳珍却喜欢调解离婚案,她喜欢的原因也挺特别:现在离婚太容易了,有些想离婚的人甚至不顾子女、不顾对方,即使离婚条件  相似文献   

18.
年富力强的李猛,是一位职业法官。自1996年参加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庭长助理、审判员、副庭长,现任旬阳县甘溪人民法庭负责人。李猛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做为职业法官,深知责任重大。他始终以《法官法》和《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严格约束自己,忠于法律,因而从无违犯审判纪律的行为。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法官不应该是社交家,因为私人的朋友多了,法官的公信力就会下降,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服从判决的信心就会下降"。  相似文献   

19.
法官,按照《法官法》的规定,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换言之.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在履行国家赋予的审判职责时就为法官。法官是审判组织的基本要素.审判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法官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来体现.可以这么说.法院的判决形式上以审判组织名义作出,内容却是法官理性思惟和逻辑推理的结果。由此可见。法官肩负着生死予杀、判明是非的重大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江阶虎 《中国律师》2005,(10):84-85
做法官是我从小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高考填报大学志愿时,非法律院校不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在大学毕业分配时,我放弃了留校和到中央部委机关工作的机会。总算天遂人愿,我被分配到了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并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当上了庭长,副院长,成为了一名高级法官。去年6月,令我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组织上根据工作需要,将在法院已经工作了20个年头、本来只想做一个终身职业法官的我,调到新余市人民检察院担任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并兼任反贪局长。尽管是依依不舍,但我还是不得不告别法官生涯,开始了一名反贪检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