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到城市已经两年多了,我自己感到已经离不开这个地方了,可是每当想到自己的环境,都不免有些黯然神伤。我的姐姐前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省直机关,我们村出过十几个大学生,但只有姐姐上了研究生,到了省直机关工作,因此她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去年,姐姐生了孩子,由于姐夫家也是外地人,孩子没有人照看,姐姐就让我过来帮她照顾孩子。前些年,虽然我也曾到姐姐上学的地方住过几天,但根本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能跟着姐姐在城市里生活几年,我感到非常兴奋。我与姐姐的感情非常好,在5个兄弟姊妹中,她最看重我,因为我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姐姐…  相似文献   

2.
奶奶的小屋     
正有个地方不富丽堂皇,简陋不堪,但它却是我奶奶的青春、回忆,是奶奶赖以生存的家。那个年代的家庭大多都不富裕,可是生的孩子却多,奶奶生了6个,父亲排倒数第二,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成了家的父亲在村外围自己盖了房子,新房子建成,在爸爸的坚持下,奶奶搬进了我们家的新房子里。原以为是一家子幸福生活的开始,可是奶奶在自己的房间待了不足半月,突然不愿再住下去,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听父亲说,小时候的我也在那小屋里生活过,甚至还有我在小屋前的红澡盆里洗澡的照片,太久了,我早已不记得,以前的村子是什么样我也不记得了。现在的  相似文献   

3.
伍烈熠 《中国减灾》2013,(5X):39-39
<正>4月20日早晨,我正坐在床上用遥控器打开电视看少儿节目,忽然我感觉我的床震动得特别厉害,快要把我从床上摔下去了,我生气地说:"谁这么早就在摇我的床了呀?"奶奶大声地喊道:"伍烈熠,快跑,地震了!"我一听,吓了一跳,立即从床上跳了下来,赶紧向门外跑去,我只感觉到自己像在筛子里被筛的糠一样,难以站稳。我不管那么多,逃生要紧,急忙跑出卧室门,穿过客厅,冲出防盗门,向楼下跑去,奶奶说:"小心点,别绊着。"我看见其他人都在往外跑,都吓着了,有些人脸都吓白了,不少人只穿着内裤就向外跑。在坝子里,我看见楼房还在剧  相似文献   

4.
为了供他上学,姐姐辍学南下打工;为了逃避强暴,姐姐徒步北上回家;因为家人冷漠,姐姐离家数年未归;作为研究生弟弟的他心里充满了忏悔,决定放弃考博,找回自己的姐姐……2005年12月7日,他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姐姐,而此时他们已经分离了3年。见到姐姐,他泪如雨下:“姐姐,我们回家,牵着我的手,你不要害怕……”姐弟俩抱头痛哭,人们的眼泪在不知不觉中流了下来,为这背后令人辛酸的亲情故事。  相似文献   

5.
最美的收获     
正那天是我朋友的女儿希希的生日,几个家庭聚在了一起。有孩子的地方,就有交流,也有比较。家里的长辈开玩笑让孩子做算术,以20内的加减法为主。几个回合下来,无论是速度还是准确率,我的儿子乔乔都明显的落后。希希的奶奶非常自豪地说:"我家希希,每天晚上都要  相似文献   

6.
三叔典当被褥供我念书   我们家是相声世家。从祖辈上说,我爷爷马德禄就说相声。到了父辈,我父亲马桂元和我三叔马桂福还说相声。我三叔说相声不久,就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马三立。   本来我父亲也能成为相声大家,当时与他合说相声的是刘宝瑞,他还带过徒弟。然而,他却在艺术的盛年染上了毒瘾,最后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他离开这个世界那年我才 7岁。   我是 1932年在天津出生的。我曾有过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他们生下来之后没活多久,就都先后夭折了。我出生后,父亲为了保住我的命,就按照当地的习俗给我认了尚未娶妻的干…  相似文献   

7.
弟弟几次邀请我和姐姐到菲律宾探亲,姐姐都不去,她一会儿说这个原因,一会儿说那个不便,但母亲和弟弟来中国时,姐姐都会来和他们聚会。  相似文献   

8.
常回家看看     
记得我第一天来北京燕山公安分局报到的那天,是我妈送我来的,她总是不放心,要亲自来送我,当一切都安排好后,我留了下来,妈走了。后来主任对我说,妈下楼的时候满面泪水,我说没有啊,妈只是说让我好好干,后来我才明白妈为什么会流泪。我从小就没了爸,是妈一手把我和姐姐拉扯大的,可以想像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的苦衷。妈每天早出晚归,晚上回来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服等等,并准备第二天我和姐姐的饭,因为妈中午回不来。妈很要强,靠着她那点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记得小时候刚有电视的时候,我们姐儿俩总是到邻居家去看,有一次邻居…  相似文献   

9.
1细数我童年馋嘴的种种的"不光彩"事例,家里人能举出一箩筐来。比如在我5岁时误把姐姐带香味的橡皮当成了糖,咬了一半下来,引得她号啕大哭不休。这并算不得什么,稍大一些,因为惦记着吃糖,晚上趁家人熟睡时我去拿母亲  相似文献   

10.
奶奶     
奶奶对于我,早已成了遥远和飘缈的记忆,除了故乡的那堆杂草丛生的矮坟外,奶奶早已不再是熟悉而具体的人了,因为她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在我们这些孙子孙女的心中,奶奶永远是个威严的人。我们怕奶奶就像怕玉皇大帝,奶奶的话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是“最高指示”。奶奶说:黄瓜架上结出的第一茬黄瓜要留做种子,于是,我们就只有眼巴巴地看着黄瓜长大长粗,谁都不敢去摘。奶奶说:吃饭要像个吃饭的样子,不能嚼出声音,更不能剩饭碗。于是,我们便谁也不敢出声,吃完饭了,每只碗都是光光的,洁净如洗。现在回忆起来,我依然不知奶奶的威严到底缘于何处。记…  相似文献   

11.
幽默     
《中国减灾》2011,(4):32
奶奶和孙女奶奶看见孙女谢辽莎在地上到处爬,弄的衣服脏的要命,她生气地对孙女说:"谢辽莎,看你的衣服把地板上的灰尘都擦干净了,你叫我对你说什么好呢?"谢辽莎回答道:"奶奶,您应该对我说‘谢谢’"!  相似文献   

12.
我参加革命的理由很简单,麻城是老苏区,当时我的家乡西张店九家楼村是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我的父亲、母亲、叔叔、姐姐都参加了革命,我13岁当上了儿童团长和赤卫队员。后来,叔叔、姐姐和妹妹都被敌人残酷杀害了。1935年,我怀着报仇雪恨的愿望参加红军。到部队以后,红军官兵一致。行军打仗,首长冲锋在  相似文献   

13.
大年夜     
我奶奶活到八十三岁,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九个孙女,并且在她去世前还看到了两个重孙女两个重外孙两个重外孙女。亲朋故友周围邻居都说奶奶好福气。子孙满堂,合家相亲相爱,虽无万贯家产,却享尽人间最美好的天伦之乐。然而,每每面对奶奶的亡灵,我感到无法补偿的懊悔和歉疚。  相似文献   

14.
○姐姐是普普通通的人,她的命运也像无数普普通通的人一样,平凡地来到人间,平静地离开人世。我知道,在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这样的不幸,也每时每刻都有这样的不幸笼罩着的家庭。与癌魔恶战的硝烟散去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但是,姐姐的笑声和姐姐的灵魂,也化作一缕青烟随风飘去,留下的是那些不忍回首的记忆的碎片。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9,(23)
<正>曾记得沙滩会一场血战只杀得血成河尸骨堆山只杀得杨家将东逃西散只杀得众儿郎滚下马鞍……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我好比弹打雁失群飞散我好比离山虎落在平川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一曲《四郎探母》,会让每一个台湾老兵泪流满面。"你走的那天,连饭都没顾上吃。"这是我和姐姐失散69年终于相见时,姐姐对我说的第一句话。2018年6月23日,在得知找到姐姐的消息后,86岁的我经由台北飞抵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比我年长3岁的姐姐陈光仪不顾亲人劝阻,和孩子们一起,从位于秦  相似文献   

16.
欧拉在姐姐和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室。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自杀了两次”。她说得平平淡淡,仿佛在说着他人的故事。她一般不说“我”这个字,而使用名字称呼自己,下面就是欧拉的话。欧拉出生时,上面已经有一个姐姐。姐姐是万般宠爱在一身的。因为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而当欧拉来到这个世界时,仿佛是悄无声息的。父母的新奇在姐姐身上实践,欧拉只是沿着前边的辙重走了一遍。欧拉什么都做得好,一切都不会让父母操心。但在这个家里欧拉无足轻重,没有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初夏,一个周日的傍晚,我和妈妈李敏参加了一次很有意义的聚会。由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奶奶召集,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在京城相聚一堂,共话友情。聚会定在19时,我们到达时差几分六点半。北京京都信苑大厦26层幽静的大厅里,聚会联络人刘源叔叔已等候多时。他把我妈妈迎入大厅,亲切地一口一句“姐姐”,伺候她落座休息。不一会,李讷姨夫妇到了,刘源叔叔忙着上前招呼。他比李讷姨差不多小了一轮,从来都把毛家姐妹看做是自己的两位大姐。这些年来,由于他的原因,毛刘两家之间来往很是密切。1948年,我的外公毛泽东与刘少奇爷爷率中共中央驻西柏…  相似文献   

18.
老师     
南江 《现代人事》2001,(9):46-47
文化大革命对我们那个山沟沟最初的冲击.就是乡完全小学和各村小学都垮了,老师们家庭成分好的回家了,家庭成分不好的就呆在学校(怕和家里的人一起被批斗)。我们这些学生则一律回了家,年龄稍大的出工挣工分,年龄小些的则是放羊、割草、带小弟弟妹妹。本人当时十岁,刚上五年级,则每天与那头老黄牛为伍,放牧时兼带割草、拾柴。因奶奶过世早.姐姐出嫁了,为全家做饭的任务也落到我这个男孩子的身上。  相似文献   

19.
从小我就渴望上学 我193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有3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我家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加影锡米山区的橡胶园里,全家人都在橡胶园工作。10岁那年,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开始在橡胶园里工作,十分辛苦而且非常枯燥。正因如此,我渴望上学,渴望有同伴。  相似文献   

20.
“知心奶奶”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组织的、专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无私奉献的群体,由一群有文化、有耐心、有爱心的“五老”人员(老教师、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战士)组成。从2000年至今,知心奶奶”已由当初的一位奶奶发展到学田街道乃至全区的“知心奶奶”群体,甚至出现了一群“知心爷爷”、知心叔叔”、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成为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一、一个“知心奶奶”,发挥晚年余热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教育方法不当、青春期困惑、家庭失和缺乏关爱等原因造成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