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静钧 《南风窗》2008,(15):83-84
在没有丑闻发酵的环境里,当事人及其后台很可能躲在"经济案件"的幌子下,以涉及经济纠纷的普通民事或刑事案件"掉包"可能造成全国影响的腐败大案。按照维京百科的解释,"丑闻"是指广为民众所知的"丑事"。据其定义,一桩"丑闻"始于"丑事",经过坊间口耳相传、或媒体报道、或政府检调部门对外发布调查情况,才转化为"丑闻"。在"家丑不可外传"的国度  相似文献   

2.
杜剑锋 《南风窗》2013,(12):74-77
"八人帮"们意识到新移民法的主要阻力来自共和党保守派,而卢比奥是化解这些反对声音的最佳人选。卢比奥为了通往白宫的捷径,也不惜铤而走险。他能否化险为夷?奥巴马似乎陷入了"第二任期诅咒",5月一周内接连被司法部窃取美联社通话记录、国税局越线私查保守派政治组织、国务院掩盖班加西恐袭案线索等政治丑闻缠身,甚至遭到一些左派媒体批  相似文献   

3.
丑闻的季节     
究竟有多少家安然?究竟有多少家世通?究竟有多少家威旺迪?这仿佛是个丑闻的季节——我们不知道,谁是下一个被丑闻子弹击中的公司。  相似文献   

4.
两起知名共和党人的同性恋丑闻,对平素深恶痛绝“断袖之癖”的共和党保守派是很大打击。可是据路透社报道,这对福音派基督徒在中期选举中支持共和党却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和静钧 《南风窗》2008,(13):84-85
竞争政治是性丑闻转化为性丑闻政治的主要动因。非竞争政治中也有丑闻事件,但那里的丑闻事件只是工具,是高度选择性的,是为当权派党同伐异服务的。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最近一年多来由里到外频频曝光的丑闻,给了美国一个极好的用来推行自己利益和价值的机会。60年前,或迟或早参加对法西斯宣战的51个国家怀着“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信念,签署了标志集体安全思想付诸实践的《联合国宪章》。若干年后,美苏主导下的联合国陆续吸收了二战的战败国、欧洲的中立国,以及亚洲和非洲的新独立国家,到今日为止,联合国大会已经拥有了191个成员国,安全理事会有15个成员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有54个成员国,国际法院则有来自不同国家的15名法官。此外,聚拢在万国旗下的还有一些专门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等相关组织,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呼风唤雨,而又共同护卫着联合国这艘载着当代人类正义和希望的超级航母。然而,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联合国最近却丑闻缠身,其今后走向也一度让人备感困惑。  相似文献   

7.
许春华 《南风窗》2011,(24):83-85
日本毕竟是个法治国家,在无法绝对规避金权政治的现况下,对这种权力与金钱勾结的无遮性揭发和制度性处置,总还是"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不会造成政治停摆,人心大乱。退一步说,日本政坛接连曝出政治献金丑闻,其实也是一种"自净"过程。10月1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公开家庭财产的同一天,满脸委屈的日本民主党前党首小泽一郎拖着一周前刚因尿路结石住院的病体,出席东京地方法院对他的第二次庭审。当日的庭审被认为是小泽一郎  相似文献   

8.
《当代世界》2018,(中)
特朗普上台两年来奉行日趋保守的内外政策,美国共和党自身也开始走向"超保守化"。保守派不仅已成为共和党最大派系,而且保守派人士大量进入国家行政、司法和立法机构并不断发挥重要影响,促使美国内外政策全面"右转"。2018年中期选举后,民主党重新夺回了众议院的控制权,而共和党则扩大了其在参议院的席位优势。民主党虽然可以利用众议院掌握的立法权和拨款权对共和党的施政设置种种障碍,但不会对共和党的"超保守化"产生实质性影响,相反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共和党的"超保守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于时语 《南风窗》2007,(12):77-79
在种种不利和不顺因素下,共和党角逐白宫的局势始终无法明朗。布什政府目前四面楚歌,在最新一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辩论中,居然所有问鼎白宫的"本党同志",都异口同声地讨伐布什总统的伊拉克政策。但是华盛顿要发  相似文献   

10.
于时语 《南风窗》2007,(22):76-77
在目前的初选阶段,凡是拉美裔和黑人组织召集的辩论会,民主党候选人趋之若鹜,而共和党候选人却以各种借口"逃课"。下届美国总统大选,目前还处在两党众多候选人各自"内战"之中,但是局势日渐明朗。除非意外发生,在民主党方面,看来是克林顿皇朝"复辟"的阵势;共和党方面,基本上也是朱利安尼与罗姆尼的对决。总统大选的热潮,迟早将从党内竞争转向两党决战,而两党机器也早就开始向这一方向运转。各种迹象表明,基于皮肤颜色的族群战略将是2008年两党决战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1.
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举世瞩目.而大选的主角们--总统候选人则是世界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2004年的大选有两位主角--共和党的乔治·布什和民主党的约翰·克里.前者是美国现任总统,意欲谋求连任,他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而克里则被媒体称为美国政界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7)
正特朗普长期暴露在公众视野下,婚外情、破产等负面新闻让他百炼成精。如今的调查发现,《名人学徒》这个节目的收视群,给特朗普带来一个庞大、忠实、不带意识形态的支持者。横跨政商娱三界的"大炮"唐纳德·特朗普,从来就不是受共和党高层欢迎的角色。如果前几届共和党的头面人物有权剥夺他的党员资格,他们早就这么做了。但在美国,是法律和民意说了算。大约5个月前,《华盛顿邮报》与  相似文献   

13.
戴玉 《南风窗》2014,(13):17
<正>有一个人,与一名或多名异性发生了一次或多次的不正当性关系,被公之于众后引起一片哗然,此人的名誉、事业、家庭等等皆受巨大影响,甚至可能面临牢狱之灾—这个故事放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官员被"艳情反腐"的标准模式。如今故事迅速重演,主角换成了一些明星、公众人物甚至普通人。  相似文献   

14.
我希望世上多些美好,少些“丑事丑闻”。如果有一天我因此失业,最好。可惜,目前还办不到……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中,代表保守主义阵营利益的共和党在国会和州长层面上都赢得了历史性重大胜利。在国会选举中,共和党在众议院将优势扩大为60席以上,是192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在参议院则增加了9个席位,是198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增长。[1]在州长选举中,共和党不但保住了缅因、堪萨斯、威斯康星等摇摆倾向的州,还夺取了伊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以来的短短数个月内,政治丑闻风波席卷了日本政坛.日本朝野政党均在不同程度上被卷入,其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和问题错综复杂,还导致了日本外相及数位资深议员等先后退党、辞职,个中原委和对今后日本政局走向的影响非常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邱林 《南风窗》2016,(4):71-72
正2015年堪称日本企业的"道歉年"—以东芝为首的大公司频曝造假丑闻。而包括奥运会筹办风波,一系列丑闻让人不禁要问:日本,你怎么了?日本人一向以严谨、细致著称—这个国民性为日本制造业之发达做了最好的注解,也使日本制造成为品质优良的代名词。但在过去一年,日本接二连三的风波和丑闻令很多观察家瞠目结舌—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和会徽设计方案,因费用过高和涉及抄袭被迫重新修改;东芝公司等行业巨头,相继被爆出震惊全  相似文献   

18.
储昭根 《南风窗》2008,(9):72-76
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叛逆性格所致,麦凯恩在许多议题上都与共和党主流不大同调,但2000年竞选党内提名失败的前车之鉴,使麦凯恩意识到回归主流的必要。除了同布什修好,麦凯恩也尝试向他在2000年得罪的宗教保守派"输诚"。这使他不但有能力争取到独立及温和派选民,还有可能团结起本党保守派人士,从而有机会再次成为"最幸运的人"。  相似文献   

19.
尹鸿伟 《南风窗》2010,(12):19-22
作为国家的领导者们,自然不希望出现这样那样的司法丑闻,但是后者仍然屡禁不止,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期呈现出失控的状态。尤其各种冤案、错案、怪案经过司法部门的工作程序而产生,甚至有时候政法委作为领导者也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近几年来,以中央政法委牵头进行了许多制度和工作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希望能够力挽狂澜,改善政法部门的形象,获取民众的信任,稳定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0.
布什的民众支持率持续下挫,丑闻之花一朵朵次第开放,但其总统宝座似乎并没有被反对党觊觎之患。这或许可解释为:美国民主党的沉沦及共和党保守势力的分化,已经不能产生以往那种因政党轮替的刺激而勃发的参政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