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医生进社区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晏公庙社区的精神病患者吴娟患病已有8年,她的母亲年龄已大,每当吴娟发病时,家人很难控制她的情绪,社区为她办理了精神病免费服药手续,责任医生定期上门随访,并指导服药,使她的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社区残协通过这件事,敲起了防范的警钟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的防治康复,特别是社区康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我参与的精神病三级防治网模式研究,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上海模式”。我主持的在上海等5个城市中开展的“精神分裂患者亲属的心理社会教育研究”,曾获上海市及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也曾获世界心理康复协会的“亚历山大·格拉尔尼克”奖。  相似文献   

3.
社区康复是扩大康复服务面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网底。随着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服务向基层社区不断延伸和下沉是必然趋势。社区康复服务由“社区照顾”、“福利社区化”逐步形成了“去机构化”和服务供给多元化。2010年《社区康复指南》出版,总结了30年来全球发展中国家社区康复实践的经验,反映了现代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最新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残疾人康复最迫切的需求和可行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在社区层面上应采取的行动。本文提出的社区康复新思维即家庭康复服务延伸的思维和社区康复服务内容多元化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4,(7):6-6
目前,山东青岛市一精神病男子对前来接他就医的医护人员行凶,引起社会关注。目前专科医院床位增长远不及病人增长快,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仍是空白,谁给精神病人一个归宿成了问题。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防治科主任王立钢介绍。青岛市目前已经给4万多名重度精神病人建档,还有更多的重度精神病人没有纳入监控。  相似文献   

5.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11,(15):20-21
致远号在这种条件下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如果有更多来自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和关心,我认为她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不错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2006,(2):42-43
背景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现代康复理念引入我国,社区康复这一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新的有效康复途径逐步得到我国政府倡导和社会认同。自“八五”以来,国家连续实施的三个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纲要,都制定了社区康复工作专项实施方案。10余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7.
大力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事关禁毒工作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于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实现禁毒关键形势持续好转具有重要意义。从福建省情况看,截至目前,福建省共录入吸毒人员5万余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毒情得到较好控制,但由于新型毒品的泛滥,国际毒情形势的发展,全省毒情仍较严重,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任重道远、刻不容缓。戒毒康复工作是一个集综治、公安、卫生行政、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负责的工作体系。只有多部门协作,在药物戒毒、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  相似文献   

8.
社区康复于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之后,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其作为一种策略,在发展中国家有效地促进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提出“社区康复是为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及增加包容性发展的社区发展的一种策略”。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对国际社会残疾和残疾人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残疾人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应促进残疾人的参与,使残疾人进入所有的主流体系并获得服务。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我到云南参加麻风畸残矫治国家手术医疗队工作总结会议。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接触麻风畸残患者,也是给我直观印象最深刻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在我到云南之前,我们康复部二处的纳新和郭绍华同志已经在丽江、思茅与昆明等地和医疗队的专家们一起辛苦工作了好久。飞机在昆明降落以后,我先到市里的一家医院看望了来手术的患者和在手术室忙碌的张国成、严良斌教授。当天晚上,昆明市残联宴请张、严教授等医疗队专家,我作陪。记得那天晚上两位教授情绪相当高涨,他们几次主动提议喝干杯中的白酒,我当时深深地被他们的激情感染,而后来,在多次…  相似文献   

10.
我去酒仙桥街道开展社区康复的调研,干练而极富爱心的刘晓京理事长往楼群里一指,社区康复就在残疾朋友的家门口,就在每一位康复需求者的身边。于是我走进了那片楼群,走进了一个个令我流泪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康复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基础,也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之一。居家康复服务是康复的一种形式,是社区康复的延伸,是有居家康复服务需求的各类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途径。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的产生是伴随着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日渐迫切、康复服务资源逐步丰富、社会公共服务不断精细化而产生的。作为康复领域的新生事物,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如何顺应现代康复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环境,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人民公安》2013,(16):36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就意识到了精神疾病管理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重合力,开始强化社区在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上的作用。1963年,肯尼迪政府决定,将那些危害较轻的精神障碍患者交由社区照顾。这种社区康复模式自此推广,并成为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流模式。比如在一些国家经常采用的模式是白天在医院接受治疗,晚上回家。而当他们结束治疗离开医院后,会先到社区康复中心进行过渡。  相似文献   

13.
社区康复和机构康复是残疾人得到康复的两个重要途径,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不同风格的康复服务,满足残疾人各种需求。许多学者和康复工作者多从康复服务的方便程度、康复费用、技术水平等数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笔者认为,二者可以比较的方面众多,以下提出30项比较。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社区,让小伟舜站了起来小伟舜是偶然中进入我们视线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沙园街残联理事长和残联干部在经过一个住宅小区时,远远看到一位七八岁的男孩由一位老妇人搀扶着,在助行器的支撑下很吃力地站在树阴里,他们本能地向孩子和老人走去。寒暄后了解到男孩名叫梁伟舜,老妇人是他的祖母。小伟舜一生下来就发现患有脑瘫,家里的积蓄就被他花光了。孩子的母亲走了,父亲仍支撑着,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八五”时期(1991 ~ 1995),任务目标为“依托城乡组织、医疗预防保健网、社区服务网、残疾人组织、福利企事业单位和残疾人家庭,建立社区康复网络,开展社区康复工作”.这一任务目标是在我国残疾人事业刚刚起步、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后确定的,也是基于当时社区康复理念引入我国不久、康复机构和人员极少的情况下提出的.它集中在发挥现有资源和服务网络作用,搭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7.
国外社区康复与我国社区康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区康复新理念为残疾人提供了发展空间,消除了社会歧视,实现了残疾人的社会融合。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其社区康复还不能完全按照国际社区康复新理念进行,社区康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施范围、内容、理念和方法还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社区康复协调员是残疾人康复政策的实践者、康复理念的倡导者、康复知识的传播者、康复服务的提供者,是康复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已有40.6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他们是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推动基层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最大的心愿莫过于看到精神病患者得到合理的医疗和照顾,让他们病损的心灵得到修复,重获美好的人生。然而,长期以来的现实告诉我们,精神痫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我国,精神医学尚不发达,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匮乏。所幸的是,近10年来我国部分城乡蓬勃开展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使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一项构筑心灵绿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加剧,各种心理、行为以及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精神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达1500多万人,而医疗康复设施和技术力量远不能满足目前的就医状况。精神病的防治和康复已成为一重要课题。 在《精神康复大家谈》一栏中,我们将陆续刊登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医务人员、病人家属等有关人士的文章,为促进、探讨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问题开辟一块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