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安全监管可分为强制性监管与激励性监管.要改进食品安全强制性监管机制的绩效,就必须建立起以结果监管为主、行为监管为辅的监管体系,而且一旦出现食品质量问题的完美信号,就应当据此对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施加严厉的惩罚.基于逆向选择理论的基本立场,要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绩效,还要积极采用各种激励性监管方式,让提供不同质量食品的企业自愿向消费者发送出不同的信号,形成食品交易市场上的分离均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连续不断地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伤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丑化了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分析食品安全问题,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就要加强国家间交流,积极建立合作平台;对内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对外改善食品国际形象;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体系,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我国的食品质量,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3.
追溯体系对食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品安全是食品贸易的焦点问题,而追溯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性的重要举措。文章从追溯的内涵和种类出发,深入分析追溯体系的产生原因以及对食品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共同推动了可追溯体系的产生;追溯体系的发展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食品产业链的合作交流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而各国追溯体系发展的不平衡也给国际贸易带来挑战,我国作为食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也应积极推广追溯体系,提高食品的安全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问题主要是食品生产源头存在隐患、加工环节出了漏洞、流通环节的安全控制薄弱。究其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尚未完全到位,环节监管职责不明;监管法规和标准不健全;对违法行为监管执行、打击不力;食品生产经营商缺乏社会责任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方面。为保障食品安全,应理顺监管体制,明确各环节监管职责;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惩处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和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食品安全市场,信息缺失是消费者与政府共同的难题.基于我国监督资源的有限性、监管手段的软弱性以及风险监测的微观性和滞后性,构建预测性的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体系可以提高以抽查作为监管主要方式的现行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同时,基于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的特点与难点,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体系必须确立以食品企业作为主要的评估对象,重视整体性的评估框架搭建,致力于指标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手段,食品生产企业全登记。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所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强化了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监督管理。局长带头,党组成员带领有关同志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调查摸底,掌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监管中存在很多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监管经验,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做到:改革现有的监管体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现有的市场准入制度、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推行良好生产规范(GMP)管理和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HACCP)管理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督制度,确保人们吃到安全放心食品。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是食品生产企业首要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进一步理顺食品生产的监管体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添加许可制度、非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废除免检制度、统一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但仅靠一部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才能推动食品生产企业真正承担起应有的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食品违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暴露出我国食品行政监管部门防控食品违法犯罪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食品行政监管体制不顺、监管部门内部监督不力、监管方式落后等。应加快完善顶层设计、转变监管模式、网格化管理以及健全企业食品违法犯罪追责制度,以完善和建设食品违法犯罪防控体制机制,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心从根本上被动摇。如何有效治理食品安全,增强消费者信心和安全感,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现实问题。我国食品安全研究方面的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国外食品监管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译介;针对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和消费者行为分析方面以及单纯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方面的研究,鲜有关注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研究。对于政府和市场而言,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是不可缺少的重  相似文献   

11.
假冒伪劣食品主要是指假冒他人注册食品、假冒名牌食品、假食品和劣质食品.违法者制造伪劣食品的最终目的是用少量成本牟取更多的非法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不法分子使用各种手段争取消费者的信任.假冒伪劣食品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食品生产者道德观念淡薄,安全生产质量意识不强;出厂检测环节不严;质量监管体系不够健全;执法部门惩治...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品监管面临着政府食品监管部门的自利性、法治的不健全、消费者的理性无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塑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理念,以政府责任和服务精神为中心,消除食品安全多头监管模式的弊端,提升监管主体的检测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全民参与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郑州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不少扎实有效的工作,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及食品监管体制、政策等方面的情况限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创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二是提升对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的执行水平;三是组建行业联盟,充分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四是重构政府、市场、社会之间新的公共秩序;五是用政策做杠杆,提升食品企业安全生产与经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之一。基于分析欧盟在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三个方面的做法,从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推行"从田头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综合管理,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不少学者认为中国食品市场的监管体制不顺、监管法律不完善是食品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诚然,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生产者承担的不安全成本过低,导致食品行业普遍缺乏诚信也是问题食品接连不断被生产出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抽样误差、检验误差、追溯误差对食品生产者成本的影响,进而不断创新监管工具和监管思路、改进监管技术,让不安全食品的生产者直接承担不安全食品所带来的成本,以此促使生产者为食品安全付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普及时代,网络食品安全犯罪借机恣意发展,严重威胁公众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当前我国网络食品安全犯罪表现出数量总体呈增长状态但增速放缓,犯罪人受教育程度偏低,涉案区域广,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类犯罪占比较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网络食品安全犯罪原因,并就此提出健全网络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府监管网络食品安全职能,推进网络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业自律,落实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责任和义务,提高网络食品消费者防范意识等对策,从而切实有效地防控网络食品安全犯罪。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立法上虽然设立了食品召回制度,但是,由于其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体系,监管体制、监管机构及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应首先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形成食品召回的有力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更安全食品的要求也日益强烈.我国当前存在着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几大认识误区,如认为食品行业小散乱是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分段监管体制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痼疾所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于加强市场准入等.实际上,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对食品风险的传递链条认识不足,没有将食品安全的责任传递给最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一方以及过度依赖政府的行政监管力量才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深层次问题所在.要突破困境,必须加强对大企业的监管能力,强化企业责任;组建中央垂直管理的风险评估机构;形成互补式监管网络以及调动社会力量分担食品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我国调整食品安全的法律规范数量庞大,食品安全监管力量雄厚,但并未能产生人们所期盼的效果.应明确食品的范围,准确界定食品安全的内涵,在现有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之下,建立包括官、商、民在内的多主体参与式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在该体系中,政府监管是最强有力的保障力量;媒体是最畅通的信息披露渠道;行业自律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消协是重要的社会监督力量;消费者是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最积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社会结构的日趋分化,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中介组织监管体系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中介监管体制及手段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已明显落后于发展的需要,面临监管存在盲区、监管效率不高、力度不够等困境。为更好地提高监管能力,需要从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