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的同时,保持台海相对和平也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这意味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将可能进入一个更为复杂,而冲突却有所缓解的新阶段.但由于美国不可能停止插手、干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将继续严重干扰中美关系.不过,中美双方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保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发展中美更广泛的合作,符合双方在21世纪初期和更长时期的利益.这决定中美关系持续改善、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政治--浅析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但仅仅指出人权问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借口和幌子是不够的,还应从文化和政治层面探讨中美人权分歧的政治现象及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原因.本文指出有着不同权利文化渊源的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分歧,是中美两国人权问题产生的深层背景.人权问题走上中美关系前台,更多地是缘于在国际政治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美国国内政治对其外交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一直是中美关系中具有冲突性、矛盾性的话题,同时也由于其易与意识形态相混淆,具有高度敏感性。随着中美共同利益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不断深化,中美双边关系需要突破当前瓶颈,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共同价值观的讨论与寻求,应该成为打破中美关系发展瓶颈的重要一环。在经贸、政治、安全等传统议题之外开辟中美关系认知层面的议题,以理性辨析引导中美双边交往与合作,有助于打开中美关系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从两国建交后的一波三折逐渐演变成今天比较正常的国家关系,除了中国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上做出重要努力外,双方强劲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双赢也起到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经济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分量和影响还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5.
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近代到冷战时期,海权问题一直是重大战略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在反对美国海洋霸权、维护我国海洋安全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冷战后,美国的太平洋海权战略安排具有遏制中国作为潜在对手挑战美国太平洋霸权的图谋,并集中体现在美日军事同盟、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具体领域对中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形成沉重的压力与挑战,对此中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中的缅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霞韵 《亚非纵横》2007,(6):6-10,31
中美两国对缅甸局势均深表关注,可是双方在关切点、程度判断和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和争论。美国出于自身战略考虑,对中国既有所求又有所防。如何把握与处理好缅甸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缅甸问题的产生与演变,受到国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解决也需要缅甸国内各方以及包括中美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出现全方位负面趋向,由“接触”向“规锁”的转型不断加深。作为当今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两国关系正在形成战略竞争日益突出的新态势。中美经贸摩擦的出现和深化表明,经贸合作作为两国关系的传统“压舱石”,在单独应对战略竞争“新态势”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有效阻止“新态势”向全面对抗与冲突方向演变,中美亟须重新定位、处理和管控彼此关系的“新范式”。包括全球安全治理在内的全球治理架构为中美战略博弈与权势平衡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通过明确战略竞争边界、构建对话协调平台,有效借助第三方力量等,中美的理性博弈、积极合作能够得到有效推动,并直接带来全球安全治理在观念、制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这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也是全球治理健全发展的需要。但确立“新范式”有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是,经贸合作作为两国关系“压舱石”的作用已经不稳,需要探索新的“压舱石”,全球安全治理合作在此方面的作用是不够的。未来中美关系的首要特点是战略竞争,新的“压舱石”可以通过权力博弈建立某种相对稳定的机制架构,最终以大国权势平衡的方式来打造。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总统执政以来,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 如明确把中国作为今后美国的主 要威胁和对手;调整军事战略重点, 加强对中国的遏制与防范;对台政策趋于明晰等。但是, 从上半 年中美之间发生的种种事件看, 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没有根本变化, 中美之间存在的基本战略利益 分歧以及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安全问题等依然存在。因此, 竞争 与合作仍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条约) 的规定, 从法律上可以证明美国已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违反条约必守原则向台湾出 售武器, 允许李登辉访美是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违约(法)行为;美国认真履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条约)所规定的国际义务, 放弃“以台制华”的违约(法)行径, 对中美双方都有利。  相似文献   

10.
布什连任和中美关系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什总统的连任表明美国将继续推行现有的全球战略和外交安全政策 ,但又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中美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两个大国 ,在世界体系、国际秩序、地区合作、安全框架、大国关系、热点问题等方面既有共同利益 ,也有矛盾分歧。在今后四年 ,亚太地区将是中美关系演示的主要平台 ,双方在多边性、制度性和机制性方面的互动日益深化。中美关系的基本面将继续呈现出建设性和合作性 ,但双方将围绕中国在亚洲的作用和台湾问题展开新一轮的合作、斗争和妥协  相似文献   

11.
中美关系不仅受到各自国内因素的制约,而且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包括受到俄罗斯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美关系中俄罗斯因素的现实,并从文化的视角阐述了俄罗斯因素的长远影响,最后得出四点结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安全重要性的日渐增加,奥巴马政府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并力图完善美国网络安全的机制建设和战略规划。同时,中美之间围绕网络安全的争执和冲突凸显。奥巴马政府的对华网络政策呈现如下特点: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介大力开展"微博外交",强化意识形态输出和渗透;另一方面,将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因经济机密和敏感军事信息失窃所造成的损失,归咎于中国军方支持的黑客攻击,宣扬"中国网络安全威胁论",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面对美国在网络安全上的施压和挑战,中国需要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既要积极探讨中美之间从具体事务合作到逐渐增加相关领域战略互信的可行性,又要寻求加强与俄罗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合作,充分利用多边平台推动塑造网络安全国际规制;另外,也可尝试考虑动员国内私有领域和民众的参与,积极营造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回顾中美军事交流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交流的特点和动因,并试图揭示它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笔者认为,两军交流取决于不同战略背景下两国关系的本质."9·11"事件并未改变冷战结束以来两国关系的本质,维持和推动这种交流对于两国关系以及地区乃至世界和平来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研究的文章与著作虽然很多,但这些著作大多从现实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角度,以及历史的维度对中美关系的变迁和在这种变迁中起伏不定的台湾问题进行讨论,较多地涉及到中美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与国家实力的强弱。而真正能从文化角度,或者说从观念与利益的相互关系来认知中美关系,并进而借助这一理论架构解析台湾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少。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试图从文化观念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及这二者的互动对国家关系的影响入手,对中美关系及与这对双边关系密切相连的台湾问题进行解读,希望能从中找到中美间良性互动的因子,以便为未来的中美台三边关系寻求一个共赢的佳境,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宇燕  徐秀军 《国际问题研究》2021,(1):41-54,124,125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升,但高程度的相互依存并未确保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相反,近年来两国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双方经贸交往的负面效应和规则对接的利益分歧日益凸显,对彼此的威胁认知已严重损害相互信任。面对两国出现的波折,中美双方必须共同致力于构建超越确保相互摧毁、超越冷战思维、超越零和博弈和超越社会制度差异的大国关系,并通过更加全面、紧密和平衡的确保相互依存不断夯实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的牢固基础。当前,中美要克服相互依存的武器化倾向,努力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全球规则体系和全球治理行动中确保相互依存,从而推动构建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新型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全球经济失衡的不可持续性,并因此而力求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增长。中国政府的科学发展观事实上与美国的倡议高度契合。在中美双边战略共识的基础上,全球经济平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全球经济平衡增长会中断中美既有的经济相互依赖模式。未来的中美关系在经济、金融、贸易、汇率等领域面临着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28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举行了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等在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中心主任马振岗大使主持,外交部美大司司长谢锋到会做形势报告.与会专家就2010年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及未来走向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刊登会议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74年8月,因为"水门事件"尼克松总统被迫辞职,继任的福特总统多次表示将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努力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尽管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多次往返于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商讨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福特本人也于1975年12月来华访问,但是,由于受到诸多美国国内以及国际因素的制约,在福特任内,两国关系不仅没有能够实现正常化,而且始终面临着倒退的危险,处于一种颇为尴尬的境地.在另一方面,两国领导人也并没有失去耐心,而是努力保持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势头,等待机会,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9.
葛红亮 《东南亚》2012,(2):16-21
2009年7月,美国在第16届东盟地区论坛上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宣布“重返”东南亚。以此为标志,美国南海政策出现了冷战后的第二次调整,由介入向深度介入发展。美国这一政策立场的转变固然与其在南海地区的重要商业利益有关,但在根本上由美国对华政策决定,是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延续和体现。从中美双边关系的角度来看,南海问题不仅成为研判中美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变量,更折射出长期以来中美双边关系中战略互疑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在国际体系内地位和作用的上升,中美两国形成了一个"G2"结构。在世界权力新格局下,中美两国和平共处符合国际利益和中美各自国家利益。和平共处要求两国互相对对方的核心利益作出调适。然而由于中美两国的相互误解和相互恐惧,美国不愿意为中国的核心利益调整其对华政策,而中国实力已经上升到可以要求美国作出这种调整了。面对国际新格局,中国应改变过去被动的对美政策,确立自身接触美国的新政策和新原则。为此,中国应积极寻找和建立与美国互动的新的国际制度平台。现阶段,东盟机制不失为一个可借用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