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令)号]第480号令[公布日期]2006·11·9[类别]经济法·商务[施行日期]2006·11·9[同时修改法规]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对核出口的管制,防止核武器扩散,防范核恐怖主义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制定本条例。”二、将第二条修改为:“本条例所称核出口,是指《核出口管制清单》(以下简称《管制清单》)所列的核材料、核设备和反应堆用非核材料等物项及其相关技术的贸易性出口及对外赠送、展览、…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自一九八四年中英联合声明草签以来,香港新闻界对报道有关中国的新闻和对中国各种政策的评论,都有一种颇为明显的自我监察倾向。一方面大部份报章都增加了报道中国的篇幅;另一方面,一些过去明显是反共的报章,现在似乎变得温和起来;也有一些报章对于国内较为争议的事件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去评论。同时,我们发现自从一九八五年以来,大部份有关大众传播媒介的法例都作了重大的修订。它们包括了:“管制刊物综合(修订)条例”、“公安(修订)条例”、“管制色情及  相似文献   

3.
台湾《刑法》对走私罪未作具体规定,有关处理走私犯罪的法律规定在《惩治走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内。该条例于1992年7月29日修正公布施行,共13条。原条例称为《戡乱时期惩治走私条例》,最初于1948年3月13日公布施行,由于原条例属于“动员戡乱时期”法规,所以台湾当局在终止“戡乱时期”后,对《条例》重新进行修正,摘掉了“戡乱时期”的帽子,删除了部分不适用的条款内容,对不适当的提法在文字上也进行了更改(如将“沦陷地区”改为“大陆地区”、将“自由地区”改为“台湾地区”),对部分量刑也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并大幅度提高了罚金的数额。但总的来说,修改的范围不大,《条例》基本上保留了《戡乱时期惩治走私条例》的主要规定。关于走私的基本含义,《条例》第1条作了规定:“为惩治私运‘政府’管制物品或应税物品之进口或出口,特制订本条例”。何谓私运“政府”管制物品或应税物品之进口或出口,《海关缉私条例》(1983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第3条规定:称私运货物进口、出口,谓规避检查、偷漏关税或逃避管制,未经向海关申报而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施行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这标志着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实施近7年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旧条例”)将逐渐完成它的使命。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新条例”与“旧条例”区别何在?笔者试就两者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比较。立法背景的比较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党纪处分一直是党加强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武器。党纪处分条规建设作为加强党的纪律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们党历…  相似文献   

5.
(2 0 0 3年1 2月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令2 0 0 3年第9号发布 自2 0 0 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规范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经营秩序,加强对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国家有关出口管制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有关出口管制法规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和《有关化学品…  相似文献   

6.
(四)过去三十年来新闻法例的修订从一九八五年六月以来,十条与大众传播媒介有关的条例中,有六条作了重大的修订。首先引入可能严重侵犯意见表达与新闻自由的是《立法局(权力及特权)法案》。跟着修订的有《不良刊物条例》《管制刊物综合(修订)条例》《公安(修订)条例》、《电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的管制,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是指本条例附件《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清单》(以下简称《管制清单》)所列的设备、材料及相关技术的贸易性出口及对外赠送、展览、科技合作和援助。 第三条 国家对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实行严格管制,严格履行所承担的不扩散核武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律师》2011,(1):97-97
我国就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公众意见 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确区分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权,是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首要问题中,正确区分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条”(政府工作部门)、“块”(地方政府)复议管辖权是一个难点。因此,正确区分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条”、“块”复议管辖权,对正确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条例》),推进行政复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文(令)号]〔2006〕第6号令[公布日期]2006·8·1[类别]经济法·商务[施行日期]2006·9·1第一条为完善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便利民用航空零部件出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用航空零部件,是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管制、用于民用航空用途的物项(名称及海关编码见《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附件1《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中“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物项和技…  相似文献   

11.
一谈到立法治理网络问题,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本能反应:又要管网络了。公众其实也对欺诈、诽谤、造谣、攻击之类的网络问题深恶痛绝,但对“管制”有着更大的警惕和恐惧。中国的很多事,常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人们担心“管制”会把网络管死,焦虑于那点儿来之不易的言说空间被“管制”扼杀。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世标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施行几个月以来,弘辉房产侵犯世界博览会标志权利的“世博第一案”已经二审终结。《世标条例》的施行和正在出现的相应法律问题,引起了知识产权法学者的高度关注。2005年7月16日,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市世博局和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联合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会议就世博标志保护的五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这五个问题是:(1)《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中“商业目的”(包括“潜在商业目的”)使用的具体含义;(2)《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  相似文献   

13.
公众千呼万唤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难产”了!早在立法酝酿之初《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遗憾的是,进展缓慢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再度“难产”,令无数对其寄予厚望的公众大失所望。早在2013年3月,有关部门就曾明确提出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  相似文献   

14.
王肖邦 《法制与社会》2011,(16):155-156
政府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对于保证立法的民主性尤为重要。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听证会制度和专家代表论证制度即是对此的有益探索。本文通过对香港公众参与立法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论证,并以香港《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第一轮公众咨询为例,阐明公众参与立法过程的制度安排及其意义,为我国内地公众参与立法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商务与法律》2004,(5):48-48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了《2004年业主与租客(综合)(修订)条例》,自2004年7月9日起生效。该条例撤销住宅租约的租住权管制条文,以及撤销非住它租约的法定终止租约的最短通知期限,撤销租住权管制有助恢复租务市场的自由运作,亦可平衡私人住宅租约内业主与租客的权益。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在条例生效之前,若租客欲续租而又愿意缴交市值租金,  相似文献   

16.
赵晓芳 《法制与社会》2011,(13):171-171
当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生效时,公众期待《条例》的实施能够为公民对政府信息知情权提供法律保障。但是,《条例》实施以来,各地的“第一案”纷纷遭遇信息不公开、诉讼不立案的尴尬。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目前适用的是2002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称“新条例”),不再适用1991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称“旧条例”)。是否可以通过新旧条例的对比,介绍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公布机关]国务院[文(令)号]第484号令[公布日期]2007.1.26[类别]经济法·商务[施行日期]2007.1.26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对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的管制,防止核武器扩散,防范核恐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电、煤气、天然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或者实行包费制”。以立法的形式对能源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垄断福利”说“不”,是安徽首创,引起了广大公众共鸣,好评如潮。电厂职工可以免费用电、医院职工可以免挂号直接就诊、地铁员工直至家属可以无偿乘坐地铁……这些垄断公共事业性行业司空见惯的潜规则,一直颇受公众非议。垄断行业多是代表公众管理、运作国有资产,“垄断福利”等于是私占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导致国有资…  相似文献   

20.
新法速递     
《法律与生活》2011,(1):64-64
“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公众意见 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行政法规出台前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