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一部法律,都非常重视法律适用对象或称法律调整范围的制定,而且多把它列在立法指导思想、目的或意义之后的第二条。《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作为适用归侨、侨眷这个特殊群体的法律,同样很重视对本法适用对象的规定。其第二条规定: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本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姊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该规定有以下含义:   (一 )华侨的…  相似文献   

2.
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将私产无私奉献给国家,义无反顾地走上一条坎坷的、漫长的革命道路。他,就是海内外著名的爱国老归侨83岁的张楚琨先生。 楚老的一生是和中国历史和华侨历史分不开的。他在新加坡念小学和中学,大学毕业于上海。1931年,他从事抗日救国工作,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1937年他在新加坡《南洋商  相似文献   

3.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关于归侨、侨眷政治权益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修改后的法律第五、第六、第七条中。其中第五条是关于华侨回国定居权利的保护;第六条是关于归侨、侨眷参政权利的保护;第七条是关于归侨、侨眷结社权利的保护。一国家对回国定居的华侨给予安置。法律第五条规定:“国家对回国定居的华侨给予安置”。这条规定说明:首先,回国定居是华侨的一项权利。这是因为华侨虽然是定居在国外,但他是中国公民。这就决定了要回国定居是华侨的一项重要权利。华侨回国定居不应受法律上的任何限制。从华侨在国外定居的实际情况及当…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国外有众多华侨,在国内有众多归侨、侨眷。华侨和归侨、侨眷历来有着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海外侨胞和国内归侨、侨眷正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侨务工作。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侨务工作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早在 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的护侨原则,并在新中国成立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  相似文献   

5.
7月20日,正值各地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首都侨界的老前辈、老领导以及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归侨和侨界代表,在华侨大厦汇聚一堂,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重温历史,缅怀华侨在抗战中的业绩,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座谈会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侨委及中国侨联共同举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炳乾,全国政协副主  相似文献   

6.
97年2月一98年3月,厦大南洋研究院组织的晋江侨乡的田野调查,我有幸加入其中,调查中我深深体会到侨乡优势对晋江乡镇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而“侨”的优势又是通过归侨、侨眷起作用的,本文试图分析归侨、侨眷这一特殊群体在晋江乡镇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晋江归侨、侨眷的概况根据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侨眷是指华侨在国内的眷属,它包括华侨在国内的配偶、父母、于女(媳妇、女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儿孙女、外孙儿、外孙女、抚…  相似文献   

7.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第十四条和第二十一条是关于归侨、侨眷劳动就业、教育方面权益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一保护归侨、侨眷劳动就业的权益。法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该规定有以下含义:1、改变修改前的侨法中关于对归侨、侨眷就业方面的照顾的对象只限于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的规定,扩大了范围。即凡是属于本法第二条规定的归侨、侨眷都可适应本条规定,享受相关的优惠和照顾。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我国劳动…  相似文献   

8.
为繁荣华侨文化事业、适应对外文化交流和侨务工作需要而成立的广州侨联艺术团于“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赴香港慰问侨界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受到当地侨界的热烈欢迎。 此次侨联艺术团出访,领队是广州市侨联主席刘汉忠,团长是印尼归侨歌唱家游国屏,广州歌舞田副团长张盛全担任副团长。这支由广州市侨联会直接领导、主要由归侨侨眷子女组成的文艺演出队伍,年轻精干,节目富有东南亚异  相似文献   

9.
归侨、侨眷的权益包括政治、经济、财产、教育、劳动、个人自由、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涉及到立法、行政、司法、群众等部门的工作。从工作性质上讲,从立法和对有关侨务法律、法规、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方面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从行政事务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从司法方面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有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从群众工作方面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有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从侨务统战工作方面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有全国政协华侨委员会;从政党工作方面维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有中国…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在海外华侨妇女界抗日救亡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其中,美国华侨妇女简夫人(Madam Ethel S.Kam)为祖国抗战捐款输财时精神十分可贵,而她为祖国抗战四处奔走宣传的事迹则更加动人感人。 简夫人是美国底特律市郊一位40多岁的华侨妇女,丈夫早逝,她一直带着两个女儿孀居,开一家洗衣店为生,经济并不宽裕。 “七·七事变”爆发后,简夫人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抗战局势,她说:“我虽然未曾到过祖国,未曾见过祖国的一切,但是我是中国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侨联主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论坛》于9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办。该论坛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外的印尼、英国、美国、巴西、埃及、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24个中文学校校长及老师、部分海外侨团负责人、市侨联所属侨团北京马来西亚归侨联谊会、缅甸归侨联谊会、北京华商会等20个侨界社团的代表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直属的事业单位,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及其见证物的国家级博物馆。为了充分展示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奋斗历程,展示广大华侨华人对住在国与祖(籍)国的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以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华侨历史文化遗产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马凌 《东南亚纵横》2012,(11):71-74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爆发后中日之间由于国力的差距,中国抗战面临着严重困难,而当时的欧美列强又为了自身利益大多袖手旁观,使得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而东南亚华侨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支援祖国抗战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运动,华侨在经济方面捐款捐物、认购公债,抵制日货,为祖国抗战提供了巨大帮助。而更为人称颂的是不少华侨回国参加抗战,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祖国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14.
《海内与海外》2020,(1):4-6
春节前夕,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发表了2020年新春贺词,向广大归侨侨眷和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朋友拜年。全文如下:亲爱的侨胞们、朋友们:历添新岁月,春满此山河。再过几天,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在这里,我代表中国侨联,向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朋友和广大归侨侨眷拜年!祝大家新春吉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15.
蚁光炎先生是一位泰国华侨工商界的进步领袖,他热爱祖国,见义勇为,颇受华侨群众的敬重。“九·一八”事变后,泰国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紧跟着祖国的斗争形势而发展,到了“七·七”事变前夕,泰国华侨已成立了文化界、工商界、妇女界及学生等各界抗日救国会(简称文抗、工抗、商抗、妇抗和学抗),并组成了“暹罗(泰国)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抗联)。虽是秘密团体,但在爱国华侨中却半公开地进行活动。身为暹罗“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先生,对“抗联”的活动,不但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还亲自承担某些重要任务,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开始后,…  相似文献   

16.
1938年的延安,像一盏明灯,给全国遭受日寇蹂躏的沦陷区人民乃至周边国家中的华侨,带来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广州沦陷后,滞留在香港的华侨青年要去延安,苦于无路无车,难于成行。当时沿海所有港口,全部被日军封锁了,外援断绝。 这年10月10日,南洋各属45埠华侨代表一百六十八人在新加坡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陈嘉庚当选为主席并发表宣  相似文献   

17.
“七·七”事变爆发时,我14岁,正好初中毕业。事变发生后,菲律宾富有爱国传统的华侨各阶层广泛动员起来,在全菲各地成立了许多抗敌救国的群众团体,发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并动员华侨青年学生、工人回国参战,同时还发动了抵制日货运动,募集捐款和药品,经香港转赠八路军。我向父亲提出了回国参战的请求。 父寒王雨亭,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声讨袁世凯的斗争;1919年在菲律宾同傅振机(即傅无闷)先生一起创办了《平民日报》; 1932年又同庄希泉同志一起在菲创办《前驱日报》,宣传抗日救国。“七·七”事变后,他受廖承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大批归国华侨急需救济。在侨区,由于部分地方干部忽视了归侨和侨眷的特殊性,在执行土改和侨汇以及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中侵犯了归侨和侨眷的利益,加之其他客观因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归侨、侨眷粮食安全问题。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归侨妥善安置救济,帮助他们创业立业;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保护侨眷的合法权益,对其悉心照顾。在国家整体粮食安全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确保归侨、侨眷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成功地解决了他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巩固和扩大了这一时期的爱国统一阵线,为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归侨和侨眷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周中坚 《东南亚》2000,(2):50-54
华侨移居东南亚大约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他们把祖国的教育一并带到海外。在华侨聚居地 ,在出现近代学校之前 ,同国内一样以私塾形式进行教育 ,讲授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读物和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华侨大规模移居和西方文明东传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东南亚产生了近代华文学校。一个世纪以来 ,东南亚华文教育经历了华侨教育和华人教育两个阶段 ,从面向祖国、为华侨“落叶归根”服务 ,演变到面向居住国、为华人“落地生根”服务。一、 50年代以前 ,东南亚华侨“落叶归根”的工具在近代 ,很多华侨是为了寻求生路…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开封市的归侨、侨眷贫困户同其他市民一样,在欢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穿着捐赠的棉衣,吃着香喷喷的饺子,他们没有忘记,是开封市侨联的“爱心互助行动”,使自己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倍感温暖。“爱心互助行动”始于1997年年底。为使开封市的归侨侨眷困难户能长期得到资助,市侨联决定设立互助基金,消息传出,市侨联工作人员和归侨、侨眷纷纷响应,100元、1000元、10000元,大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慷慨解囊,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收到10多万元。年逾古稀的日本归侨秦景仪平时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