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有利于加强地区内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解决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根据地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坚持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睦邻方针;必须塑造多重身份,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各个次地区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大国和具有战略意义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面对国际政治新变局,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新理念和新实践发展出周边外交的新战略。新战略是对国际政治新变局的深刻认识和回应,它一改以往"维稳反应型"守成外交为更加积极进取的"主动维权维稳型"开拓外交,把构建可敬可靠不可犯的大国形象作为周边外交新常态。新战略包含着新内涵,即以坚定不移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立足点,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为基本原则,以"亲诚惠容"为实践要求。新战略在实践中积极运筹,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周边的严峻形势,初步树立起可敬可靠不可犯的新大国形象,成功地将不断增长的经济、军事实力转化为社会性的权力和权威,更好地维护了国家核心利益与亚洲的和平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目标营造出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中国外交布局的"首要"。新形势下颇为严峻的周边安全局势,使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等以和为本的周边外交政策和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深刻复杂的周边局势,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主动谋划,积极进取,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在强调"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理念和新倡议,不仅稳定了周边局势,而且为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跨境民族国家认同事关国家安全,边疆安宁和构建和谐边境。通过德宏州中缅边境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现状和对策研究,能促进德宏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云南省"桥头堡"战略黄金口岸建设实施和构建德宏州中缅和谐边境,从而达到"以邻为善,以邻为伴",[1]睦邻友好,安邦治国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普陀区总工会切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维权机制建设,以"点圈链"(企业为点、区域为圈、行业为链)模式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和谐社会视角论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状特征来看,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与和谐的关系,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和平崛起始自周边,中国的安全稳定也始自周边。近年来,中国的"周边安全困境"与"周边外交"已成为对外关系的重要基本考量和风险变量因素。新兴大国崛起导致东亚地区秩序调整与国际格局转型,使中国周边领土纠纷和海洋权益争端及地区安全稳定问题日趋凸显,造成中国崛起的周边安全困境。中国能否营造一个和平、和睦、合作发展的周边关系及周边稳定环境,中国新一届政府从多层次、立体化、跨时空的视角对中国周边局势做出了基本战略判断,把中国的周边外交新理念浓缩为"亲、诚、惠、容"四字箴言,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周边经济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全球生态危机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以"生态优先、人权公正、基层民主和非暴力"思想为基本原则的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绿色政治运动影响着西方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其生态至上的思维模式、系统协调的思维视角、世界历史眼光等绿色政治思维模式,为建设生态社会、抵制生态殖民主义,倡导"和谐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会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五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在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和市总工会的领导下,以迎博办博和推动城乡建设交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积极开展以世博运行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立功竞赛活动;以维护行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世界经济两极分化和政治霸权主义导致西方大国与其非盟友国家矛盾丛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议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以"化解对立调和矛盾";中国富起来的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深化改革等方略"创新理论强大国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和方略,推动"融洽关系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他人、自我的关系,个人与物质、精神、心理的关系,最终"良善内心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11.
刘亢  黄豁  田刚 《瞭望》2005,(21)
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被损害并得不到补偿,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对此,各地应变被动解决问题为着眼于个人发展,主动支付"和谐"成本,方能真正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追求“四个和谐”。一是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企业的先决条件。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要使生产、经营、管理尽可能地服从、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积极把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全局之中,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要维护企业与客户的和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良产品、优质服务;要维护企业与竞争者的和谐,通过与产业链上游、下游和周边企业的沟通、联合,在竞争者之间努力建立互惠互利、和谐共赢的良性合作关系。二是企业与职工和谐。企业与职工的和谐是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维护学校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文章联系高校管理实践,在对当前高校与学生关系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四个不到位"影响并制约着校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并提出观念的更新、制度的建设和沟通平台的构建应是实现和谐校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洁 《瞭望》2008,(35)
中国与周边邻国具有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而漫长的陆地和海上边界线,又将各国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中国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体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关系。而从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贸数字变化,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含义。日韩的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198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1991年实现翻番,突破200亿美元大关;  相似文献   

15.
李洁 《瞭望》2008,(35)
和谐世界在向地区发展,首先的指向就是和谐周边——区域发展中要与每个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展现出了一种创造性的轨迹:和平,发展,合作,和谐,共赢,这些关键词定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变革引来的发展,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特殊的吸引力。和平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引擎,是对当前中国在亚太地区所担当角色的一种描述,也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与和谐世界理念,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4)
中国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在中国外交总体布局中居首要位置。新形势下,面对诸多不和谐声音,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主动谋划、积极进取。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导下,我国周边外交呈现新亮点。"亲诚惠容"的新理念、互联互通建设的新手笔、维护主权权益的新举措,为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粟莉 《理论导刊》2018,(11):39-44
习近平总书记热切关注新时代人类文明发展走向,他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足于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传承,科学把握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时代潮流,形成了以交流互鉴、和谐共生为核心内涵的多样文明重要论述,精辟论述了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和人类进步的源泉;系统阐释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交流学习、深入了解、相互借鉴、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处理文明关系的基本准则;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意蕴,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重要动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奠定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为推动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提供源泉。习近平多样文明重要论述为构建和谐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国周边地区大国利益集中,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和辐射性;和谐周边是我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支撑中国正在日益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诸多领域,中国的地区利益与全球利益正在日益广泛而迅速地扩展,中国国内的稳定发展正在日益与外交运筹紧密相联。其中, 如何促进周边和谐稳定与世界格局和谐发展,兼顾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路丁 《学理论》2013,(23):397-398
无论是从现实还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都应是工会最重要的工作职能。工会作为联系企业与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与义务,以及充分发挥由此所形成的自身优势,积极构建以"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劳动关系,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经营管理者(企业代表者)与劳动者的和谐共处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所引发的公共冲突问题不断增加,其中邻避冲突问题最为突出。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稳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应从"邻避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多元主体协作参与、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等三个方面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