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北京市法院共受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张金融不良债权的一审和二审案件638件,诉讼标的额近94.13亿元。其中,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权"打包"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即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26件,诉讼标的额7.74亿元,涉及资产包金额总计191亿元。  相似文献   

2.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就出现了巨额的不良债权。在此背景下,日本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金融机构接连破产,"银行不破产"的神话彻底破灭。在巨额不良债权的压力下,日本各银行普遍出现了"惜贷"现象,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陷入了10年的长期停滞。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是日本经济重新启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司法业务文选》2012,(36):29-38
1.2012年9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83号公布2.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以下简称特定资产管理业务),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1.2011年8月2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74号公布2.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以下简称特定资产管理业务),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证券投资基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司法业务文选》2012,(8):29-31
1.2011年11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7号公布2.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根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债权转股权,是指债权人以其依法享有的对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公司)的债权,转为公司股权,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行为。第三条债权转股权的登记管理,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率一直高居不下,达到国际银行业公认正常比例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商业银行避免不良债权产生的任务也同样艰巨,笔者试图对商业银行避免不良债权的法律机制进行探讨。本文从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概念、范围、产生原因、危害入手,列举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表现形式,探讨避免不良债权产生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谢肇煌 《财经法学》2023,(1):134-150
作为市场力量影响重整程序、塑造重整制度的典型体现,公司重整中的债权交易从利益分配和公司治理两个层面撼动了公司重整原有的制度逻辑。债权交易同时为各方利害关系人带来收益与风险:一方面,债权交易能增进市场上资本分配的效率,促进重整的成功;另一方面,债权交易也可能会破坏公司重整中的分配秩序和治理机制,造成营运价值被侵蚀,损害利害关系人共同利益。由破产法和证券法组成的法律规制体系,能有效防范债权交易在利益分配和公司治理两个层面带来的风险。防范利益分配层面的风险,主要通过破产法和证券法上的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防范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主要通过对法院的概括授权以及重整计划投票规则来实现。我国发展破产债权市场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当鼓励公司重整中的债权交易,推动破产债权市场的发展,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外资处置不良债权的案件.充分保护各方当事人的权益.经征求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意见.现将利用外资处置不良债权涉及担保合同效力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本通知发布后尚未审结及新受理的案件时应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钱明星 《经济与法》2003,(12):117-118
2000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但是应该看到,由于《条例》及《规定》过于粗略、概括,在处置过程中尚难以提供充分有力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冯晓奕 《中国律师》2013,(10):68-70
一般认为,现代企业的核心是资本企业,而资本信用是资本企业的灵魂。为确保与维护公司的资本信用.大陆法系公司法规定了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的三项原则。其中,资本确定原则是指公司资本应具有确定性,其设立时应在章程中对公司资本作出合法并明确的规定,由股东全部实际认购或认缴;资本维持原则指在公司存续过程中,应保持其实际拥有的财产始终处于一定水平之上。其实质是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资本不变原则是指公司资本总额一经确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变动.其有利于维护交易关系的稳定,从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资本维持原则在资本三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主要对实践中非货币出资影响拟上市公司资本信用的情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公司解散后悬疑债权处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一 《法商研究》2006,23(6):98-104
公司解散后悬疑债权是指在公司解散之后因数额存有争议,或本身是否存在尚不确定,或没有通知申报等在实体和程序上具有不确定因素而难以清算处理的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的债权。这些债权在实践中往往因有疑问或瑕疵而被忽略或悬置,导致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得不到保障。对公司解散后悬疑债权的处置应分公司清算中和公司注销后两个时段进行,并应兼顾交易安全与效率。我国公司法对公司解散后悬疑债权的处置未作规定,因此,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彼得 《法人》2007,(11):95-95
自2006年初以来.主权财富基金已投资约350亿美元.入股银行,证券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这一信号表明.政府支持的投资机构正在金融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估计,仅在过去6个月,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等主权财富基金就已投资约2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非上市公司治理实践的抽样调查表明,应进一步改善董事会的决策机制、保障监事会获得信息的权利和途径,以及进一步完善会计监查制度,以保障公司治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薛青 《法制与社会》2012,(30):94+101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我国高等院校校办产业管理创新,对校办产业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从资产经营公司的背景出发,分析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问题,探讨资产经营公司的管理模式的意义,提出了建设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资产证券化是指某项基础性权利通过转换方式、偿息方式转变为可依证券法自由流转的证券化权利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中的转让来源于民法的债权转让制度,但是在SPV的资格、转让的通知性和将来资产确定性的选择上,两者有一定的差异。资产证券化的债权转让是债权流动性本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江华 《律师世界》2001,(5):29-30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而由于负债过重而陷进困难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 AMC)的成立标志着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为目的战略措施全面启动。债转股也已进入了实质阶段。人们对债转股予以了广泛的关注。经济学界对债转股从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18.
季境  田晓 《法学杂志》2012,33(4):32-37
在传统破产法上,有担保债权一直处于一种较为优越的地位,无论是破产清算程序还是破产和解程序,都较少对该种权利及其权利人产生实质的影响。重整制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既有状态,为了实现债务人重建与复兴的目标,需要对有担保债权的内容及其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这种限制应具体反映在重整法律的制度设计中,如此既能够完成债务人重建与复兴的目标,也能同时兼顾相关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以来,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从事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初步完成了机构组建、债权收购等项工作。正在进行资产保全、债转股、资产处置等业务。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目前还缺乏相位的法律支持,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遇到了许多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毫无疑问,公司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财富投入公司,使公司能够拥有充足的运营资本.公司的融资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发行公司债券二种方式实现的.由于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和持有公司债券的债权入的参与公司管理和运营的程度不同,他们在公司中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作为公司债权人,他们对公司经营状况知之甚少,且随着控股股东滥用其股东权利行为的泛滥,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经常受到不合理的侵犯.所以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成为现代公司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为视角来探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