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的春风吹过宁夏山川大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脱贫攻坚战场又传捷报:同心县、原州区、海原县3个国家贫困县和红寺堡区1个自治区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宁夏仅剩西吉县1个国家贫困县。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人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宁夏人社部门尽锐出战、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输血”“造血”并举,为宁夏脱贫攻坚贡献着人社力量和智慧。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发展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3.
长春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聚焦地和参照系,把脱贫攻坚上升到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维度,进一步完善精准识贫、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的体制机制,合力攻坚,强化工作统筹、构建多元主体统筹、强化标准统筹、强化产业统筹、强化保障统筹,实施精准扶贫。通过精准识别、靶向治贫、强化保障,积极整合资源,狠抓工作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阶段。  相似文献   

4.
2015年全国脱贫攻坚会议召开以来,精准脱贫成为各地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新疆地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意义特殊、影响重大,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新疆的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贫困户文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阻碍精准脱贫进程,基层精准扶贫干部力量不足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等,除此之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化水平低等增加脱贫难度,基层扶贫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新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应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精准脱贫监督执纪问责机制、着力做好“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工程等来全面提升脱贫实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实现脱贫目标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中国的脱贫奇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破解了摆脱贫困的人类难题,为发展中国家脱贫提供了有益借鉴。今天的中国向世界宣告即将实现脱贫目标,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彰显了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6.
"今年又是个好收成。"2020年新年伊始,永平县厂街乡七昌村村民孙张伟家种植的60亩香橼进入采收期,他和妻子忙着采果装车,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夫妻俩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永平县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思路,夯实基层党组织,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该县通过教育引导、加强"自强、诚信、感恩"教育、评选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光荣脱贫户"等方式,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需要激发和增强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要确立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扶贫先扶志,贫困群众必须树立脱贫的志向和信心;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让困难群众具备脱贫的智慧和能力;脱贫攻坚要依靠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勤劳致富。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发展内生动力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仅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研究并大力弘扬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9.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喀什地区作为农业大区和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来助力脱贫攻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庭院经济建设、加强科技扶贫、促进生态扶贫,使农业产业成为喀什地区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撑,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0.
王峰  骆仕效 《新视野》2022,(6):39-46
政治巡视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目的在于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将政治巡视运用到脱贫攻坚的监督过程中,有助于完善监督脱贫攻坚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实现对脱贫攻坚过程的监督“全覆盖”、聚焦发现脱贫攻坚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领导,保障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实践证明,加强对脱贫攻坚的政治巡视,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也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近年来,在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湖南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样板,彰显了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担当。“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疆南疆地区有148万贫困人口(2015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创业为手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南疆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解放思想和提高素质,以及促进南疆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为南疆贫困人口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培养南疆贫困人口创业观念、提高创业者素质、确立适合南疆贫困人口创业的项目以及创新创业培训方式和内容等措施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南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问题一直是我国西部偏远山区的一项重大扶贫脱贫工程,是实现国家富强、大小凉山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需要打破大小凉山的现实约束,大力发展交通业,改善教育资源等落后面貌。策略上,不仅要实现扶贫脱贫对象的精准化、扶贫脱贫主体的多元化,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控制人口约束等多样化对策多管齐下,促使内因外因不断互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同时,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思想上的精准扶贫脱贫,改变安于现状的想法,去积极创造财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让更多的人富起来。  相似文献   

14.
吴乐 《实践》2021,(2):44-46
幸福是什么?在脱贫户的眼中,幸福是“两不愁三保障”,是摘掉“穷帽子”、挖掉“穷根子”,是实现乡村振兴、共赴康庄大道。当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响起,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念好“精准经”,拿出“绣花功”,打出“特色招”,建立完善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15.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考察指导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脱贫攻坚的讲话、报告、演讲、指示和批示,形成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在《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习近平总书记讲清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根本问题,阐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法问题,指明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科学路径,确立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链条,完善了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理论体系和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作为脱贫对象的哈萨克族妇女在创业中仍面临着土地资源、资金技术、政策倾斜、市场信息、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短板。本文通过分析哈萨克族妇女在脱贫攻坚战中所面临的困难,提出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完成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18.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攻坚决胜的冲锋号。新疆和静县贫困人口占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贫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实现自治州提出的"提前三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既定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通过调研发现,和静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还存在脱贫攻坚职责履行不到位,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精准帮扶落实不到位,医疗保障问题较为突出,脱贫攻坚政策掌握欠佳等问题。对此,需要健全体制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处理好"三个关系",提升脱贫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措施,细化精准落实等,走出一条符合和静县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脱贫攻坚"方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方略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坚持实践的观点,鼓励"脱贫攻坚"要实干,强调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国"脱贫攻坚"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