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小石真不幸,股市诞生14年,他是被曝光遭批捕的第一监管高官。现在,全国的矛头都指向他,他的老单位证监会也默不作声,反摆出加大市场监管的高姿态。可悲的是,他不过是个卖名单的,真正的元凶至今不见首尾。王小石也是败类,投资者攻击他,也是攻击监管层,因为亵渎了七千万股民对他们手中权力的信任;学者攻击他,也是攻击资本市场的体制积弊,因为暴露出了股票发行制度的种种缺憾;媒体攻击他,则是掀社会良知和自我炒作,因为他实在太有新闻价值了。证监会,成了这场王小石追逐戏中最安静的角色。11月20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证监会副…  相似文献   

2.
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北京.齐振明一大早就来到位于永定桥附近的国家信访局接待司.他是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信访助理,此前一天,他接到上级部门的电话,有6个村民因举报村里的账目问题进了京,要求他一定要把村民"劝回去".  相似文献   

3.
在贵阳,曾有这样一个奇人,他不中共党员,也没一官半职,不过是个三十来岁的个体老板,但逢年过节,那些党政的、司法的,厅级、处级、大小官员都不惜屈尊下驾,拎着厚礼拜望他;他一无文凭二无一技之长,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场小工,可他居然在短短几年间一下子暴发成了千万富翁;他无恶不作,发展黑社会性质团伙、组织妇女卖淫、非法拘禁他人、到处寻衅滋事、赌博、贩毒、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窝藏脱逃罪犯、敲诈勒索、偷税600余万……但是,他不但没受到法律的制裁,国家专政机关反成了他借刀杀人的工具。他是谁?他就是号称刘方仁在位时的省委地下组织…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卢氏县原县 委书记杜保乾是时评界 和杂文界的“老顾客” 了。但是,最近读到披露 他的详细报道,还是禁 不住要翻一翻这块已经 发硬的“烧饼”。 在切入正题之前, 让我们先截取两个场景。 第一处场景在卢氏 县城的热闹街道,杜保 乾正“亲自”陪伴几位老 人逛商场——这是他特 地派人从深山里接出来的。杜为老人 各买了几件衣物,恭恭敬敬地送到他 们手里,并拉住老人的手深情地说: “我是卢氏人民的儿子,也是你们的儿 子啊!”直说得几位老人泪流满面。这 时,杜保乾突然扭头问旁边…  相似文献   

5.
"信"与"不信"     
看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记者日前专访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有一段对话,让人震撼.为了干扰查处,王怀忠曾经索贿两百万元,送给一个自称能帮他到北京疏通关系的骗子.记者问他,作为你这种阅历,怎么还会轻信这种人?他说:"头一次我信啊."记者又说,你分管政法,也是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凭你自己判断,这个骗子答应的事情有可能吗?王怀忠仍然回答说:"我前两次相信,我还给他拿钱,不然我咋能给他钱."  相似文献   

6.
唐程明,是广西兴安县一个风光一时的人物,不仅因为他是兴安县工商局财务科科长,掌握着庞大的财权, 更因为他生活的奢华,不是富翁胜似富翁。他也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不仅精于算计,也精于为人处世。尽管许多人包括反贪人员清楚他的财富来路可疑,但不知从何下手去摸他的尾巴。不过这位体面风光的人物还是在一起“卖处案”中意外地栽倒了。2004年底, 他被广西兴安县法院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相似文献   

7.
春暖花开,四月的阳光洒在陈立泉身上,在他的眼里,此时的鲜花是最美的,阳光是最温暖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重新获得了自由。稀里糊涂成了“凶手”  相似文献   

8.
问:结婚10年了,近一段时间来,我对他的性格越来越难以忍受.我受不了他的行为处事,总是显得那么笨和缺少教养.更气人的是,他对这些都一无所知.有时我越想离他远点,他越黏在我身边,我找碴跟他发火,他却对自己的行为一点反省也没有.  相似文献   

9.
林红  程辑 《检察风云》2004,(7):32-33
2003年12月12日,已退休的广西原任宾阳县新宾区法庭庭长吕正秋接到南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时,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时辨不清是什么滋味。值得他庆幸的是:法院认定他犯民事枉法裁判罪,判处他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使他免去了牢狱之灾。但他今后的身份已经由一个退休的法官变成了一个罪犯,将在公安机关的监督下,低头服法,改过自新。他在闭门思过之时,常常后悔莫及:如果自己谨慎交友,没有认识那个叫伍文思的“地痞”;如果没有那一个个“黑色黄昏”,那么他本可以以一个光荣退休的法官身份,颐养天年。而假设是不存在的,世界上也是买不到后悔…  相似文献   

10.
鞠彬 《检察风云》2002,(14):46-47
一 今年52岁的李栓良,是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皇姑大队泰山岗的警长。他中等身材,体态偏瘦,虽然岁月的风霜让他的额头和眼角爬满了皱纹,但他仍然精神饱满,举止刚健。 翻开李栓良的人生履历,可说他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在他出生刚刚三个月的时候,母亲就因病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栓良是靠父亲和姨妈用奶粉和米浆喂养至3岁的。因家里孩子多,穷得都要揭不开锅了。父亲不得不把他寄养  相似文献   

11.
王武龙在申诉,他说"至死也要申诉下去",这本是宪法赋予他的权利.对于法院认定的王武龙受贿的数额,他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并不令人感到惊奇.他在监狱服刑期间,长期处于一种强烈的委屈心态之中,这是更让我们关心的.而王武龙的心态并不仅是个别现象,当官员的制度生活和他的心理生活发生冲突,当他的自我预期与公众对他的角色预期发生冲突,问题就来了.  相似文献   

12.
大海 《政府法制》2006,(20):30-32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海归”打工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像有钱人那样骄奢淫逸,他打3份工,包养了两名“二奶”。两名“二奶”的巨大开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没日没夜地干活,在城市里东奔西走,舍不得买一份超过4块钱的盒饭……终于,在两个“二奶”的围困下,他的积蓄彻底耗尽,骗取工友的巨款后也无济于事。眼看“二奶”、“三奶”都要离他而去,他决定杀掉“二奶”,用“二奶”的钱养“三奶”……2006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李明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3.
一个“嘴上无毛”的小老板,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一下子变成了百万富翁。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说他两手沾满鲜血,其实他并没杀人。但是他的每一张钞票里确实浸满了他人的滴滴鲜血。 他就是苏州市一个叫做”宝克曼”公司的经理——葛富春。  相似文献   

14.
梁麦秋  海剑 《检察风云》2006,(20):46-48
李洪福,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在家乡父老的心目中,他的形象顶天立地,他的名字如雷贯耳.  相似文献   

15.
何赟 《检察风云》2008,(14):34-35
他是云南边陲一个普通农民,为了生计,17岁只身闯荡缅甸,淘得人生中的第一桶金90万!他是大胆、狡诈商人,凭借开设赌场,他的资产最多的时候达一两个亿人民币!他是声名远播的"毒枭之王",做第一单生意,交易的毒品竟然是多达一吨的鸦片!他是一个难缠的罪犯,对于检察机关对他提起的涉嫌走私、运输、贩卖海洛因近800公斤的有力指控,他沉稳而又阴鸷,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无辜"!同时,他也是好父亲,将孩子送到昆明就读贵族学校,聘请外语家教,希望孩子能有个美好的前途!……  相似文献   

16.
张扬 《政府法制》2007,(1):12-13
作为话题,“官本位”已是“老生常谈”,是那种所谓“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东西。不过,既然“不说白不说”,那就不妨再说说;虽然“说了也白说”,但据说聊天消遣也是有益于健康的。十多年前,我到一个县级市去。那里的市委是“县处级”,市委办公室是“正科级”;办公室主任相当于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相当于副科长。陪我吃饭那个官儿是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也就是副科长,但他送给我的名片上紧接在“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头衔之后的括号内却印着三个字——“副处级”。其实,包括我在内很多人跟他打交道就因为他当着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与他是什么“级…  相似文献   

17.
称潘广田为"山东第一贪",倒不是因为他受贿数额在山东独 占鳌头,论数额他远比不上泰安窝案中的胡建学、卢胶青和山东 省黄金局原局长薛玉泉…… 与这些巨贪相比,153.9万元的受贿金额,简直就是相形见 绌。潘的"第一",是沾他级别的"光",他是建国以来山东查处的级 别最高的贪官,也是全国查处级别最高的非党领导干部。落网前, 潘曾担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合会会长。4月23日,济南市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潘广田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 收财产8万元。 回顾潘广田的人生轨迹,他从一个"倒霉蛋"变成"幸运儿", 又从"幸运儿"走向"阶下囚"。所不同的是,他成为"倒霉蛋",是时 代环境造成的;而成为"阶下囚",则是他自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他自强不息,靠拉板车自谋出路;关爱社会,没有因为下岗而对社会有所怨言。在他的意识里,蕴涵着中国人最朴素的也是最美好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近读一则报道很让人气愤。主人公并不新鲜,他就是号称“河北第一秘”的李真,但故事却是新鲜“出炉”,独家披露的。李真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每天往桥东区的省国税局上班时,他乘坐的轿车不管红灯绿灯都“勇往直前”。老警察看见李真的车,谁也不敢拦。一次,有个新警察刚上班,不知闯红灯的车是李真开的,命他停车后上前去收缴他的驾驶本。李真把车窗玻璃摇下后,恼怒地向这个警察吐了一口唾沫,然后扬长而去。这小子,以前只知道他贪,没想到他还这么霸道,这么蛮横!看了这则报道,忍不住为那位“吃口水”的警察鸣不平,明明是按章办事,公正执行公务,却…  相似文献   

20.
3月,是“学雷锋月”。有人说雷锋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里走,而他,却是一名有户口的“雷锋”。3年里,他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90余名。他一身正气,在当地闻名遐迩,被媒体称为“百姓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