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莎·卢森堡在《论俄国革命》一书中,满怀激情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欢呼,高度评价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所采取的果敢行动。书中对俄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阐述,同时对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实行的一些严厉措施,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一、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执政本领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率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的含义,就是指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正象列宁所指出的,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都是由工人阶级的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党是直接执政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如果党放弃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那它也就不成其为执政党了。党如何实施对政权的领导,怎样处理与国家政权组织的关系,这对第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是个崭新的课题,只能进行实践和探索。列宁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关于加强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观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917年11月,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列宁第一个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这个概念。他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短短七年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思想,并努力付诸实践。他的这些重要思想和实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从被统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列宁时代所出现的新情况。因此,如何提高执政党党员素质的问题,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和理论问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执掌了政权,建立了工农苏维埃,首先提出了工人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问题,提出了执政的共产党如何提高自己成员的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问题。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第一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明确地回答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而创造了执政党建设的丰富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5.
布尔什维克党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领导俄国人民在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首次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党。它功勋卓著,为俄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所赞誉。然而,列宁从不认为他所领导的党是完美无缺、勿需整顿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曾几次开展清党工作。列宁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俄国成为诸多矛盾的集合点,以列宁为核心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握革命形势,领导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时代、新纪元,使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特别是使得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求得完全解放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段春华 《求知》2005,(5):11-12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先进性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质体现,是工人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一切政党的本质特征。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先进和最坚决的部分。列宁在创建和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也明确指出:党是阶级的先锋队,它吸收了这个阶级一切的优秀代表。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看来,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后曾强调指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165页)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推翻沙皇专制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认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以外,没有别的武器".(《列宁选集》第1卷第510页)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组织苏维埃政权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也明确表示: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布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5)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列宁关于监督与监察的思想就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丰富和发展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党的机关和政权机关也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如何对党和国家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随着党的地位的变化,列宁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风险和执政考验,提出要加强执政党的执政伦理建设,实践的具体路径包括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及提高党员干部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党经历了夺取政权前和十月革命后两个时期。在二十多年的建党实践中,列宁写下了大量的光辉著作,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建立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奠定了基础,为各国创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内容,创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学说。这个学说的内容极为丰富,我认为最基本的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锋队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党时,正面临着第二国际全面背叛马克思主义和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革命》是列宁在生命最后阶段从总体上对俄国革命道路的回顾与总结。孟什维克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出发,强调落后的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条件,指责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们主张先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条件成熟后再搞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提出一种可以概括为“先夺权,后创造条件”的设想,即没有客观条件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但是可以先取得政权,然后利用无产阶级政权创造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列宁的思想是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发展,不仅对俄国革命做了科学论证,而且为一切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对一个多世纪来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与斯大林结为伉俪 娜杰日达于1901年生于巴库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谢·阿里卢耶夫是一名钳工,很早便投身革命活动,并于1898年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母亲欧里加·叶甫根尼耶芙娜积极支持丈夫的事业,在十月革命前也成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员.夫妻二人与列宁、季诺维也夫、加里宁、斯大林等布尔什维克领袖均非常熟悉,并在各方面为他们提供过帮助.  相似文献   

14.
赵宏 《科学社会主义》2007,3(4):153-157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就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建设进行了探索,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公社精神成为列宁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最初构想的最初原则。但由于俄国特殊的国情,公社的许多原则并不可行,并在实践中发生了演变,最终建立起初步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列宁的探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了俄国的执政党,处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它的党员很多人担任苏维埃政权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机构的负责工作,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了较大的权力.为了使这种权力真正为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服务,防止和消除各级党的委员会及党员滥用在党内和苏维埃中的职权现象,保证党的决议得以顺利地贯彻实施,列宁认为,必须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由于革命的胜利,许多抱有各种目的和动机,各种政治立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全国政权和经济建设。列宁当即指出:“我们应当同过去诀别,着手进行真正的经济建设,改造党的全部工作,使党能够领导苏维埃的经济建设,取得实际的成就。”(《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37页)以列宁为  相似文献   

17.
防范执政风险是关系到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十月革命后,列宁对于如何巩固执政地位,应对执政风险,长期安全执政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普遍真理与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相结合,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党群关系、工作作风、领导方式等方面最先总结出如何防范执政风险,发展和巩固执政地位的基本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安全执政提供了可借鉴的珍贵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列宁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主要贡献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赵云献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列宁为此进行了开创性的富有成效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执政党要...  相似文献   

19.
74年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一个由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丧钟敲响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期诞生了,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在这个意义上,十月革命这个日子,永远值得纪念,十月革命的光辉旗帜,也将永照人间。  相似文献   

20.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视角,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制度。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