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作为中共的创始人,中共历史上唯一连任五届的总书记,是研究中共党史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其中,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是陈独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同时也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2.
柳浪 《党史文苑》2000,(4):40-42
总书记一职 ,曾经是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在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成为中共公认的领袖之前 ,中共历史上有过 5位总书记。其中只有一位是工人出身的 ,他就是向忠发。这个唯一工人出身的总书记 ,其在位的 3年时间里 ,不仅没有留下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 ,反而成了中共历任最高领导人中 ,唯一的被捕变节者。尽管向忠发被捕 3天后就被处死 ,但这种死显然不能洗刷他向国民党供出自己组织的机密而带来的耻辱。他因此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位最受鄙视的党的领袖。一篇《关于向忠发被捕叛变问题》的文章 ,说向忠发是个“流氓无产者” ;他的文化程度 ,是“大字…  相似文献   

3.
总书记一职,曾是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成为中共事实上的最高领袖之前,中共至少有过五任总书记.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曾经是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教授,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同样是相当有名气的记者兼教授,第四任总书记秦邦宪和第五任总书记张闻天也都受过高等教育,张闻天还进过莫斯科的红色教授学院.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在中共五大上散发了一份很重要的文稿,以此质疑顶头上司陈独秀和彭述之,直接促使中共五大确立了争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原则,从而构成了瞿秋白与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耐人寻味的关系.陈独秀在中共五大上连任总书记,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组织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党此时还没有认识到,需要从组织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交接班的程序和制度.这个问题在当时完全被忽视了.当时全党都认为还没有出现超过陈独秀的出众人物,其根据是什么呢?实际上主要是根据已有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安庆,集贤关。由这里西去不过5华里,有个小山冲,名叫叶家冲。就在这个小山冲里,长眠着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委员长)的陈独秀。  相似文献   

6.
牛洪  文心 《党建文汇》2006,(5):24-24
在中共“四大”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兼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为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为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为宣传部委员的五人中央局。在这五人中,最不为人熟知的要数第二号人物彭述之了。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和瞿秋白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在中共党内有“开山书记”之称,他连任中共五届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作为陈独秀的继任者,担任党的总负责人时只有28岁,正是少年英雄,风华正茂。他们在探索中国革命前途时,都表现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勇气。但是,他们既没有能使革命的狂飙席卷神州,也没能挽狂澜于既倒。瞿秋白英年早逝,陈独秀盛年困厄,他们都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现在对于他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他的历史地位逐渐得到了恢复.但是,对他的评价仍然分歧很大,他的历史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至少有七大历史贡献,五大杰出成就,并为后人做出了一个杰出表率.  相似文献   

9.
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何称总书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总书记,不过那个时候,总书记并不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段时期是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主席毛泽东。另一段是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已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一职,他一人兼任主席和总书记两职。这颇类似于1943年后毛泽东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身份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变为总书记。那么,总书记的称呼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3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中共二大、三大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人陈独秀称委员长,直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总书记仍是陈独秀。至于为什么一大时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有党史专家认为,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  相似文献   

10.
位于武汉东湖之滨、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高等学府之一。校园内地势蜿蜒起伏,绿树成荫,建筑独具风格。武汉大学发轫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已有118年悠久历史。武汉大学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的毛泽东、李达、李汉俊、陈潭秋、董必武五位,及中共最主要的创始人、五任总书记陈独秀,都在武汉大学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对妻瞒名时间并非无痕,历史记下了这样的一笔:1932年10月19日,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当天晚上7点,上海火车站紧急戒严,三步有岗,五步设哨,国民党出动上千军警,将陈独秀押上火车解往南京。陈独秀不是有夫人潘兰珍吗?为何单独被捕?原来,10天之前,为着家务上的几件事情,两人吵起了嘴。陈独秀火气上来,指着播兰珍冲口而出:“你,你给我滚!”潘兰珍一听,眼里盈出了泪花二“好哇,居然叫我滚,我滚,看看谁来服侍你这老头子。”说完,她收拾了一下衣服,赌着气回浦东娘家去了。如果不是这…  相似文献   

12.
尤国珍 《党史纵横》2005,(12):24-26
在中共历史上,曾有一位典型工人出身的总书记,也是唯一一位工人出身的总书记。在他在位的三年时间里,不仅没有留下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反而成了中共历任最高领导人中唯一的一个被捕变节者,他因此成为中共党史上最受鄙视的中共领袖。他就是向忠发。向忠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经历以及他如何能够在知识分子众多的中共领导人中异军突起,他到底在当时起过何种作用等等,都是党史上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本文将——叱咤风云的武汉工人运动领袖向忠发,原籍湖北,1880年生于上海,出身贫寒。他小学辍学后就随父母迁回湖北原籍,14岁入汉阳兵工厂学徒,…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与政治运动密切相联而又纠葛不断,其一生复杂的线条注定了其生前身后毁誉不一的状况,注定了后人对其评价问题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陈独秀评价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陈独秀研究热”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苏联档案解密和新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出版,蒙蔽在陈独秀身上的问题和谜案的历史真相逐步浮出水面,从而逐步客观地还原了他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应有位置。  相似文献   

14.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前往中国,联络在中国各地己分散建立起来的共产主义小组,进而协调组建中国共产党.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名人物是南方的陈独秀、北方的李大钊.二人最具权威性.陈独秀在党的“一大”上被推选为中共总书记.马林不仅参加了中共的“一大”,而且为中共的建立,尽到了特殊的心力.当时,陈独秀在广东陈炯明政府中担任教育委员长,没有出席“一大”.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急于见到这位个性独特的陈总书记:一是督促陈.尽快到任,履行总书记职责;二是他认为一个共产党的领导人在资产阶级政府中任职,极不妥当.经再三约请,陈独秀来到上海:先听张国焘汇报“一大”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2月20至22日,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年会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研究中共建党初期陈独秀"研讨会在陈独秀的诞生地安庆市召开。研讨会由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市独秀园管理处共同主办,北大安徽校友会、中国科技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及厦门合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与会学者围绕中共建党初期的陈独秀等研讨主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现将研讨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苏泽 《党建文汇》2002,(18):20-20
陈独秀 1921年7月,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了革命的惨重失败。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撤销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后来,坚持错误立场,并与彭述之等人组织反党小集团。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17.
杨飞  赵伟 《党史纵览》2012,(2):49-52
得益于担任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翻译的历史机缘.张太雷与陈独秀相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成立:稍后则是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诞生,当首任总书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发生矛盾时.张太雷四处奔走,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是中共早期的主要领袖,从一大到五大连续当选党的总书记。但在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却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之后又成为托派分子,被开除党籍。 陈独秀早期领袖地位的形成是革命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一种合理选择。 因为,建党之初,新生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实现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这一历史任务,它要求自己的领袖不但对旧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有深刻的体验和总结,而且能高举社会主义旗帜,  相似文献   

19.
睢城 《世纪风采》2011,(7):44-47
在中共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领导人:他热衷权力,却缺乏领导才能;他成为革命的掌舵人,却把握不了正确的航向;他掌舵3年,却没有丝毫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幸被俘,却毫不犹豫地出卖了曾和他生死与共的革命同志。他就是被周恩来称作“节操还不如个妓女”的中共第三位总书记——向忠发。  相似文献   

20.
每月要事     
1920.1 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开始探讨成立共产党的问题。 1925.1.11-22 中共四大召开,陈独秀被推举为总书记。 1931.1.7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王明等人掌握了中央领导权。 1935.1.15-17 遵义会议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