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会因人因事随时产生。如果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和研究一下,思想问题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出现。1.当人们遇到实际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而一时又无法解决时,会因现实需要和客观条件无法满足而引起思想波动。诸如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碰到了实际困难;社会分配不公,一些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影响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等。这些都可能引发思想问题。这类思想问题的解决,靠空洞说教是决不能奏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党中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  相似文献   

2.
心理迁移是高校新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心理迁移是新生从中学到大学随着生活环境的变换、师友同学的更新、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心理上、思想上的阶段性演变。如果这种迁移顺利得当,新生就能比较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较快地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为他们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迁移滞后,失当,既会引起新生较长时期在生活、学习、思想、心理上的不适应,给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给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被动。因此,下大气力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探讨研究新生心理演变的规律性,使其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全面过  相似文献   

3.
浅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李淑霞"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  相似文献   

4.
复员大学生兼有"军人"和"学生"两种心理角色,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身份、环境的改变,他们难免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适应性困难。做好复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并使之健康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赖心理。这是大学生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对刚离开高中校门,又要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与生活由“他管”突然变为“自管”,过渡太快,以至于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高校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的生活能力,那些在生活中依赖行为十分严重的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不适应感。其行为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事务很不适应,常丢三落四;与他人交往困难,很敏感,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孤单、无助,情绪紧张、压抑、焦虑;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不会采取相应的办法予以解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封闭心理。目前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的是学  相似文献   

6.
郁隐梅  姜建良 《世纪桥》2007,(10):109-109,111
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在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发生整体转变的同时,也产生了独特而复杂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新生思想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他们在后期大学生活中成长和进步的速度与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他们在步入社会后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所谓攀比心理,就是刻意将自己的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越来越好,但个别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异化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同时又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思想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的疑惑、困难得到及时的解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学业导师网络工作平台”,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段俊磊  肖迪  唐润葆 《世纪桥》2011,(13):145-146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一些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也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勤、补、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资助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影响到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关于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与完善的讨论将在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所谓攀比心理,就是刻意将自己的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越来越好,但个别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异化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同时又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攀比现象不能掉以轻心、任其发展,更不能盲目迁就,助其发展,而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途径,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好、管理好。  相似文献   

12.
职工下岗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国企的改革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必然会引起职工下岗.职工下岗又必然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表明,至1997年,我国的下岗人数逾千万,如果他们的心理得不到有效地调整,心理冲突和失衡就会不断加剧,成为改革的障碍.为了推动改革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了解、掌握下岗职工的心态,采取有效的调适方法,及时调整其心态结构,改善其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试析校园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校园新媒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以校园网络和手机为主体的新媒体起着政治引导、生活交流、娱乐审美等积极作用,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健康发展.不过,新媒体技术的先进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会产生一些新的冲击,我们应该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  相似文献   

15.
一、"两课"学习者角色的转变 传统广播式的"两课"课堂教学主要特点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决定教学的内容、策略、方法、步骤以及向学生提问,学生完全处于被"填鸭"的状态,只能被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此,不平等的地位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表面上循规蹈矩,实际上心理扭曲、行为压抑,个性无法体现,更不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思想疑难问题.这本身不符合"两课"教学目标,更难以使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依赖心理。这是大学生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对刚离开高中校门,又要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与生活由“他管”突然变为“自管”,过渡太快,以至于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高校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的生活能力,那些在生活中依赖行为十分严重的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不适应感。其行为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事务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17.
从人的一生的发展阶段来看,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初期的交接阶段,这一过渡时期正是他们身心发展的转变时期,心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困惑和苦恼。从学习阶段来看,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上都发生变化,他们在学习方法、独立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呈现出来。而作为重点中学,其生源、学生素质、教学压力等都与普通中学不一样,因此,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学校广泛开展心理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健全…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证明,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作用于学生感观后,就会在学生头脑中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心境,甚至会给大学生们带来一种美感。一个初次离家的大学生,要拥进一个六、七人共有的宿舍过一种集体式生活,这在心理上总是很难适应的。在入学初一个相当长时期,不断产生一种“怀旧感”,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由父母主持的小家庭的温暖生活以及和从前的同学、好友在一起的欢乐情景,这个时候他们也渴望父母式的关怀和朋友式的友谊,每当有人到宿舍问寒问暖,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和关怀,这种做法一定是最明智的了,因为这样做,往往能取得最佳效果,会使有些同学终身难忘,这便为以后工作铺通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十四岁是人生道路上的两个转折点:一个是生理上的,从少儿期进入青年期;另一个是政治上的,告别少先队,向共青团大门迈近。这个年龄的学生,身心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因此,容易接受好的影响,但也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少数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根据这些特点,所以对待这一时期的学生,既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予以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它地区、其它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先富”带动“共富”的思想。以后他又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因而,“先富”带动“共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