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自己的特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立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宗寒 《前线》1987,(10)
得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结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一项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有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它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和我国具体实际的客观基础。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①这个阶…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贺向东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再次提醒全党不要忘记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要继续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教育工作也一样,也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教育工作者应当而且必须从我国现在...  相似文献   

5.
甲: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联系?如何理解这种联系? 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把社会主义划分成若干阶段,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社会再认识在理论上的体现,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划分成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但是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身划分阶段。确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制定我国现阶段方针政策的根本前提。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那些经济方面的特征,本文想就此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文化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系列分析(四张峰党的十五大重申并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关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主要是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现状而言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  相似文献   

8.
经济构成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揭示社会经济的结构、内部关系的经济范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仍然是由多种经济成份所构成。运用经济构成这一思维形式,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关系的研究,是探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性是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特色,需要认真研究,科学而理性地对待,对先进因素带领广泛群众性的积极因素并克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落后反动性因素从而实现前进的这样三相统一又互动的社会现象,既要搞清楚这三类因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及相互关系,更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分析 ,认为要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必须坚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并从动态的角度 ,探讨了作为过程性的社会主义本质在其初级阶段的现实表现 ,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相应的国家经济宏观调控 ,重视在鼓励先富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刘润葵 《唯实》2000,(3):18-20
信息经济(笔者所言的信息经济,即指目前学界通称的知识经济)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恐怕也是一个歧义最多、最深的范畴,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人类同自然相处所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视角,结合中国人民正在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信息经济的不同认识及其相关问题,谈些初浅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一、信息经济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的含义及关系 怎么认识信息经济,目前我国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见解,且十分尖锐地对立着。一种观点以“经合组织”1996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作立论根据…  相似文献   

12.
胡延华 《求实》2000,(9):43-45
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公有制经济的“缝隙”和“边缘地带”萌生并成长起来的。截止 1 999年 6月底 ,中国私营企业已达1 2 8万户 ,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企业分别有 70万户和 4 5万户 ,从业人员 1 784万 ,注册资本 81 77亿元 ,创产值 3 70 5亿元。仅 1 999年 1 - 6月 ,个体私营企业安排下岗职工 72万人 ① 。非公有制经济能有今天的迅猛发展 ,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大以来的好政策和好氛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方面的展开与体现,是指导经济工作的基本纲领,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经济纲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纲领的形成一、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进人社…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自己的特点,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立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的,这是人所熟知的问题。但如黑格尔所说:“熟知非真知”。我们只要回顾一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就会发现许多失误与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来都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脱离了唯物史观基础的结果,仍带有不少空想而非科学的成份。本文拟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同唯物史观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由全体党员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但是由党制定的科学反映历史发展规律、集中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出来的,而且是由共产党员按照党员标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表现出来的。党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党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经历了曲折和反复,也提出了若干具有开创性的思想。 第一,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1956年到1958年期间,毛泽东在讲话中先后三次提出中国国情的特点是“一穷二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劳动者联盟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各个历史阶段,为实现一定的战略任务,而同本阶级群众,以及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一切从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人们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政治联盟。过去,我党曾依靠这个联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夺取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今天,也就是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是布哈林。布哈林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是还存在阶级差别,无产阶级属于上层地位。70年代苏联理论界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建设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第二阶段叫发达社会主义阶段,有些学者明确地把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为初级阶段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刚刚建立,处于不发达、不成熟状态,无产阶级专政存在,仍然保留旧社会遗留的残余,仍然可能产生对抗性矛盾。苏共二十七大后,有些学者把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阶级差别、生产力不够发达作为初级阶段的特征。迄今为止,苏联官方没有正式论述初级阶段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是不断超越历史束缚、推进人的解放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必须建立在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用全球化的现代化的眼光来看待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两个标尺的统一,紧密结合我国提供的背景和依据,特别是政治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