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行政处罚后移送纪检机关作党纪处理的案件如何处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作出了明确规定:“党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合议、回避制度多见于基本法的程序法中,行政执法中运用较少,卫生部颁发的《违反<中化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行政处罚程序(试行)》(下称《处罚程序》)中首次提出了对食品卫生案件的处理实行合议、回避制度,这一规定健全了卫生程序法体系,使卫生执法真正体现了民主性,合理性,对于正确处理食品卫生行政案件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处罚程序》对这两项制度的规定太笼统、太抽象,不便于实际执法中操作运用,并且由于卫生法规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合议、回避制度应当适应食品卫生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的时效制度——兼析《行政处罚法》第29条张泽想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9条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此条明文确立了普遍的行政处罚时效制度,该项制度无论是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  相似文献   

4.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自2004年1月1日施行后,各地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均按该《规定》执行。但是,该《规定》第9条第二款关于“如果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管辖”的规定,成为公安机关增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的源头。公安机关一旦按该《规定》第9条第二款的规定,由违法行为发现地公安机关进行跨县域管辖,行政管理相对人如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0条关于“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法律适用规则,违法行为发现地的公安机关将承担败诉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保障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对依法应当进行听证的行政处罚案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依照本规定进行听证。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在刑事赔偿程序中作了“确认”的规定,对非刑事司法赔偿,该法第31条亦明确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对以上关于“确认”的规定,我们称其为司法赔偿中的确认,以便区别于行政赔偿之确认。 国家赔偿法第20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确认有本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被要求的机关不予确认的,赔偿请求人有权申诉。”这条规定清楚地表明:依法确认,是国家司法赔偿的前提条件,即没有依法确认,就不进入国  相似文献   

7.
一、民行检察不能同级抗诉是制约当前民行检察工作的瓶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  相似文献   

8.
国家赔偿确认程序初探殷锦昌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由此可见,确认国...  相似文献   

9.
温树斌 《行政与法》2006,(12):115-118
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的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或纳税争议,而可以被认为是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行为。对该行政行为的救济程序应当是“可复议可诉讼”——“对复议不服再起诉”的一般救济程序。《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3条第二款应被认为授予了当事人选择性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决定对《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经核准从事区域性出租汽车营运的,应当在核准的区域内营运。”原第三款作为第四款。 二、第四十一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对客运服务驾驶员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实行记录制度。达到一定记录次数的客运服务驾驶员,应当参加由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组织的教育培训。记录制度的具体规定由市交通局制定。”  相似文献   

11.
吴波 《天津律师》2001,(1):40-43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执行。”而在1986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显然没有规定听证程序或类似听证的程序,只是在第四十条规定:“对治安管理处罚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诉讼的,在申诉和诉讼期间原裁决继续执行。被裁决拘留的人或者他的家属能够找到担保人或者按照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在申诉和诉讼期间,原裁决暂缓执行……。”从这些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行政拘留并不适用听证程序,笔者则认为行政拘留也应适用听证程序,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对律师、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保障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规章以及本办法进行。第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第四条 司法…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办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九十条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六条规定:“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 为了规范食品卫生行政处罚行为,保障和监督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必须依照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并遵守《行政处罚法》和卫生部规定的行政处罚程序。  相似文献   

15.
部分公证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公证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 :“依照第四条第十款规定 ,经过公证处证明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一方当事人不按文书规定履行时 ,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因此 ,追偿债款、物品的公证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为便于实践中操作执行 ,1990年12月12日由司法部13号令发布的《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三十五条对上述规定进一步予以届定 ,“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 ,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权文书经过公…  相似文献   

16.
“听证”一词,首先出现在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而首次将听证制度引入立法程序则是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其中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经济法规中的刑事罚则,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明确规定“依照”或者“比照”刑法某一具体条文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生产、销售劣药,危害人民健康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二是虽没有明确规定“依照”或“比照”刑法某一具体条文追究刑事责任,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卫生行政处罚程序中在行政处罚对象进行陈述、申辩后,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前设定第二次合议程序的必要性提出作者的观点,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林策发〔2006〕217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你厅《关于<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六条能否作为林业行政处罚委托依据的请示》(新林策发〔2006〕259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根据《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可以依据该条规定,根据当地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在第32条又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同时,又要求:“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行政处罚法设立行政处罚告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