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发生了重大变革,阅读媒介也随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承载信息量的密集刺激与感官高度膨胀感使得"浅阅读"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浅阅读的表现形式入手,表达了对网络时代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网络文化浅阅读的隐忧.  相似文献   

2.
袁萍 《传承》2009,(12):144-145
在信息媒体多样化的背景下,知识的获取日趋表面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各种形式的浅阅读、功利性阅读成为社会阅读的主流形态,使得图书阅读功能逐渐弱化。文章论述了阅读的流行新趋势,分析了其危害性,并探讨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媒体多样化的背景下,知识的获取日趋表面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各种形式的浅阅读、功利性阅读成为社会阅读的主流形态,使得图书阅读功能逐渐弱化.文章论述了阅读的流行新趋势,分析了其危害性,并探讨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阅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英  赵文 《青年探索》2008,(5):51-53,60
网络阅读已成为当今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一种主要方式,与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相比,它具有内容丰富、检索方便快捷等优势,同时也对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及思维方式、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在明确其利弊的基础上,指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评价网络阅读,准确把握网络阅读的功能定位,帮助其克服网络阅读的负面影响,健康科学地进行网络阅读。  相似文献   

5.
积雪草 《乡音》2012,(7):49-49
深阅读与浅阅读是近几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浅阅读是一种假命题,没有浅阅读这一说,只要是阅读哪还分什么深浅,都是在吸收养分和知识。这种说法有待探讨。那天,在一家茶吧里喝茶,舒缓的音乐中,偶然听到隔壁茶座一对母女的对话。女人抱怨,你爸爸现在越来越不喜欢我了,连家都很少回了,妈妈现在是不是老到不堪的地步了?女孩说,...  相似文献   

6.
李火秀 《前沿》2013,(17):170-172
伴随现代化通信、传播技术和数码科技迅速发展起来的视觉文化,促成了阅读媒介的多元化,使传统阅读行为受到重大影响与冲击。面对这一新语境新变化,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文学阅读形式的嬗变,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现状,揭示视觉图像与文学文本、新媒介与阅读能力、视觉奇观与审美教育的深层次联系,进而为大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培养探索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发展方略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化、终身学习的氛围。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如今,有多少人在坚持阅读?当今社会人们的浅阅读、碎片式阅读乃至很少阅读的现象值得警醒。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姗 《世纪行》2014,(7):48-48
<正>当前,举国上下全民阅读的热潮正在掀起。由全民阅读,我联想到去年网络上走红的一篇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文章的结论振聋发聩:中国人大多数时间都在玩ipad,而很少用于静静的看书,未来的中国会因只注重发展而疏远灵魂付出代价。面对这样的结论,也许,我们该问问自己:今天,你我阅读了吗?毛主席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当今社会,无论是"炒作门"、  相似文献   

9.
<正>武汉市提出打造"文化五城",将"读书之城"建设列为"五城"之首。女性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而且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女性阅读愿望和习惯,与"读书之城"建设密切相关。为此,武汉市妇联组织实施了本市女性阅读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10.
蔡岫 《乡音》2012,(12):39-40
担忧浅阅读,批评一些畅销书的文学价值低,谈如今与人为恶的网络戾气……王蒙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里。炎热的七八月份,王蒙又出了两本书,先有《一辈子的活法》,后有了《中国天机》。  相似文献   

11.
语境之浅     
<正>当一个民族的审美语言已不能抵达灵魂,其文化上的颠覆便成为必然!有人说我的文章难读,我笑纳了。文章太好读,是需要警惕的;伹难读的文章,谁耐烦读呢?现代语境,呈现了一个“浅”字:资讯之浅,点击率决定价值;行走之浅,为数码拍照而旅行;写作之浅,为泛圈子阅读而博客;声色之浅,绯闻盖过了表演;爱情之浅,激情消长于欲望。一本杂志,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阅读,据说“世界已经变得简单”;捧起书本,共同进入了“脑子不转眼珠乱转”的读图时代。我知道故我在,知道了“玉米”与”凉粉”,知道了PK与PS,知道了就好,就是活蹦乱跳的“新新人类”了嘛!  相似文献   

12.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相似文献   

13.
庄威 《湖湘论坛》2014,(3):66-71
阅读绝非一种纯粹的单一性行为,谁也无法定义阅读该如何进行,所以构想一种理念的阅读是可能的。巴什拉有关"回响"的想象力的现象学提示了阅读的现象学在方法和内容的切入点,和巴特一起贡献了诸如阅读的谦逊、傲气、慵懒和占有行为等主题。阅读的技术层面和阅读现象密切相关,这个问题引出了阅读的目的何在:在阅读的现象学中一种以写作作为阅读的目的或二者交织、回旋的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浅阅读”蜻蜓点水,浅、平、快,一人就能自足,但“深阅读”则如只身入深山,独学无友更见难。如何推动“深阅读”更上一层楼?唯有“抱团取暖”。本文作者身体力行,十年来一直坚持与邻居、友人举办民间读书会,且来看看他对这项“精神公益”活动,有何感想——【杂志到底有什么用】在很多人眼里,看看杂志,或许算不得“读书”,其实不然。读书,是为了获取信息,杂志产生于现代社会,是为了让人更多元、有效地获取信息。即使到了今日,公号微博、播客短视频等,都不外是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而已,关键的其实是处理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阅读的负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阅读方式改变带来的负效应不容忽视。为此,人们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的优势结合起来,趋利避害,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张开 《人民论坛》2020,(5):134-135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上各种付费阅读如雨后春笋。消费者群体需要清楚自己的阅读需求,合理使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产品选择能力、辨别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媒介使用的理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相似文献   

18.
李俊 《长江论坛》2011,(2):94-95
本文通过对多元化阅读内涵和特征的阐述,提出了多元化阅读时代网络出版的断层问题及应对措施,并进一步论述了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多元化阅读。  相似文献   

19.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状况。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正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全民阅读水平与经济大国极不相称。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严重滞后,阅读水平低下,西部欠发展地区尤为突  相似文献   

20.
杨美玲 《前沿》2012,(8):106-107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网络阅读、手机阅读、手持阅读器阅读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主要的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应适时调整资源建设、制度管理、服务方式,吸引大学生到馆阅读,提高大学生在数字时代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帮助读者净化数字时代的信息环境,培养他们良好而有效的数字阅读氛围,营造一种良好的新的阅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