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家庭冷暴力是指家庭产生矛盾时,家庭成员通过恶意诋毁、讽刺挖苦、冷淡、漠视、疏远和放任等非暴力的方式给对方造成精神伤害。家庭冷暴力具有主体的高学历性、行为的不作为性、表现的隐蔽性、方式的多样性、对象的特定性、危害的持久性及严重性和司法上较难认定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说起暴力,你想到什么?拳打脚踢、鼻青脸肿……那么,冷暴力呢?套用三流泡沫爱情剧的"经典"对白":你可以打我,可以骂我,但我最受不了你冷落我、不理我。"——对,这就是爱情冷暴力。这种行为不动手,不骂粗,以冷淡、轻视、放任、疏远为武器,杀伤力甚至比热暴力更胜一筹。"冷暴力最常见的是家庭冷暴力和教育冷暴力。但你可知,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形形色色的冷暴力行为每天都在上演。  相似文献   

3.
顾名思义,家庭暴力就是家庭中的暴力行为。然而与人们所熟悉的拳脚相加大相径庭的另类家庭暴力方式——冷暴力,其实存在得更加频繁和广泛。“冷暴力”不但表现形式与传统“热暴力”截然不同,施受双方也常常易位——施暴的受害对象往往是男性——也许对于女性而言,冷暴力是一种唾手可得、收发自如的表达方式,女性面对矛盾冲突的时候,更容易走向“冷战”的极端。在采访过程中,由于女性一方表现出来的过多、过激情绪影响了采访本身的客观和理性,因此只好由男性一方进行陈述,相对来说较为中肯。  相似文献   

4.
<正> 10月11日,CCTV的一档调查节目——《历程》,做了一个关于城市家庭婚姻现状遭遇家庭冷暴力的问卷调查。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刘吉吉博士历时16个月,足迹遍及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结果表明,有93%的家庭对自己的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相似文献   

5.
丁晓  小青 《今日广西》2007,(20):49-51
你曾被当作“办公室空气”吗? 所谓“职场冷暴力”,一般是指上司或群体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让人长期饱受讥讽、漠视甚至于停止日常工作等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压抑、郁闷。而人处在情绪低落和消极期间,身体的消化、免疫、代谢等功能都将受到损害,这种郁郁寡欢的心理最终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职场冷暴力表现方式为:拒绝交谈、冷淡或耻笑、不合作。有调查说,越是学历高的地方,职场冷暴力出现的几率越高。不屑于吵架的白领们,常常用冷漠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暴力不但导致了家庭破裂甚至毁灭,形成社会犯罪,并连带相关的家庭和亲人受到严重伤害,使破裂家庭的子女无人扶养、形成心理缺陷,老人无人赡养等,带来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家庭暴力绝不是单纯的家务事,而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施加于受害者:一是肉体上的伤害,如殴打、体罚、残害、捆绑、拘禁等。二是精神上的伤害,即所谓“冷暴力”,包括对家庭不投入感情,不闻不问,进行“心灵施暴”,如经常在家里威胁、恫吓、辱骂、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奚落、嘲笑、刁难、干涉和限制行动自…  相似文献   

7.
家庭申报:未来个税改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和借鉴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度,提出我国应采用以综合能力纳税的家庭申报方式。家庭税制具有体现社会公平、体现夫妻财产共有性、缩小家庭贫富差距等优势。但实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报或漏报、操作难度过大等问题。只有完善我国税收的配套工程和征管条件才有望推行家庭申报。  相似文献   

8.
赵玉华 《前沿》2014,(23):127-128
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德育和高校德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二者必须有机融合,形成合力。高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各具特色。高校德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但是在教育者能力、教育方式、教育重点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而家庭德育具有渗透性、榜样性、长久性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家庭德育与高校德育要形成合力,要在巩固基础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创新沟通方式、设置专门机构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清教的家庭伦理观主要由家庭构建观念、婚姻观、夫妻观、子女养育观等方面构成,其伦理实践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目标是组建一个有良好秩序的属灵家庭,并以家庭为单位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体制.清教家庭伦理观念继承了中世纪欧洲家庭伦理观念,由于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等多方面影响,清教家庭伦理观又具有相当的“现代性”,如他们伴侣式的婚姻观念、对性的积极态度、对子女的良好教育以及从家庭出发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等.可以说,清教家庭伦理观念是西方社会从中古家庭伦理向现代家庭伦理过渡的一个重要形态.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基本方式是理论灌输,即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干部群众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宣传,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更好地改造他们的主观世界.具体做法包括学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广播电视报刊的理论宣传、作报告、开大会等.传统意识形态构建方式的主要特点包括:意识形态构建者相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具有明显的权威性;传统的意识形态构建场所,包括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众传媒等,具有实体性、有形性和有限性;传统的意识形态构建过程具有单向性、正面性和导向性;受教育者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强制性与不可选择性.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将动摇这一切.  相似文献   

11.
当代城市女性家庭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家庭压力研究偏重压力的作用机制、家庭适应性等微观方面,且多为立基于西方制度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假设.本研究从宏观脉动入手,在中国文化环境、尤其是当代城市生活时空下关注家庭压力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研究采用质化量化分析结合的方式,对上海78个家庭进行了多次深访,并结合875个家庭的抽样调查资料,对当代城市女性家庭压力的现状和特点、两性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男孩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和家庭对性别差异的忽视以及其它一些学校、家庭因素等共同导致男孩危机.现行教育模式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没有注意到男孩发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实.父教缺失与父母教养不当也与男孩危机密切相关.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具体要做到:(1)尊重性别差异; (2)重视男孩兴趣; (3)改革不利于男孩的评价机制; (4)改革教学方式,让课程动起来; (5)尝试分性别教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国调查的数据,针对育儿支持,本研究考察了家庭所拥有的内生性支持和市场组织给予的外援性支持,认为家庭内外的这两种支持机制是育龄人群工作家庭冲突的缓冲器,并根据来源的不同发挥着迥异的作用.其中,生育制度的执行、工作氛围、主管支持、同事支持等组织支持对于两性的工作家庭冲突均起到了调节作用.而家庭支持对于两性的工作家庭冲...  相似文献   

14.
汪晓华  单连春 《求索》2013,(10):194-197
民间法以社会权力为基础,社会权力是指以特定范围内的社会主体的同意为基础、以契约为表现形式,并受到一定程度程序控制的社会强制力,具有“同意性”、“契约性”和“多元性”特点。社会权力视角的民间法具有权利与权力的双重属性,具有“冷暴力”、“文化性”和“族性”特征。社会权力的变迁必然引发民间法发展路径和范式的变化,社会权力是民间法效力的重要基础。应构建民间法与国家法沟通的理雌平台。  相似文献   

15.
支持与应对:家庭为本的青少年戒毒社会工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戒毒服务模式对于吸毒青少年家庭成员认知、行为改变的历程,及在参加小组后的改变情形,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改变的小组治疗性元素.研究发现,家庭支持小组能够对吸毒青少年的家庭成员提供较好的情绪支持,并且小组成员对高危情境的认知与应对,沟通技巧与自我控制技巧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最后研究建议:其一,建立支持家庭的社会政策,为吸毒青少年提供家庭为本的混合福利体系;其二,延伸吸毒青少年的康复服务内涵,建立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戒毒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异地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其兴起和发展与我国目前人口结构、家庭结构、阶层结构等社会结构背景密不可分.人口结构的特征使得异地养老成为人们可以选择的养老方式之一,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异地养老具有存在的合理性,阶层结构的特征使得异地养老转变为现实,具有发展的潜力.因此,异地养老的出现是适应个人及社会需求的养老方式,其发展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养老: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社会化是指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保证的方式实现.那么,社会化养老就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保证的养老方式.其范围包括:老年社会保障、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服务、机构养老等.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与现代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婚恋的黄金时期,他们婚恋中体现出传统与现代共生与冲突的特点.这在恋爱方面表现在现代婚恋消费、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择偶标准、日益开放的性观念、多样化择偶方式与传统择偶途径并存;而婚姻方面则表现通婚圈的扩展和"户籍对应"的婚配模式并存、"闪婚"的出现、传统观与现代交织的生育观和两地的分隔家庭模式等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高慧 《前沿》2013,(19):134-136
家庭是听障儿童语言康复的重要场所,在聋童语言康复过程中,家长的选择、家长的康复理念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着眼于家庭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观念中的误区以及在康复中形成的不正确认识,提出树立个性化、可操作的康复目标以及选择多元而实效的语言沟通方式等措施,以期促进家庭树立正确康复理念和听障儿童的康复乃至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德育集社会性、时代性和家庭性于一体,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特有方式,是社会得以延续与运行的基础与保障。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共同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水平,不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且也具有强烈的社会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