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流动的我国社会低保政策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辉  金喜在 《求索》2012,(6):143-145
覆盖我国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社会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事实贫困者难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低保政策内贫困者极少发生向上流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制度的社会效果。为此,本文以社会流动理论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我国社会低保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社会低保政策的重构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是当前阻碍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这些原因还是表层性质,根本的问题是这些制度本身的不公平,其在有意或无意地维护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社会向上流动受阻催生“夹心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阶层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阶层固化,不能正常社会流动。社会存在夹心层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夹心层扩大化  相似文献   

4.
农民社会流动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的不间断的农民社会流动推动了户籍制度改革 ,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但值得注意的是 ,许多流动的农民在户籍制度改革面前驻足不前 ,这既反映了农民自身素质的缺陷 ,也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民进城吸纳能力的不足。我们认为 ,必须采取措施 ,引导农民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 ,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姜卫平 《今日浙江》2013,(14):46-46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个人通过奋斗和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但是,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福祉逐步增进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分层"凝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的趋势,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让中国梦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华 《思想战线》2004,30(4):5-10
社会资本是联结经济与社会的中介物。在微观上 ,它是个体间传递信息 ,建立信任 ,交易合作的一种非正式制度 ;在宏观上 ,它是信用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在本质上是社会信用的重构。重构中国的社会资本 ,并由此推动信用社会的建立 ,实现“强社会”与“强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是当前中国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社会需要合理有序的流动,良性的社会流动机制能够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和谐。通过对社会流动机制的具体分析以及目前社会流动领域存在问题的概括,探讨如何从制度、组织以及观念等方面着手培育与和谐社会内在要求相一致的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陈志勇 《求索》2012,(8):54-56
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突破传统的管理格局,制度重构就成为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强烈的价值色彩,需要实现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指出了基于价值理念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制度重构,能更好地体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色彩、内在规律,均衡、合理地分配社会管理主体利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理性化、个体化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出现了诸多社会认同危机,人们对国家、社会与民族的认同程度呈现出下滑局势,尤其国家与民族认同业已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主题。在中国,作为一种社会认同的"中华民族"认同是认识和处理国家与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认同。当代中国社会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构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冷静的学科思考,更需要长期的政策引导、政治信任、文化沟通和经济的福祉,这是实现多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与西方社会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从更多方面看还有其自身的特异性。诸如阶层间的向上流动受阻,主要是橄榄形的社会结构难以形成,其受阻原因既有制度上的,还有家庭因素,但更多的是源于后天努力的后致性因素,作用或失去了它最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汪继承  高娟 《理论月刊》2007,(11):138-140
收入分配关系的改善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和再分配政策,二是收入流动与长期不平等的降低,通过相关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在20世纪90年代后之所以出现下降,其中一个十分深刻的原因就是权力因素与收入分配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造成了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与权力分配和收入流动扭曲的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形成严重挑战.中国政党制度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应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对策措施包括: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利益整合功能、组织整合功能和意识形态整合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莹 《理论月刊》2003,(5):52-53
中国的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政府行为明显,相关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产业政策、社会保障等制度相互作用,使农民难以顺畅地从农村退出,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因而只有对以上各项制度进行配套改革,才能实现高水平城市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协调机制。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首先是均衡与有序的,必须坚持规则的普适与公正,并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当前我国社会流动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与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和谐的社会流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防止“阶层固化” 促进社会流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嘉宾:辛鸣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杨继绳 新华社原高级记者 刘精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廉思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习文 近来,“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引发媒体热议:农家子弟还能“鲤鱼跃龙门”吗?就业晋升,拼个人能力还是“拼爹”?如果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个人是否能凭借后天的努力改变命运?……“社会阶层固化”意味着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受阻,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被堵塞,人们看不到未来向上发展的希望,容易;1发社会矛盾。目前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态势如何?如何防止“社会阶层固化”?需要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伟娜 《人民论坛》2014,(2):120-122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急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刑法是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现行刑罚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重刑主义根深蒂固,迫切需要建立轻罪制度,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刑罚体系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青年的社会流动,使青年的横向社会流动和纵向社会流动呈加快之势。横向地域流动改变了青年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纵向阶层流动则改变了青年的社会地位。阶层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动同时也改变了代际流动的频率,子代阶层地位大多明显高于亲代。就其实质而论,垂直向上的社会流动既彰显着青年阶层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时又代表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步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收集国内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策、非政府组织、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层面进行文献分析。发现:总体上,当前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较低,城市融入感也较弱;国家关于流动儿童的政策相对滞后;流动儿童获取社会支持的关键在于学校和家庭,而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的源动力来自政府支持。根据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在政府的领导下搭建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平台,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社会融合与向上流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林平  沈宫阁 《人民论坛》2014,(1):18-19,256
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阶层的代际绝对流动率不高,两代人的社会阶层流动总体是积极、合理的。代际流动的阶层固化主要表现在中、下层,尤其是子代下层中超过83%来自于父代下层,表明“贫二代”的真实存在。解决之道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打破和体制区隔,将教育资源公平地分配给全体国民,使社会中的阶层迅速壮大,社会向上流动渠道更公平、通畅。  相似文献   

20.
有关公共性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作为行动领域,是一个非个人的交往、信息和舆论领域,它原则上对所有公民开放。在公共领域中,人民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达成共识,以实现对国家活动的民主控制。他认为,与国家、政府支配的“行政的公共性”不同,“市民的公共性”是由作为独立个体的市民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与其他市民共同合作创造的崭新的生活新世界。也因此,有学者认为,“研究公共性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重新审视社会运行基本规则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