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20):4-4
“李克强经济学”治理中国式“钱荒”;小城市落户限制拟全面松绑;环保公益诉讼独家垄断引争议;“同工同酬”被指执行困难;“常回家看看”首现判例;各地认定“手淫服务”存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近期重复出现在银行间和金融系统的"钱荒"现象出发,分析了产生中国式"钱荒"的原因,阐释了中国式"钱荒"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最后提出了避免和化解中国式"钱荒"的对策和措施,希望对解决当前困扰我们的"钱荒"问题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3.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3,(30):7-7
美国政府因“钱荒”停摆 9月下旬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面临“钱荒”,因国会共和党人试图以此要挟医疗改革法案延迟实施,而奥巴马和民主党人拒不接受,两党围绕政府支出法案陷入僵持。自10月1日起,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停摆,除涉及美国安全等方面的政府雇员外,超过八十万的部门雇员停薪休假,所有国家公园、部分国家博物馆等公共设施被关闭。分析称,两党解决预算分歧至少需要一周。据悉,从1977年到1996年,美国联邦政府曾关门17次。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话语转变,体现出中国基于现代化发展成就而日渐增强的道路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奥秘,全部凝结于“中国式”的科学内涵之中。一个核心要义、五大中国特色、九个本质要求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之意涵的三个重要维度。明确“中国式”的核心要义,必须抓住“中国式”的决定性因素、本质内涵与指导思想;理解“中国式”的中国特色,必须明晰“中国式”的时代定位、发展空间及实践进路;把握“中国式”的本质要求,必须明确“中国式”的原则规定、战略规划及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13期刊登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罚与教》,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进行了探讨。针对一些地方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的现实,文章认为,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能单纯依靠自觉和说教,也不能依赖于严刑峻法,如何在尊重个人自由和确保公共空间禁忌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度,适当使用公权力和行政、法律手段,是当代社会管理的一门精妙学问。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式四个现代化”,再到新时代的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探索开拓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本经验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创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系统思维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成就,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是旨在科学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洽、实践证道、价值融通的知识体系和表达方式。它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符号表征方式和价值阐释式样,蕴含着通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理念传播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意图。其叙事体系的建构,既关系到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与理论内涵的合理阐释、实践经验的逻辑提升与实践发展的有效引领,更指涉价值争议的逻辑澄明与价值正义的时代形塑。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建构需具备科学的思维逻辑,既要准确把握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两个大局”时代之位,始终坚持“两个确立”的动力之源,又要努力夯实“两个结合”的思想之基。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需通过“以一统多”的“现代化”主体力量、打造“融通中外”的“现代化”内容范畴、借助“媒介融合”的“现代化”载体工具、依托“共同价值”的“现代化”情境预设等维度系统把握和推进,在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现代化”程度的同时,实现其“理想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管清友 《小康》2013,(7):20
此次钱荒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已经发生转变,可能并不是特别在意短期的经济波动,而是希望经济能够依靠自身的调整和恢复实现内生性增长。  相似文献   

9.
2012年10月14日CCTV播出了某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闽红灯的节目,“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被广大网友冠以“中国式过马路”并在网上迅速走红。一个过马路还搞出个“中国式”,这不是小题大做吗?其实质是借“中国式”的标签引人注意,以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拓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青年的现代化在代际更替中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航向。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离不开对青年的现代化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这要求我们既要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可大可久”的青春密码,也要着眼于当下,从代际变迁中认识和把握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群体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青年的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与此同时,还应重点研究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国家各项重大部署中青年人的作用发挥,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返县青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青年创新参与、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与青年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因此,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本刊特邀请六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视野下青年工作的战略性地位”“青年代际变迁与中国式现代化”“返县青年与县域乡村振兴”“青年的创新参与:建设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思维”“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参与”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学者...  相似文献   

11.
李智信 《新东方》2023,(1):7-12
人的发展贯穿于社会发展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特视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回答了“为何实现人的现代化”之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回答了“何为实现人的现代化”之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回答了“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之问。  相似文献   

12.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基于中国国情和经验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土壤、厚植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历史,为人类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路径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采用的“并联式”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串联式”模式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路径,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玻璃天花板”、现代化“西方范式”的路径依赖、固有弊端和西方列强现代化“国强必霸”的悖论,展现了人类文明均衡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动能,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双套 《求索》2023,(1):48-56
中国式现代化是可能的,这是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事实存在,也是价值存在;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兼具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特殊性存在;从一和多的关系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元多线”中的重要“一线”;此外,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现代化,是处在历史延续中的“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范晓慧 《湖湘论坛》2023,(6):88-100
立足于现代化语境来探讨中国的制度优势及其文明史意义,内含着一种突破时代和地域局限,从人类文明史的宏大视域来检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及其历史意义的意图。所谓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是指通过在中国所进行的现代化实践而沉淀下来的具有典范意义的关于现代化的模式与制度。它们包括: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其他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具有重要的文明史意义,它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的“民本”“独立自强”“其命维新”“和合”“大同”等制度理念和制度精神,从制度文明的维度诠释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形象的重要使命。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对提升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认同,促进各国政党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时,中国共产党要把握好“古今相济”“内外并蓄”及“宏微兼容”的议题设置原则,立足历史进程讲好现实经验,通过内涵特征展现世界情怀,实现宏观叙事和微观表达相得益彰。为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讲述的精准度、触及面和辐射力,应当从“话语客体”的分众化、“话语场域”的多样化和“话语技巧”的多元化三个方向下功夫,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7.
值此新世纪揭幕之际 ,东亚、中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时期。在东亚与中国 ,现代化是“外启”式的 ,但同时又是“民族”式的、“国家”式的和尊重“传统”式的。西方现代化“个人”色彩重 ,而东亚现代化总显示出醒目的民族聚合与国家参与特征。东亚的现代化起步于“边缘” ,其大部分国家 ,包括中国至今仍处在世界体系的“边缘” ,都在一种不平等的环境中求生存与发展。处在当下严峻的世界商战“战国”时代 ,一个后进东亚国家突入战场 ,必须集合精锐的经济大军。引领这个“经济的大军” ,组织、法制和渗透人心的国家利益追求是必要的。另外 ,还需…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必要条件,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最本质区别所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来的,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完善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政党引领型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目标引领、价值引领、思想引领、路线引领和组织引领”五大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敏 《人民论坛》2022,(22):14-17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丰富内涵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充分揭示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部署了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重大目标任务。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唐代及近代一些论及钱荒的学者如陆贽、白居易、元稹、李翱、杨于陵等人往往把钱荒归咎于两税法。白居易在批评两税法的言论中说:“夫赋敛之本者,量桑地以出租,计夫家以出庸。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则谷帛之外,又责之以钱。……今天下之钱日以减耗,或积于国府,或滞于私家”。杨于陵也认为:“古者权之于上,今索之于下,昔散之四方,今藏之公府。……则钱焉得不重,物焉得不轻”。概言之即认为,政府向纳税人征收货币代替实物,藏之国府,积钱不出,使民间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