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这是一方瓷质砚台,直径9.5厘米,高3.3厘米,呈鼓形状,砚台上方有双沟,底部呈凹状,内深1.5厘米,边沿厚1厘米,重约一斤.……  相似文献   

2.
我们面前的这只砚台长20.5厘米,宽15厘米,高6.3厘米,虽呈椭圆形状,却也十分气派.其外形继承了唐代箕形砚的风格特征,我们注意到:汉唐砚式中的足随着砚使用时放置部位的变化--从地面移至书桌之上,已经完全退化消失,但砚的厚度仍保持了一定的尺寸.……  相似文献   

3.
一次会上,文史专家蒋星煜先生讲了两则古代清官的廉政故事:一是包公掷砚,一是海瑞买肉。 包公掷砚的故事我是知道的。包公是安徽人。我到合肥时,赡仰过包会祠,祠内有一室塑着包公掷砚的故事,说的是包拯在广东做官时,清正廉明,百姓爱戴。端州(今肇庆)出砚台,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十二块砚台,这些贡品都是地方官包拯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4月上海首届古玩博览会上,笔者觅得一对青花小碗.这对碗口径9.6厘米,高5厘米,是径4.6厘米.撇口、弧壁、圈足,胎质较粗,器型不甚规整.此碗施釉较薄,釉色白中带青,外壁可见釉下旋纹.……  相似文献   

5.
王连根 《检察风云》2008,(17):78-79
2006年初夏,我在上海拍卖行拍得一面东汉末铸造的铜镜.此镜圆形,青铜质,呈现皮蛋清包浆,直径9.5厘米,缘厚0.6厘米,重210克.镜正面平坦光亮町照容,背面中央为大圆钮,圆肜钮座,钮外整体高浮雕二龙一虎,左虎右龙相对峙,两者头部置一枚"五朱"钱纹,右龙后部又尾随一条青龙相伴,生动有趣.镜外饰斜纹和锯齿纹一周,边缘为舣线波浪纹.镜体厚实沉重,工艺精良,具有东汉后期绍兴地区制镜的风格.绍兴,是我国东汉时期铸镜中心之一,今有大量的东汉铜镜出土.……  相似文献   

6.
黄梅时节,细雨蒙蒙,行人稀少.一天,我途经小巷口时,见一地摊上摆着一些古旧瓷器、捻珠串和砚台.遂驻足蹲下来细看,但摊上瓷器多数是伤残货.……  相似文献   

7.
"武士爱剑,文人爱砚".砚台,这些色泽并不鲜艳的石头,竟融中国书画、印、雕刎、诗赋于一体,成为一件件艺术珍品,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和珍爱.……  相似文献   

8.
现年25岁的丁红玉,身高仅82厘米,既不能站立也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就连睡觉翻身都要父母帮助的她,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9.
1997年春,我们到上海福佑路古玩市场淘宝,从绍兴来沪的朋友手中获得一面东汉神人龙虎画像镜.曾有一位古玩商要以高价争求,被谢绝而收藏至今. 铜镜圆形,系青铜铸造,呈黑漆古包浆,镜体已经修整.镜直径19厘米,缘厚0.6厘米.传由浙江绍兴地区出土.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院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时许,两个村的人因山林纠纷引起斗殴,被害人范××(男、五十三岁)头部被人用木棒打一下,当即昏迷,经送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次日十二时死亡。尸体检验:死者头左顶部一纵形创口,长2.3厘米,宽0.8厘米,深达帽状腱膜,创缘不齐,创角钝,创壁粗糙,创周肿胀。该创下方颞顶骨有两条线形骨折,一条弧形,长15厘米,另一条直线状,长6.2厘米,两端与弧形骨折线融合,呈“A”形。骨折下硬膜外血肿11.5×10×3.5厘米大小,脑组织轻度挫伤;右侧冠状缝离合、硬膜外血  相似文献   

11.
此碗高12.6厘米,口径16.6厘米,足径4.7厘米、由碗与高足两部分组成。敞口、弧形、深腹、干底、造型规整细致,碗壁胎体匀簿。尤以口沿为甚。仅为0.2厘米。胎质细腻洁白.通体釉色带泛浅青色,器内素面无纹,器内素壁与高尺均以青花绘逗件水蔽汉,以釉黑红绘鲭、鲌、鲤,鱖四尾游鱼,取其谐音。喻意清白康洁。青花呈色淡雅,釉里红色泽浓重,局部可见因氧化而呈现的暗绿色调。图案清新活泼,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青花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瓷器新品。除青花外,同一件器上还要烧出釉里红,釉里红是氧化铜呈色剂,在成型的胎体上绘画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后于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在一器上青花釉里红两种颜色都达到色泽鲜丽的程度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收存剪报,好处真不少。眼前三篇都是今年的,互不相关,但贯串起来,道理立见。 第一篇来自昨天的《新闻晚报》,题为《市民:为啥不走天桥》。记者罗霜通过摄影报道,形象地传达出某些上海市民图方便而翻越虹桥路天桥下的护绿栏杆、践踏绿化带的情状。以致天桥上行人寥寥,天桥下的绿化地却被纷至沓来的足迹碾出一条路。管理人员诉苦道:“绿化带最初设置了约30厘米高的栏杆,后来发现挡不住人潮汹涌,不得不在原有高度上再增加了50厘米。谁知还是不奏效。”  相似文献   

13.
小张 《检察风云》2006,(13):76-77
五一长假期间,约了几个藏友去嘉兴古玩市场淘宝。在市场角落的一个小摊位上,几本旧杂志、旧书和破损的砚台旁边,平躺着一只上面沾满尘土和油腻的瓶状瓷器,透过尘埃,上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有彩绘的仕女和花草,我轻轻的拿起一  相似文献   

14.
近来,重庆掀起一场"打黑除恶"风暴:一方面向涉枪、涉毒、涉赌等黑恶势力发起猛烈攻击,让众多横行已久的黑恶团伙呈雪崩式瓦解,一方面在政法队伍中展开肃清"内鬼"的行动,多名涉嫌充当"保护伞"的人员被调查.  相似文献   

15.
古代科举考试,进考场跟进监狱一模一样,考生要穿单衣单裤单鞋,查完脱下来检查身体。然后检查文具用品,怕小抄儿塞进笔管或砚台里。安检后关进小号答题。除了来回巡视的考官外,考场上还要建个炮楼,叫"明远楼",供考官居高临下监视……  相似文献   

16.
端石古琴砚     
笔者收藏一方端石古琴砚,长18厘米,上宽7.5厘米,下宽10厘米,高3.8厘米.石色紫红、石质优美、细腻滋润.砚画如"孩儿画""美人肤",握之稍久,掌中水滋.……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失散多年的周代周宜壶近日重回故里,即将在上海拍卖。西周中期的周宜壶为盛酒的专用器皿,原为清宫所藏,两件一对,一件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则流出宫外,一直漂泊异乡。它器、盖完整,流传有序,重达16公斤,通高58厘米,形体硕大。从清宫散出以后,它曾经清朝鉴赏家丁彦臣和近代著名甲骨、铜器收藏家刘体智收藏。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孙诒让《古籀拾遗》、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以及《金文总集》、《商周金文集成》等十余种专著有著录。作为西周中期的祭器礼壶,由实用…  相似文献   

18.
李钦 《检察风云》2011,(3):90-91
在古老的18世纪土耳其产手工真丝地毯上,用蒋蓉制作的荷塘清趣紫砂壶泡茶,再点上一炉沉香,细细品味墙上悬挂着的中国水墨或西方油彩,不远处的案台上,散落着几方名家所刻的印章砚台,  相似文献   

19.
数年前,笔者购藏了一方苴却石海天旭日砚。椭圆形,长17.4厘米,宽12.5厘米,高2.2厘米。苴却石产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攀西大裂谷金沙江畔。  相似文献   

20.
数年前,笔者购藏了一方苴却石海天旭日砚.椭圆形,长17.4厘米,宽12.5厘米,高2.2厘米.苴却石产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攀西大裂谷金沙江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