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 ,中美印三国之间的互动日益加强。鉴于中美印关系是对世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大国关系 ,认识和研究中美印三边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分别探讨了一国因素如何影响其他两国关系来揭示中美印三边关系如何互动 ,并由此得出三边互动中存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印俄(苏)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有着数十年的历史,2000年印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更是将印俄军事技术合作提升到了新的层次,日益展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两国军事合作的模式实现了机制化和常态化;军事合作不但内容广泛,规模巨大,而且合作程度越来越深入;两国军事合作的关系由以前的不平等转为平等;两国军事合作的前景日益明朗化。对新世纪印俄军事合作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达到管窥新世纪的印俄关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美对印政策调整趋向、意图及美印关系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巴核试以来 ,美积极检讨其对印政策 ,在对印进行整体评估的基础上 ,新的对印政策呼之欲出。随着克林顿总统 3月 2 1— 2 5日的访印 ,美印关系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美对印认知与定位出现变化在美国的传统地缘战略与外交思维中 ,印度基本处在一种被“忽视”状态。冷战结束特别是印、巴核试成功 ,南亚战略形势胚变 ,美被迫重新“认识”印度 ,对印的认知与定位出现了由“消极”转趋“积极”的重大变化。(一 )认为印本身已出现了“值得肯定的”变化。在美看来 ,印尽管仍存在“效率低下、使用童工、拐卖妇女等一系列问题” ,但已出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印太"成为频繁使用的地缘政治概念,背后反映了印太地缘政治的变迁。地处两大洋与两大洲交汇处的印度尼西亚对这种变迁极为敏感,不仅对国家发展方向进行"印太转向"的战略调整,而且在区域层面提出"印太合作构想"并推动东盟通过了《东盟印太展望》。印尼对"印太"的反应如此积极,与其"印太"认知密不可分。鉴于此,文章在梳理印尼"印太转向"进程的基础上,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重点分析印尼对"印太"的威胁认知和利益认知。文章认为,印尼决策层通过国内因素这一干预变量对其面临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压力的认知是其"印太转向"战略逻辑的基础。印尼推进印太战略转向并实现其印太构想仍面临来自国际体系和国内层面的诸多制约,其对中印尼关系及印太区域关系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3月20—2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印度进行了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自1978年卡特总统访印之后美国总统对印的首次访问。克林顿此行是美国在调整南亚政策进程中采取的重大步骤,表明南亚已成为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而对印政策则是美国南亚政策的支柱。在美、印、巴关系中,美国已改变冷战期间助巴反印的立场,转而采取向印倾斜的方针,说明印美关系已走出冷战阴影,逐渐向新型伙伴关系过渡。  相似文献   

6.
日印两国同为中国重要邻国,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问题。当前中日两国都正大力推行高铁外交,印度首条高铁选择日本新干线系统受到世人的瞩目。本文探讨了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动因及其对中日印三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前景进行了讨论。综合运用新制度主义、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从多维度角度分析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战略性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孟艾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系统,是日印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经济利益考量、安倍经济学、孟艾高铁盈利预期高和中国因素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日印孟艾高铁合作促使两国关系上升到新的维度,使新干线系统在印度站稳了脚跟,给中国高铁外交增添了阻力。日元继续贬值可能性,印度实施高铁平衡外交,印度国内恐怖主义和征地困难等问题使日印孟艾高铁合作前景不明朗。中国应加强高铁核心技术的研发,学习新干线外交的比较优势,通过实地考察、研讨会等形式提升中国高铁影响力。研究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动因、影响与前景对于拓宽日印两国关系的研究领域,跟进日印两国关系的发展动向,以及对中国做好在印度的高铁外交具有重大的学理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月11—13日,俄罗斯总理祖布科夫率领庞大工商代表团进行他就任总理以来的首次访印。在三天访问中,俄印双方确定了今后"重点领域"的合作框架,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访问取得了满意成果。新闻媒体对祖布科夫在俄大选前匆匆访印更是纷纷发表评论,认为俄欲通过此访改变目前俄印关系出现的"微妙"状态,为新政府进一步拓展俄印关系铺平道路。这不仅有利于俄印关系的长期发展,也是俄推进亚太战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日印关系升温背后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亚非纵横》2007,(3):20-25
近年来在大国对印关系中,日印关系的变化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日印两国从冷战时期的平淡关系迅速发展为全球性伙伴关系。2006年,日印两国更是掀起了近年来高层往来的小高潮。日印两国关系迅速升温的背后,表面上看与“中国因素”直接相关,实质上“美国因素”对此的影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并直接决定着日印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美国与印度的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中国因素”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印度洋地区相对来说只是美国全球战略中较为次要的地区,加之印度一向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美国在反恐事业中对巴基斯坦需要的增加,以及在中美和中印之间仍然存在着不断增长的双边共同利益,因此,美印之间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针对中国的联盟。  相似文献   

10.
印美关系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印度和美国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近几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升温。今年3月,克林顿总统访印使印美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本文试图对印美关系变化的背景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与探讨。一、印美关系变化的时代背景印美关系几十年来一直处于不很稳定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初起,国际形势和印度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印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首先是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期,在美苏争霸的态势下,印度和苏联建立和保持了“特殊关系”,特别是在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与美国立场大相径庭。作为不结…  相似文献   

11.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1-17,58
美国自1998年起对印实施高科技贸易制裁,涉及军民"双用途"的高科技项目禁运成为影响印美关系的重大障碍。随着近年来印美战略关系日益升温,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启动,美国支持印度以特殊身份参与国际防扩散和军控机制,印美双方从各自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出发,力图通过讨价还价推动高科技出口解禁的进程。奥巴马政府新近宣布对印度国防与民用航天部门解除制裁,表明印美双方围绕该重大问题的利益协调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多年的对印高科技禁运接近尾声。尽管印美围绕印度战略核发展的矛盾继续存在,但高科技贸易解禁将为印美战略关系提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发展中国家形势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一些特点,单边主义在发展中地区不断碰壁,大国围绕反恐、反贫和石油等问题加强了对发展中地区的拉拢和争夺,与此同时以巴俄印中(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简称)为代表的发展中新兴大国迅速崛起,中国在发展中地区的影响快速上升。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当前发展中国家总体崛起的势头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并将对未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巴俄印中新兴发展中大国迅速崛起2003年12月,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其网站发表题为《与巴俄印中共梦:通往2050之路》的报告后,巴俄印中立即成…  相似文献   

13.
沈秋欢 《东南亚》2009,(3):18-22
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面对印度和朝鲜发展核力量的努力,美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核政策。美国对印度持友善甚至支持的态度,而对朝鲜采取对抗性政策。本文试从温特的身份建构主义并结合语言行为的角度分析,揭示美国形成不同核政策的原因——美国对两国构建起截然不同的身份。冷战后,美印互动促使美国对印度在冷战时期构建起的非敌非友身份向准盟友方向转化,而美朝的互动强化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就已经构建起的敌人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4.
美印太空合作始于冷战时期。当前,太空合作是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四大支柱之一,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美印双方在太空合作中各取所需:美国利用太空合作拉拢印度,旨在实现其反恐、太空、地缘、安全等多重战略目标;印度则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太空合作全面提升其经济、科技与军事实力,实现其大国梦想。美印太空合作还基于共同的需要,即确保太空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增加太空态势感知与海洋态势感知能力。但是,随着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光环的褪色,美国对印度进行技术扩散的担心增加,并且对印度太空行为能否受控于美心怀疑虑,因此美印太空合作继续深化的前景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5.
美印核能合作的现状、影响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美印宣布两国将进行全面核能合作以来,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就对美印核能合作将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影响展开了激烈争论。美印核能合作一方面使印度承担了部分核不扩散义务,另一方面却损害了国际核不扩散规范和努力。从目前看,美印核能合作的实现具有很大可能性,但绝非易事,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16.
当前,"印太"地区正演变成全球地缘战略的下一个中心,印尼作为东南亚的地区大国和中等强国,也对"印太"概念给予了较大关注。印尼对"印太"概念的建构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冷战时期印尼立足东盟,关注民族独立与国家强大;冷战后印尼走出东盟,开始将目光转向印度洋。2014年佐科政府上台后,重新重视"印太"并推出了具有印尼特色的"印太愿景",这是印尼基于国家利益考虑、区域合作现实以及国际战略重心转移大背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佐科政府主要以维护东盟中心地位为根本支撑,以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为重要抓手,通过加强与美日印澳等大国的接触来推进实施其"印太愿景"。尽管印尼的"印太愿景"与美日印澳等国的"印太战略"存在较大差异,但不可避免地会使印太地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17.
冷战时期 ,印度同苏联于 1 971年 8月签署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印苏和平、友好和合作条约》 ,使双方关系达到史所未见的高度。冷战后 ,由于种种原因 ,印俄关系曾一度陷入停顿 ,但不久两国都重新认识到对方在各自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在 1 993年俄总统叶利钦访印时 ,双方签署了指导跨世纪印俄关系发展方向的《印俄友好合作条约》 ,印俄间重新回到建设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轨道。本文将对印俄发展跨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现状、基础、制约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初探。一、跨世纪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目标1 冷战后印俄两国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正经历巨大变革,正在浮现的"印太"叙事就是这种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最为明显的体现。对美印关系而言,"印太"不仅为双边合作提供了新的叙事,而且使双方的合作在地理上进一步聚焦到东南亚地区。美印在东南亚的合作,涵盖了政治外交、互联互通、海事领域以及军事合作等诸多议题。尽管如此,美印合作受制于国家实力不足、中国崛起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取向等因素约束,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但是,美印合作对中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实现产生的负面影响仍需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从历史教训还是地缘战略需要考虑,印度对俄外交中的制衡中国之意不可忽视。本文首先阐述中俄印"战略三角"的现实局限性;接着重点分析俄罗斯对印、对华军售的不平衡政策以及印俄能源领域的密切合作;最后总结出印俄关系对中国的战略启示,我们须采取相应措施抵消印俄关系可能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与印度安全防务合作发展迅猛,成为美印双边关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美国前驻印大使罗伯特·布拉克维尔指出:“防务合作是美印关系转变中一个富有活力、成绩显著并不断扩展的方面.”①在美印两国安全防务合作诸领域中,海上安全合作近年来进展最为显著,也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美印开展海上安全合作具有明显的制衡中国的意图,因此会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紧迫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