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领导人Б.Н.叶利钦、乌克兰领导人Л.М.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С.С.舒什克维奇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是20世纪世界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这大概是大多数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对此的一致评价,而其他所有有关苏联解体的原因、后果等问题则一直是激烈争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直接产生于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发展历程,形成了与西方的民族主义不同的道路和特点,长期以来扮演着与西方文化影响相抗衡的民族精神核心内涵的角色。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两大支柱——弥赛亚意识和俄罗斯的特殊道路,为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石。正是在弥赛亚意识和俄罗斯的特殊发展道路的相互印证、相互作用下,俄罗斯民族主义才得以产生、发展和强化,并且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发展。其中,苏联领导人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3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卜发生分歧.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成为俄共(布)党内领导集团争论的核心问题,这场论争最终以斯大林及其"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占了统治地位,而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及李可夫的主张以失败而告终.对于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国内外学术界对此进行的研究可谓连篇累牍,争论颇多.在此,拟对代表性著文的观点择要进行综述,以期对这一重大课题更深入地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趋势与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结构不论在苏联时期还是在当今的俄罗斯,都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论述三个问题:一是斯大林之后苏联各届领导人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及其效果;二是俄罗斯经济结构的调整趋势与采取的主要措施,特别是普京执政时期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路与基本政策;三是从历史原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遇到的困难与俄罗斯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难以改变原材料密集型产业的重要地位等三个方面,论述它们对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的制约。结论是:俄罗斯调整经济结构并非易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德美两国在是否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双方的激烈争论已引起国家关系的紧张。从表面上看,德美关系紧张是美国对伊动武政策所致,但德美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也反映了近年来德美关系深层次的变化。本文从德国新外交理念、对外政策的二个层面、德美地理位置差异、两国不同的战争经历和当代德国主权国家意识及经济和环保等方面,探析影响德美关系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6.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苏联东欧的剧变无疑起了催化作用。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舆论认为,联邦解体有喜有忧,领导人的看法以肯定为主,但不少人担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两国的作用将削弱,经济上形势更加严峻,两国关系也将出现不少分歧和矛盾。捷斯两国需要经过较长时期,才可能克服种种矛盾和困难,逐步走上平稳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俄日和平条约谈判和北方领土争端是二战后苏联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苏联解体后,俄日两国试图通过谈判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签署和平条约,为俄日关系的全面发展扫除障碍。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和政治原因,俄日双方在北方领土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俄罗斯曾提出在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基础上,以妥协方式彻底解决北方领土问题,日本则坚持全部归还北方四岛的立场。由于俄日立场的截然对立,使俄日在签署和平条约和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上深深地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8.
俄总统普京上台以来,一方面坚决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一方面又以灵活务实的态度积极缓和俄美关系,使两国得以保持对话势头,并在某些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合作.但围绕美国研制和部署NMD、北约东扩、车臣、独联体、巴尔干等许多重大问题,俄美两国仍存在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9.
原苏联的语言政策对中亚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回顾沙俄的中亚语言政策的基础上,阐述并评论了苏维埃俄罗斯政府初期关于语言政策的争论以及对苏联语言政策的影响。本文认为,尽管苏联对中亚的语言政策因领导人的更迭而产生差异,但基本上是围绕着苏维埃俄罗斯政府初期制定的语言方针而运作,并逐渐呈现俄罗斯化的趋势。本文从苏联语言政策的争论、线索、过程及意义等角度出发,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当前中亚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苏联的官方声明和新闻报导进行研究的结果,认为苏联对印度尼西亚在西伊里安问题和对抗"马来西亚"问题,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作者认为苏联在印度尼西亚对抗"马来西亚"问题上,表示了无可奈何和敷衍应付的态度,因为苏联不想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新"国家的纠纷中,表明袒护任何一方.由此不难看出苏联现代修正主义者对待民族解放运动所谓"支持"的虚伪态度.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师参考书对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07年出版的历史书<俄罗斯现代史1917~2006年>是苏联解体后,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第一本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它对于苏联历史和苏联历史人物具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同的评价,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西方认为这是普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是"从民主体制的倒退".该书否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或日苏联模式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该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和实现工业化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功绩,肯定了斯大林民族政策正确的一面,因而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但也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如,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巨大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所取得的.该书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认为"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里海问题是苏联解体后围绕里海权限划分而出现的,并因“拥有国”的增加而日益凸显。目前,除阿塞拜疆、俄罗斯和伊朗外,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成为里海问题的直接相关国。在里海的划分问题上,目前沿岸五国还未达成共识。阿塞拜疆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立场不尽相同,阿哈两国较为接近,阿土两国分歧较大。里海由于其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缘战略位置,不仅成为里海相关国家的竞争对象,也成为外来大国的争夺目标。  相似文献   

13.
德法特殊关系:变化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法特殊关系始于二战后两国对共同的历史遗产的认识,并在《爱丽舍条约》的规范下稳步发展;冷战结束及德国统一带来了德法两国心态及外交政策的调整,两国关系有了根本性变化,主动和被动的运作模式被彻底打破。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两国关系进入了长达十年的低迷、调整时期。伊拉克战争为德法关系的再度升温提供了机遇。未来德法将在新的基点上继续加强合作,并仍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德国独立性的趋强也必将导致两国在战略层面及具体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明显,并给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4.
以奥巴马上台"重启"与俄罗斯关系为契机,俄美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由于俄美两国在诸多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以及双方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加之美国外交政策的惯性及其国内强烈的反俄势力的存在,俄美两国的所谓"共同利益"并不能弥合双方的分歧与矛盾,俄美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更加务实的双边关系——析伊拉克战后的印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后,印美两国虽然存在着分歧,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仍然得到继续发展,特别是防务合作关系得到了显著发展.这是因为两国从实现各自长远战略利益出发,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待这些分歧.因此,目前两国之间的分歧并未阻碍两国将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俄罗斯和美国是遭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为严重的两个大国,反恐战略在俄罗斯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俄美两国在反恐战略的形成、恐怖主义威胁判断、反恐目标、军事反恐战略实践和国际反恐合作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别。随着俄美领导人的更换,两国反恐战略都在调整,并且选择了不同的战略取向。反恐是俄美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但俄美反恐战略的分歧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爆发摩擦乃至冲突。  相似文献   

17.
论新世纪的中印(度)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印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既存在共同的利益,也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两国的共同利益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的;而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则是局部的、次要的、暂时的。两国的共同点远远大于两国的分歧。对21世纪中印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景,我们完全有理由持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18—19日,法国、德国和俄罗斯领导人在法国多维尔会晤,就俄与北约关系和建立欧洲新的安全体系等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在11月北约和20国集团峰会等重要会议举行之前,三国领导人举行政策提前“协调会”,其目的在于法德欲借此说服俄软化对北约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等问题上的立场,俄也想探讨建立与欧洲和北约关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东斯拉夫民族,基辅罗斯是它们共同的摇篮,蒙古大军的入侵使俄罗斯和乌克兰走上不同发展道路。通过《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并逐渐由俄国管辖下高度自治的政治实体变为普通行省。此后,俄国利用各种手段对乌克兰实行民族同化。十月革命后,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又经历了苏联大家庭的沧桑巨变。共同生活数百年的历史留给两个民族的不是兄弟般的手足之情,而是恩怨交织的复杂记忆。苏联解体后,这份解不开的历史情结使两国关系逐渐疏远。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之一,它对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的影响十分深远。作为冷战时期苏联主要对手的美国,面对几十年对手如此轻易的溃败,在震惊和庆贺之余,必然要迅速做出反应,设计新的对俄外交政策。 俄罗斯改革悲剧昭著于世后,美国人开始就“谁应对俄罗斯悲剧负责”的问题展开辩论。一派认为是美国对俄的错误建议和政策导致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混乱,美国也因此失去了更好维护和实现其战略目的的绝佳机会;另一派则认为是俄罗斯、尤其是其领导人自己的决策失误造成了俄罗斯改革的悲剧,美国对此不应承担任何直接责任。2000年美国著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史蒂芬·F·库恩出版的新作——《失败的圣战:美国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