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惠僧是一个人,一个参加了中共一大却正式代表身份长期得不到确认的人。我们是大同乡。我祖居浠水,他籍贯黄冈,前清时都属黄州府,如今都属黄冈市。黄冈市人杰地灵,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十三位代表中出自黄冈的就有三人:董必武、陈潭秋和包惠僧。出自我们湖北的还有李汉俊和刘仁静。作为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者,我一直关注着对他们的生平和活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孟昭庚 《广东党史》2011,(10):38-40
包惠僧这个名字,现在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并非耳熟能详,然而却曾经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在历史上也曾风光一时。包惠僧,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党员,中共“一大”的出席者,当然也是中共“一大”代表。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早期党员包惠僧曾于1922年6月至1923年9、10月间,在北京地区从事过一年多的革命工作。时间虽然短暂,却对北京地区革命运动尤其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包惠僧与北京地区党的活动包惠僧于1922年夏来到北京。他的到来并不是进京"高升",而是被迫的人事调动。包惠僧与当时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张国焘素有不和。早在"一大"会议期间,张国焘主理党的财务,负责经费及其  相似文献   

4.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及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基,一共十五人。在此次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身在广州的陈独秀被选为中共总书记。在中共“一大”会上,包惠僧和毛泽东地位相同,表现各异。27岁的包惠僧发言活跃,28岁的毛泽东沉默寡言。“一大”一结束,包回到武汉,担任湖北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回到长沙主持湖南共产党的工…  相似文献   

5.
散木 《党史博览》2017,(6):53-56
正包惠僧是中共一大的出席者,当时他是正在广州的陈独秀个人所派的代表。或是出于这个原因,后来他与一大代表张国焘、周佛海等皆有不薄的关系,当然更不必说与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的关系了。而陈、张、周,此后一个是中共"终身的反对派",另两个则分别是大叛徒和大汉奸。包惠僧(1894—1979),又名晦生(董必武在一封信中,曾误将包晦生写为包惠僧,后来其遂改为包惠僧),别名鲍一德、包生,湖北省黄冈人。早年崇拜孙中山、黄兴,以  相似文献   

6.
邓恩铭从小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具有救国救民和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在五四运动中表现突出使其成为山东青年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思想敏锐、追求进步,是山东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共产党组织的发起者和工人运动的领导者,这是邓恩铭成为中共一大代表的主要因素。客观上,由于中共早期党员对中共一大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够,使得年轻的邓恩铭得以当选为中共一大代表。  相似文献   

7.
正包惠僧,1895年1月15日(农历1894年12月20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东乡包家畈的一个农民家庭。包惠僧1920年加入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正式开始革命生涯。作为一名党的早期革命活动的领导者,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脱离党组织为止,这期间,包惠僧频繁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革命活动,为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报道武汉五四运动1917年,包惠僧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按规定,成绩好、人缘好的毕业生可以留在一师附属小学教书。但包惠僧虽然成绩好,人缘却很差,虽然最后勉强留  相似文献   

8.
寻找中共一大“第十五人”照片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凡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十分清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人,其中国内同志13人,共产国际代表2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及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相似文献   

9.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在他59年的革命生涯中,创下了中共党史上的几个之最:他是中共一大代表中最年长的参会者,是红色政权首任“大法官”,同时也是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孙伟 《世纪桥》2011,(14):21-26
在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之际,全国仅有53名党员。其中有两位年轻人非常引人注目,一位是我党早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北方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何孟雄,另一位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位女党员、  相似文献   

11.
在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包惠僧身份特殊:他是唯一一个由陈独秀个人指定的代表,而非由共产主义小组推选产生的。包惠僧何以得到陈独秀如此器重和信任?探索两人的人际交往和思想联系,很有意思。他们从素昧平生到一见如故的师生;从彼此之间无话不谈的同志和战友,到大革命失败后都离开了党的事业而走上了不同道路的朋友。正是由于两人  相似文献   

12.
正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洋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来门7个地区共产党早期组织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出席了会议。中共一大会址,是幢石库门楼房,建于1920年秋。当时为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胞兄李书诚的寓所。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  相似文献   

13.
达洁玉 《保密工作》2023,(12):71-73
<正>“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1961年8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在京汉列车上挥笔写下这首《忆王尽美同志》,追忆英年早逝的革命战友。王尽美,原名王瑞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中共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者,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毫无保留地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为实现“尽美”理想而奋斗终身。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历史上,作为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中共党史"一词最早由张闻天于1938年提出。在此之前,党的文献和早期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通常使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史"、"党的历史"、"党史"、"中共史"、"中国史"等概念。1942年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讲话,对"中共党史"概念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党史"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受"联共(布)党史"或"联共党史"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包惠僧出席了中共"一大",这一点史学界已有定论。在中共"一大"上,包惠僧和毛泽东地位相同,表现各异。27岁的包惠僧发言活跃,28岁的毛泽东沉默寡言。  相似文献   

16.
1952年7月1日,《解放日报》披露了一条重要消息——中共“一大”会址在上海发现。很快,制作精致的模型送到了北京。毛泽东亲自审看后,说了一句话:“叫包惠僧到上海去看看。”于是,1954年3月,正值花甲之年的包惠僧来到上海,以中共“一大”亲历者的身份,审看了中共“一大”会址,对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布展提出了重要建议。 时隔几年,又一重大发现使中共党史专家们为之震动。从莫斯科归还的几箱档案里,专  相似文献   

17.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全国成立的第二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北京早期党组织为中共建党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李大钊为核心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率先在中国吹响准确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号角;在"南陈北李"建党过程中,充当实际的联络人;北京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出席中共一大的北京代表在会上发挥了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等外地代表住在博文女校。据包惠僧回忆:当街的两间中靠东的一间是张国焘、周佛海和我住的。毛泽东是住在靠西的一间。这房屋很暗,  相似文献   

19.
方城,1949年生,湖北松滋人。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审、研究一部主任,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独撰或与人合撰《谁主沉浮——大革命洪流中的毛泽东》、《包惠僧》、《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1919-1949)等专著10部,发表论文及其他体裁专业文稿100余篇。曾两次获省级优秀成果奖,两次获晋级奖。其事迹入选《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第六卷。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一大”召开时,有两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大会。马林的活动已有大量记载,而尼克尔斯基参加中共“一大”工作的情况,则在过去很少提到。1957年栖梧老人(即包惠僧)发表了他著名的回忆文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见闻》。在这篇回忆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