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阳 《法制与社会》2010,(8):189-189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的各种现象的态度、心理、知识、思想和观点的总和。法律意识的深入、普及是实现法治必要条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培养农民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同时,正确把握农民法律意识现状也对基层法庭日常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历程中,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已渐受关注,再审视并认真思考社会弱势群体中农民的法律意识对法治建设的作用是极有必要的。不应把法治建设曲折的主因归于农民法律意识缺乏或淡薄,应当避免这样的错位认识及不合理看待,须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正确对待,以利于中国法治建设科学前行。  相似文献   

3.
陈志强 《法制与社会》2012,(15):222-223
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法制建设进行了战略性部署,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法制建设是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法制国家的进程有很大影响.本文着重从文化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两个方面对本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任何法治都是以民众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作基础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任.因此,在农村实行法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5.
林云存 《中国监察》2009,(17):34-36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政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体现。纪检监察干部最基本的职能是全面履行《党章》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和任务,与党内和政府公职人员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预防腐败和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党的纪律、保证党的战斗力。最显著的特征是服务性强。  相似文献   

6.
张翔 《行政法制》2003,(2):20-20
市场经济与法律是密不可分的。法律是上层建筑,植根于经济基础,法律必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如果法律与市场不相适应,就会束缚和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规律所决定的。我国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大公民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普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法治目标下的“五五”普法必须以培养和生成公众的法律意识为目标。为此,必须优化和强化公众法律意识生成的利益诱致机制;在普法理念上,实现由重普及法律知识向重普及法律意识、由重普及权利意识向重普及义务意识两大转变;在具体方式上,可采用立法参与、诉讼参与和媒体参与等三种普法形式。  相似文献   

8.
论农民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强调农民法律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既定方针,而公民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国家法治进程的快慢。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多次普法教育和一系列的普法活动,使公民法律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相比还是较为淡薄。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快速推进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阻碍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更广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活动,快速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以此不断推进法治进程,早日实现法治中国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法律意识的层次结构看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法律意识结构和层次理解不全面,导致实践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中内容安排不科学、效果不明显,为此有必要从法律意识本身的层次结构出发,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并将着力点放在培养医务人员法信仰上,最终使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学界对于法律意识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但从法律意识的概念来看,依然明显地承继了苏联法学界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承继和借鉴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律意识基本理论的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的坚持,这种坚持将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进一步发扬。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同时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对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3.
李晓辉  周兆娟 《河北法学》2004,22(7):157-160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通过对执政党法律意识的内涵、特征、社会基础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增强执政党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法律意识逐渐成为衡量国家全面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们规范行为、维护权益的重要保障。本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回顾国内外有关"法律意识"的研究现状,对我国法律意识总体研究概况、主要研究结果和发展趋势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公民法律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务件。公民法律意识为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提供良好的社会思想基础。本文通过论述法律意识的概念、公民法律意识的作用以及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说明公民法律意识时依法治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存在二元结构: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由于受社会传统思想和法律认知水平分化的制约,职业法律意识和群众法律意识形成了明显的断层,成为制约法治建设的瓶颈。要实现不同阶层法律意识的相互认同和彼此促进,应该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发展法情理相融的调节机制和官儒民相长的良性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尽管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较大的提高,但离法治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一些肩负组织、管理、决策职能的领导者的法律意识仍十分淡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学界对法律意识的研究和探讨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拟对法律意识的主要内涵、法律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作一个粗浅的分析,以求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18.
王鹏飞 《法制与经济》2008,(20):42-42,44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探明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状况,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和提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聂荆宁 《法制与社会》2010,(36):144-145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健全民主和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特别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以"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维护司法公平,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现代法治观念为核心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0.
大众法律意识是十分复杂的,大众法律意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大众的法律意识中,更多的是感性意识的内容,缺乏理性认识的成分。同时,大众法律意识与国家法律制度也存在着矛盾,大众法律意识中缺乏守法意识。对大众法律意识,我们要客观对待,要正视大众法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引导,使大众法律意识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