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判断,二十一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将转向亚太地区.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若干个世界级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而上海要实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转移;必须加快浦东开发、开放,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质的飞跃;必须保持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良好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盛会,是为祖国明天的辉煌进行庄严的奠基。要实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目标,继续推进法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最为重要的制度保障。令人振奋的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响亮地提出依法治国的口号,并科学地阐发了依法治国的内涵,是广大人们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把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改革作为上海第二轮“三年大变样”的重头戏。全市已制定出今后三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计划。根据先新后老(投资新项目、开办新企业率先),先易后难(转换经营机制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率先),先重点后一般(支柱产业、国家亟需扶持的重点行业率先),先线后面(试点从条线着手,逐步推开)的实施原则,全市已开始线上试点,面上准备,为明年建制立章,面上推开,完成三分之一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建制任务打下基础。这标志着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开始实质性启动。  相似文献   

4.
上海正进人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巨大转变上海正面临加快发展的极好机遇上海率先注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抓好四个环节一、上海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九十年代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自李鹏总理1990年4月18日在上海大众汽车厂向全世界宣告开发开放浦东至今已经3年多了。这3年来上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八十年代里,由于背着历史的包袱加上传统的计划体制的影响,上海的GNP增长率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数。在八十年代全国出现过的几次经济波动中,每一次上海都比全国经济先跌到谷底,而…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国际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在不断深化,资金、技术、人力以及其它资源的配置已经突破地区和国家间的界限,在更广阔的国际空间聚集、组合。在这种潮流中,中国企业将逐步走向国际.参与世界竞争,特别是上海工业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率先走向国际。上海工业企业率先走向国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海工业企业率先走向国际,是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第一,这是九十年代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的客观要求。九十年代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北美、西欧、东亚三大经济区域鼎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经济重心…  相似文献   

6.
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劳动者保障自身就业权利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迫切愿望,也彰显了中国政府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充分尊重和深切关怀。当前,我国的就业矛盾焦点正在从就业规模扩张向就业结构调整、就业质量提升转变。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具有率先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条件。推动更高质量就业是地区竞争力的表现,也有利于形成人才高地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就业质量提高;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推进集体协商。  相似文献   

7.
上海要实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得遵循小平同志“三个一点”的精神,在近阶段,充分考虑上海长期来传统计划经济根基最深、计划调控力度最强、国有企业“等、靠、要”最突出和企业无风险经营最明显的积弊和“惯性”,在上海率先全面启用市场风险机制,强化市场风险运作效应,以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毛力熊  张前 《党政论坛》2007,(12):27-28
上海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上海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上海率先实现﹃初高中脱钩﹄周大平一批对计算机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高中生,通过参加校内开设的计算机应用活动课以及校园网的开发,均“具有了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和编程能力,能独立进行应用系统的设计”。今年初春,有关专家在为他们颁发的《特长认定证书》中写上的这...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广州积极争取中央批准成立全国黄金交易所的同时,中国有关部门又准备对外招商,开采大陆各地金矿,到目前为止,已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南非、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10几家公司,对此表示兴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讲究服饰打扮,大陆各地遂掀起了黄金饰物热。上海金铺成行成市,已成为黄金重要市场,与广州、深圳一样,上海已提出了建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区规划工作第一次会议结束后不久,我们走访了这个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王林同志,请他谈谈这次会议的成果和经济区的发展远景。王林说,建立上海经济区,是为了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流通,进一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变过去的条块矛盾为将来的条块结合,闯出一个条块合理分工、城乡密切结合、政企职权分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把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提到了国家战略的历史新高度,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按照国际化城市的标准,缺少文化的城市成不了国际化城市.为此,本调研小组通过对上海文化产业的现状了解、问题透视、系统思考,提出推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反映市场经济的最一般要求,即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决策角度看,它是以分散决策为特征的;从信息传递方式看,它是从横向渠道传递为特征的;从调节方式看,它是以价格信号的调节为特征的;从动力结构看,它是以竞争为基础的;从经济联系方式来看,它  相似文献   

14.
常州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克服"强本弱末、重农轻商"的重生产、轻流通的小农经济思想,一九八四年开设了全市性的农副产品批发贸易中心.二年来,"中心"吞吐各类农副产品3.2亿斤,成交额  相似文献   

15.
文化品牌是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是文化生活质量的标高,是辐射文化生活的圆心。文化繁荣的标志主要有精品涌现、人才辈出、以至最终的品牌形成。文化品牌是文化百花齐放局面水到渠成的产物,构成文化生活的主流,形成吸引受众的凝聚力。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壮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  相似文献   

16.
文化品牌是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是文化生活质量的标高,是辐射文化生活的圆心.文化繁荣的标志主要有精品涌现、人才辈出、以至最终的品牌形成.文化品牌是文化百花齐放局面水到渠成的产物,构成文化生活的主流,形成吸引受众的凝聚力.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壮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品牌.在现代社会,文化品牌往往具有历史积淀深、知识密集型、高知名度、或者高技术、可复制性、可持续利用、再生产能力强等工业特点,是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浓缩,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社会保险体系可称之为“一城四制”:城镇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保险、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按户籍、户口性质等不同,分别参加不同的社会保险制度。截至2006年12月底,各社会保险参加人数分别为城镇社会保险750万;小城镇社会保险140万;农村社会保险84万;外来人员综合保险279万。在社会保险体系中,养老保险无疑是最重要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项目,本文主要以养老保险为例,对上海社会保险体系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三农"工作是全党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精神指引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利益放在"三农"工作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入世后,上海证券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重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经营管理机制的冲击。国外证券机构经营管理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一般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而我国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贷款风险管理时间不长,对市场机制不甚熟悉,整体实力又不够强,故难以与之抗衡。第二,对资本实力的挑战。外资证券机构一般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以美国的美林证券公司为例,该公司具有320多亿美元资产,雇员6万人,相当于我国所有101家券商的资产规模。国内券商资本实力有限,导致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国门洞开,国外产品毫不谦让地走进了中国大门.仅仅只有几年时间,国外产品大到飞机、汽车,小到酱油、牙刷,从国际名牌到刚推出的产品,都纷纷在这里登场亮相,中国市场成为国际竞争的大市场.在强大的国际竞争中,国内许多产品显得势单力薄.就是历来以质优价廉而著称的上海货,不少产品在这强大攻势面前也纷纷败下阵来.产品竞争,除了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外,其背后实质上是一场技术的较量.历经这些年的变革,上海工业界人士正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上海货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的下降,除了企业的市场意识、营销策略等还不适应当前形势外,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