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源 《求索》2007,(2):189-191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完形心理学美学和现代派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完形心理学美学实际上是作为研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理论依据而出现的。因此,如何评价完形心理学美学就同如何评价现代派绘画艺术联系在一起。本文把完形心理学美学的研究同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史相联系,通过完形心理学美学来审视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以便在纷乱的艺术现象中,探讨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余光中以一系列评论和创作,推介、汲取和表现西方现代绘画和台湾当代绘画艺术。现代绘画对余光中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技法有持久的影响,是余光中创作艺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原始主义绘画创作是伴随着西方社会艺术思潮的纷繁变化而自成一体的艺术形态,在西方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过渡中,以藏族原始主义绘画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稳定性首屈一指,在此立足于中西艺术研究的比较主义视野,基于藏族原始主义绘画分析,从原始民族思维特征、原始民族精神生活、民族文化神韵三方面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特别是原始主义绘画艺术的创作驱动和嬗变规则,揭示了民族性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稳定性根源。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绘画的开始有着明显的差异,中方绘画注重的是“气”,讲究书画同源,注重感性。西方绘画注重的是“理”,注重理性,有着严谨的绘画体系。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中西方绘画史上,发展也成了不变的主题,以中国风景画发展和西方风景画发展为例,来说明近现代艺术的发展,表明艺术的发展是不会停止的,并且是人类文明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的需要。本文以中国风景画和西方风景画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中国学界,将西方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之后到19世纪60年代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概括为“写实”绘画,强调透视、解剖、光影等造型原理和手法,认为这是“要取纯客观的态度,不许有丝毫主观的偏见搀在里头”。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西方写实绘画将绘画的衡量标准从事物本身转向了视网膜映像,造成了写实标准的错位。透视法封闭于自身的锥形空间之中,巧妙地将所有其他可能视点浓缩于唯一视点中,甚至容不下画家和观者自身的另一只眼睛,成功地拒绝了他人视点的介入。其中所隐含的极端个人主义哲学,将绘画带入唯我论的泥淖,成为表达主观视觉趣味的一己之“见”,最终偏离了写实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今年元宵节期间,“龙海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展”在漳州中山公园仰文楼举行,展出了龙海市26位农民画家精心创作的近百幅民间绘画作品。在展厅中,当记者凝视着这么一些出自似乎还粘满泥土的手的画作时,禁不住讶异和好奇。画的作者几乎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绘画着色大红大绿,想象大胆新颖,挥洒自如,喜怒哀乐一览无余,没有条条框框的  相似文献   

7.
陈正雄,1935年生于台北,是台湾推展抽象绘画的先驱,他将抽象艺术的种子散播在台湾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且蔚然有成,对台湾现代艺术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陈正雄在现代绘画创作及理论上耕耘研究逾50年,享誉艺坛,是台湾抽象派的大师级人物,曾创立现代画学会及台北艺术家联谊会,并获选为理事长。有人称他为"台湾抽象绘画推手"、"台湾抽象绘画教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12,(17):60-60
浙江山水画家卓鹤君在西方鲜明的现代绘画语言与东方幽邃的传统审美观念融合中形成了自我风格,以抽象的现代性著称于世,这与他关注于宇宙的图像有关。传统和现代被卓鹤君看作是可以交融的两种心灵导引,以在浩瀚苍茫的宇宙中寻求自己“灵魂印迹”。  相似文献   

9.
李立华 《青年论坛》2003,(4):123-124
中国绘画理论不仅是一种技法理论 ,更是对“画理”的论述 ,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辩证思维模式 ,对立统一、阴阳之道 ,在中国绘画理论的审美观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着重从辩证的对立统一思想方法和认识论上谈中国绘画理论中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0.
沐泽 《台声》2008,(12):46-47
京剧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中内蕴深厚的传统艺术之一。如从1790年徽班进京算起,京剧至今也有200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尽管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中,还只是近80年的事。京剧自发展之日起,即有不少艺术家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国粹人物,从水墨到版画、从绢绣到雕塑,比比皆是。以西方油画技巧表现博大精深的京剧人物,印象中画坛大家林风眠先生,以土洋互渗、重视平面分割的绘画理论,既将京剧人物的大气展现得淋漓,又不失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时至今日,西安青年画家刘令华的国粹油画系列,不仅继承了画坛前辈在油画京剧人物中所追求的中西融合、形神兼备,更着意于表现京剧中所特有的浓烈响亮。  相似文献   

11.
谢建华 《前沿》2012,(20):167-168
康定斯基是著名的抽象派绘画大师.但他的绘画抽象风格和抽象的绘画理论观念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本文通过对他的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的分析,从画面的物体形象、构图、色彩,以及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整理出康定斯基绘画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潇雨 《前沿》2014,(11):232-233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绘画流派之一,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在法国兴起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是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其一生的作品大部分是以明亮夺目的暖色调来描绘青年妇女肖像、漂亮的景色、可爱的女人和漂亮的儿童,总是能立即将人们吸引住。本文就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其蕴含于绘画作品之中的思想内涵略作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之后的100多年,摄影技术对西方的艺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成为绘画的辅助工具;另一方面,其表现形式为印象派、抽象派、立体派画家所借鉴,促进了绘画表现的多变。  相似文献   

14.
“权威的话语既是思想的桥梁,又是阻隔心灵视觉的墙。”加答默尔的说法,形象地指出了权威话语的两面性(澄明和屏蔽)作用间的互相渗透。怀着这样的信条为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贯穿性方法论,在这个有着深厚传统积淀的绘画形态面前,在这个西方绘画观念与技法大量引进的时代,是青年画家许  相似文献   

15.
高占祥 《人民公安》2008,(21):58-59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一门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的传统艺术,如从1790年微班进京算起,至今也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尽管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中国从西方引进油画,并且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中,则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因此,油画之于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双重影响下绘画艺术蓬勃发展,同时也促使了绘画理论的形成。文艺复兴时期,不仅复兴了科学,艺术也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绘画艺术,本文就是对达芬奇的绘画艺术进行美学思想的分析,包括对其著名绘画的描述分析,对《绘画论》中的美学思想进行提炼,以及阐述了达芬奇的美学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代绘画艺术家来说,藏区是艺术的圣地,雪域高原浑然天成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藏族绘画艺术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对藏族绘画艺术而言,进藏艺术家们独特的视角、熟练的技法和艺术上的坚持,是藏族绘画艺术重生发展的新鲜血液。正是因为藏区绘画艺术和艺术家们的相得益彰,几十年来,无数的艺术家先后奔赴青藏高原,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辛勤探索,不懈耕作,通过题材内容、形式、内涵等方面的跨越转变,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进藏艺术家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的尊重和真实生活感的表现,重建了藏族绘画艺术,传统的藏族绘画也因此形成了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8.
胡珺  马真真 《传承》2013,(2):84-85
绘画是一种语言,绘画文化词汇呈现绘画发展的轨迹。中国绘画文化词语在其发展中体现了中国的绘画精神和文化底蕴,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表达形式与风格,传达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神妙能逸"等美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从音乐和绘画两方面 ,对罗兰的长、短篇小说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其叙述话语深受音乐和绘画的影响。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结构以及色彩、线条和明暗对比 ,使其小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20.
与在西方流行花语一样,中国自古也有借花隐喻的习惯,如人们常用荷花或莲花来表现高洁,用牡丹来表现富贵等。而这些花卉也成为中国花鸟绘画作品的主要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