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年过花甲的李老汉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可俩儿子互相推诿,谁也不肯赡养。一气之下,老人找村委会讨个说法。村主任眯着眼睛,等老人诉完了苦,便说现在村官难当,“清官难断家务事”。听话听音,李老汉明白言外之意。他回家拿出自己可怜的积蓄,买了瓶“二锅头”,又上村主任家。村主任一见“二锅头”,马上说起了醉话:“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然而,李老汉等到的“佳音”仅是俩儿子每年各付100元生活费。老人一下子又失望了。一天,李老汉去镇上看病,听人说来了个新镇长,给群众办了不少好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走进了镇长…  相似文献   

2.
“贵州到,汽车跳”,历史上曾有很多关于贵州地理条件及交通落后状况的无奈描述。贵阳北收费站收费员李金娜.则别有一番感慨。李金娜说,“2005年的时候,找一天最多需要完成1000辆车的收费,现在高峰期一天内要完成2000余辆车的收费工作”。  相似文献   

3.
1957年3月至1966年5月,这一段时间,我给省委书记李荒当秘书。如果讲“机遇”,这是我人生中最佳机遇。难能可贵的是,我不给李荒当秘书了,李荒还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怀我。因此,我致信李荒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荒也。”  相似文献   

4.
学习孔繁森坚持群众观点李凤梧山东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号召,在学习宣传孔繁森的活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研究孔繁森精神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向孔繁森学习,要像孔繁森那样,坚持群众观点,做人民公仆。这是我们现在讲政治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5.
眼下正是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展开的阶段,但在山东省日照市日照开发区,有些村居却唱起了“空城计”,这些村居的党员干部哪里去了?放下架子上“市场自修大学”2001年11月20日下午,日照开发区海滨六路居委大院“人去楼空”静悄悄,而离大院百米处的北京路市场里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们居委会的党员干部正在‘市场大学’自修市场经济课哩!”该居委会支部书记李建来擦着脸上的汗诙谐地说,“学教活动指导组和我们居委会的党员干部50多人刚刚帮市场打扫完卫生,现在正分组在市场里搞调研,一是虚心向经营…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12):67-67
教育 老张:“李所长,东边市场上有两个走私烟贩子,你看怎么办?” 李所长说:“抓起来。” 老张:“听说有一个是陈局长的儿子。” 李所长:“陈局长?那就算了!陈局长那么大的本事都没把自己的儿子教育好,我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能教育好吗?”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村级阵地有办公室、卫生室、警务室、图书室、便民超市、留守儿童之家等,功能很齐全:我们的环境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广安区大龙乡果坝村党支部书记李帮勤说,去年果坝村在规划新村建设及产业布局时,同步规划了村级活动室建设,  相似文献   

8.
形形色色的福利 李老师在某名牌高校附属中学担任多年体育老师,现在每月工资3000多元。不过,相对于他的一些大学同学,他的收入差了一大裁;即使是和校内讲授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他的收入也要低得多。“我不会跳槽,不为别的,就为了我儿子。”李老师说,“儿子马上要上中学了,如果光凭成绩肯定进不了我们学校,不过我们教职工的子女基本上都能进来。”李老师觉得,能够让儿子不用花高价就上个好中学,这比他的大学同学省了很多钱,而且将来上好大学基本上就有保障了,这也能让自己省不少心。“省钱又省心,我觉得比多挣几千块钱值。”  相似文献   

9.
姚则福  程绍停  肖安 《党史纵览》2010,(11):F0002-F0002
位于合肥市西南部的紫蓬山又名李陵山,为大别山余脉,自清代开始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美誉。关于山名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山上有魏将李典陵墓,故名李陵山;另一说是李典为祀其七世祖李陵,在山上建庙,  相似文献   

10.
“李大爷,我们是区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今天给您送种子来了!”7月7日下午,在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西堰村村民李发根的院坝前,一辆贴有“红盾助困行动”的农用运输车停靠在路边,两名工作人员把一包蔬菜种子、一袋化肥送给李发根。“李大爷,您还有什么困难,尽管给我们说。”“你们都帮到我家里来了,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不怕。”李发根黑黝黝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这是船山区开展的“五帮五评”活动中的一个剪影。  相似文献   

11.
宝坻区口东镇有两个李各庄村,一个是西李各庄,一个是东李各庄,两村仅一路相隔,村民相互熟悉,算是兄弟村。但两村的人也有些不同,若是在三年前有人问:“你是哪村的?”东李各庄的人会自豪地说:“我是东李的。”而西李各庄村民的回答则往往比较含糊:“我是李各庄的。”而不具体说是东李各庄还是西李各庄。  相似文献   

12.
邓家富 《当代贵州》2011,(12):64-64
读书学习是我人生的永恒相伴。我生长在农村,坦白说,上高中前,读书学习是为了谋求一份职业;而参加工作后,读书学习成了我的爱好。列宁曾教导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现在回想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与读书学习这个爱好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
“巾帼不让须眉” 见到李茉莉,是在平阴县安城镇冷饭店村的地瓜窖里,她正在帮助合作收地瓜。李茉莉鞋帮上、裤管上全是泥巴,脸色因忙碌而通红。作为38位济南市直机关派驻平阴“第一书记”中唯一的女性,李茉莉声音爽朗,做事干净利落,没有一点都市女性的娇弱与矜持,她说:“来到农村就得把自己当农民。”为了兼顾好家庭,她把孩子从省城济南的重点中学转到了平阴。  相似文献   

14.
李元明:1918年出生,湖南省石门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6年任红军连长。后任军委炮兵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3年离职休养。1983年,李元明将军从原军委炮兵领导岗位上离休了,这时,他65岁。以后的路怎么走?他苦闷过,也彷徨过,最终他决心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开始新的征程……忧“君”亦忧民宋代诗人范仲淹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将军说,我现在既没有居庙堂之高,也没有处江湖之远,但既忧“君”,又忧民。先说忧“君”。李将军虽然不在位了…  相似文献   

15.
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曾有相声段子说:“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现在回味,这话其实不准,至少“于国平们”的事迹说明了这一点。于国平的事迹告诉我们,学雷锋不只是“过去时”,更是“进行时”——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3,(11):27-27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写了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好后,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  相似文献   

17.
换房盖儿     
沈铁乌兰浩特公司索伦桥梁工区职工李忠臣家的房盖儿,因年久失修已经裂开几道缝。几场春雨过后,从开裂处渗漏的雨水,把室内顶棚濡湿了一大片。退休的老父亲李成文说: “我年纪大,干不动活儿了。咱家又没钱。”他让儿子跟工区党支部和工会说说,请他们帮帮忙。可李忠臣就是不听,他说: “现在当官的谁爱管闲事?”父亲是老党员,他反驳儿子说: “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你去试试。”尽管父亲这样说,儿子还是不挪窝,几媳王婵知道自家既没人又没钱,非常着急上火: “这房盖儿不修哪能行,到六七月下大雨可咋办?”  相似文献   

18.
“个人富不算富,群众富才是真的富。”这是十八大代表、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李连成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卜子夏,春秋时期晋国温邑人,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温县人。他是孔子高徒,魏文侯、李悝、吴起的老师,《论语》主编之一。他的一些言论,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等,学界可谓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20.
3月29日上午,一场特殊的考试正在古蔺县委党校紧张地进行……“这是我参加的培训中最有压力的一次!以前培训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硬指标,随便听几节课就回去了,现在简直不能马虎了!”黄荆乡党务书记刘小兵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