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我国环境资源法体系及健全环境资源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骧聪 《现代法学》2002,24(3):61-65
作者认为 ,环境资源法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整法 ,二是自然资源法 ,三是环境保护法 ,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燕 《河北法学》2003,21(4):115-118
在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基本上完成了立法的系统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 环境资源保护活动的有法可依。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中国,一方面是环境资源立法 的空前繁荣,各类法律法规大爆炸;另一方面则是每一部环境法都未能得到真正实施,使人感到 环境法的“无用”、“无能”。如何修改并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理顺各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保 护各项制度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 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姚多娇 《法制与社会》2014,(15):239-24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居民人均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资源开发消耗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这种情况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事实上近年来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频繁出现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未来如何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发展将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也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一直以来我国都遵循着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相关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这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本文对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目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关的修改建议与完善对策,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民主、法治、人权等方面对我国的宪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构想,描绘了中国特色宪政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辉煌前景,本文对此做了简要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 ,《中国 2 1世纪议程———中国 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虽然在环境资源方面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 ,但尚未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因此 ,修改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 ,并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和《环境与资源教育法》 ,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郭道晖 《河北法学》2008,26(1):9-13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阐发和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虽然循环经济面对的主要是"物",但核心则是"人"。其针对性主要是克服、扭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异化和由此产生的人的本质的异化。为此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循环经济立法方略与技术上,也需要对如何节约执法、守法的成本多加考量,以促进提高社会效益与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变得严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不仅会对人类的生命以及财产带来威胁,还会对相关生物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法律的手段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控制。我国在1997年的新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章节中新规定了一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环境犯罪行为。但和国外环境犯罪立法相比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文章在阐述几起环境犯罪案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现状,为如何改善环境犯罪立法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一大顽疾,打击恐怖主义需要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核心建构反恐战略是我国现今解决恐怖犯罪问题的核心。目前我国反恐法基本草案正处于论证阶段,其定位应当是与恐怖主义犯罪作斗争的特别法规,需要从立法取向、立法模式、立法内容、立法衔接等方面进行相关完善。此外,我国应该在反恐立法中明确规定设立反恐机构,以反恐审议为基础对恐怖主义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9.
张源钊 《法制与社会》2014,(18):281-28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有关部门采用环境政策立法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但是这期间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就环境政策立法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环境政策立法的目的,现状,及其中蕴含的立法基本原则。正是因为有此深入研究,笔者发现了我国环境政策立法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指明了发展方向。全文理论结合实际,并且配以恰当例证,是对我国环境政策立法的一次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等奋斗目标。笔者认为,对企业来讲,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身经营行为,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实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目标,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企业自身,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两个先锋队”是基本点。“两个先锋队”既坚持了关于党的性质的理论成果,又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表述形式,从根本上丰富了党的性质理论;既坚持了党的阶级性原则,又突破了“全民党”的思维定式,使党的性质理论获得了质的飞跃;既坚持了党的先进性原则,又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群众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环境教育的分析,指出目前在我国迫切需要对环境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并且通过比较其他国家的环境教育立法所确立的基本理念,提出我国在未来进行立法时应当遵循的几点基本理念。同时,对于未来环境教育立法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作分析,并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践,提出我国未来进行环境教育立法时,所应当建立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大制度作用在法律文本与政治现实上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金祥 《金陵法律评论》2005,2(4):63-68,132
政治文明的精髓是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重要载体的人大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其作用在法律文本与政治现实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需要通过优化人大工作环境、完善根本政治制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等途径,使人大制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也是各种社会问题不断产生和不断被解决的转型治理过程。其中,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正义优先体现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的一般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四中全会决定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治理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具体表现为: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对社会现代化和转型治理基本规律的自觉把握;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和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完善以法律法规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整体构建;坚持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在法治轨道上实现社会转型问题的系统治理;把公平正义作为坚持完善法治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和民生保障制度的逻辑主线,科学把握现代化后期转型治理的重要内容;坚持法律治理和道德治理相结合,展示了中国社会转型治理的社会主义风貌。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具有时代特征的环境法学理论创新,促进环境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福州大学法学院举办了第二届“东南法学论坛”,我国著名的法理学和环境法专家与福州大学法学院百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就环境法能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能否对主流法理学提出挑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深入的探讨。此文陈述了本届论坛双方的精彩论战。  相似文献   

16.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关于历史问题的第三个专门性决议。该《决议》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该《决议》对我们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依靠法律和捍卫法律的百年奋斗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对党依法执政的历史成就和重要经验进行了系统性地归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该《决议》关于我们党依法办事、依法执政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全面系统归纳和总结是通过决议文本中的139个“法”字以及由“法”构成的词组来科学地加以表述的。对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的“法”字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可以提炼出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法治要义,全面和系统地呈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百年奋斗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