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论孙中山考试权、监察权独立的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中山认为欧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很不完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没有独立的考试机关和监督机关。孙中山主张考试权、监察权应独立。考试权独立的目的是选贤与任能,监察权独立的目的是防止政府机关腐化,孙中山的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反对和防止腐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博大精深,现实性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忠诚的继承者,在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矢志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弘扬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敬仰孙中山、向往革命是宁武爱国思想和革命意识形成的基点;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是宁武爱国思想向革命思想升华的起点;响应孙中山号召、开展武装斗争是宁武爱国思想转化革命实践的突出特点;拥护孙中山、继续革命是宁武爱国思想与革命实践结合的闪光点;秉承孙中山不断进步精神、真诚接受共产党人帮助,是宁武早期爱国思想与革命实践的光辉顶点。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年内广东人民出版社将推出由张磊、林家有主编洋洋百万言的《孙中山大传》。此文由其中的第二章第一节缩写而成,题目亦作更改。严格地说,辛亥革命是一个过程。追踪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酝酿、发展和形成,有利于从源头开始认识辛亥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与蒋介石的地方自治思想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从两者地方自治思想的来源看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是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地方自治制度和思想的中国化 ,而蒋介石的地方自治思想是中国封建主义独裁专制思想的再现和加强 ;从两者推行地方自治的目的来看 ,孙中山追求的是“四万万人都是皇帝”的民权社会 ,而蒋介石只想恢复周代的宗法纲常 ;从两者在地方自治实施的具体措施上看 ,也有本质区别。总而言之 ,前者是民主的、反专制的 ,而后者是专制的、反民主的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毕生都在追求国家的独立、民主和统一,并始终把爱国主义与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贯穿于孙中山思想和行为的一条主线,孙中山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就是为祖国的统一而奋斗,反对分裂祖国。孙中山的关于国家统一的论述,是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广泛团结海外华人、深入开展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热烈而坚定的爱国者。他为追求民族独立、祖国富强、民生幸福,英勇奋斗,百折不回,贡献了自已毕生的精力。可以说,爱国主义思想与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业密切相联,贯穿其革命学说的始终,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研究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入研究孙中山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从孙中山爱国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主要内容、特点及重大意义等4个方面加以归纳述略。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把他所领导的革命团体称之为政党,孙中山政党思想不仅仅采纳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也结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最重要的是结合了当时中国国情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政治。通过对孙中山政党思想专著、论文加之追溯孙中山政党思想渊源、转变和"以党治国"思想的了解对孙中山政党思想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去探索孙中山政党思想的发展规律,对于把握政党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当今政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政党思想是建立在自身实践和对西方政治制度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认为,政党就是一个以公开的方式,按照一定的目标管理国家,管理政治的团体,保障国家的稳定,指引人民走向其所追求的社会。同盟会时期的政党思想是孙中山政党思想起源的阶段,是孙中山政党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政党思想内容是孙中山政党思想模块形成的基础,尤其是从会党到知识分子的更新、知行学说、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这四部分内容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研究这个阶段的政党思想对我国当今政党思想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时代变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是孙中山和谐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前提。在内容上,孙中山和谐思想是涵盖政治、经济、民族以等诸多方面的广义和谐。孙中山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贯穿他活动的终始。他的国家统一思想包括国家统一必须符合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革命党应为争取国家统一而斗争,争取国家统一可采取和平和武力手段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以实行三民主义作为法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孙中山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中国最完整、最科学的民治法制思想,主要可概括为倡导法治,反对人治;维护民权,重视法治;提升法治,创设宪政等。其民主法治思想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色彩,不仅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而且在社会实践意义上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民主与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有着许多共鸣,后者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法治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相关精神,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的统一富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思想遗产。在孙中山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孙中山选集》,我们可以多处看到他论及“经济与国家统一”的关系。经过辛亥革命失败后痛苦的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在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内有封建军阀割据,外有西方列强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迫,要想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几乎是无路可寻,只有先求国家政治上独立与统一,才能为“发达资本,振兴实业”创造良好条件。他在1924年8月《民生主义》这篇文章中说:“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重视华侨和侨务的伟人,他曾经强调“华侨是革命之母”,并在其当政期间提出的一系列政令文令,体现了他的侨务思想。也因此深得华侨的拥戴。 一、孙中山始终把华侨作为辛亥革命的一支主力军。孙中山革命一生六十载,奔走于海外三十年。他曾六赴檀香山、九访日本、六探南洋、六游欧美,足迹遍全球。为革命大业,他走到那里就重视与那里的华侨接触,洞悉侨情,深知华侨的、苦乐。 孙中山曾说:“文毕生心力,尽瘁国是,间关跋涉,几遍五洲,……足迹栖迟,为时非暂。凡我侨胞直接间接所受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就孙中山民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相通与继承展开论述,重温孙中山先生当年倡导的民生主义,更好地挖掘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于21世纪的中华民族崛起和强盛,从传承历史文化的层面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思想在孙中山和毛泽东各自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认真地对孙中山和毛泽东两者统一战线思想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地把握和领会我党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民生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命题。中国的民生思想经历了从传统民本思想向近代民生思想的发展和转变。伴随着近代历史的发展,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应运而生,它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孙中山不仅坚持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观点,还对社会主义进行现代性的反思,其民生思想的发展深刻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追求。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及其实践 ,对于当前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颇具借鉴意义。一、孙中山道德思想的认识渊源孙中山的道德思想 ,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是服务于三民主义政纲的 ,因此 ,它主要是调整反帝反封建的中国人民之间的行为规范 ,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道德范畴。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在认识渊源上 ,一是西方近代博爱、平等的道德 ,一是所谓“中国固有的道德”。在孙中山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他前期较多主张学习西方近代伦理道德思想 ,而后期则积极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20.
自由平等作为欧美资产阶级号召人民投身反对封建专制的响亮口号,体现了资本主义冲破封建专制、获得充分发展的现实需要。自由平等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指导了孙中山的政党实践,对其政党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孙中山对自由平等的理解,深刻塑造了其政党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立政党所要追求的自由,是国家形态的自由,而不是个人的自由;作为革命党的党员,由于肩负的特殊使命,更应该牺牲个人自由而服从党的纪律;天赋的"不平等"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常态,这是其政党内部党魁和党员之间非民主关系的认识基础;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