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金大中政府面临的政治、经济及外交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大中政权目前面临着很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政权基础薄弱 ,潜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 ;金融、经济危机仍很严重 ,为重振经济要进行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金融三大改革 ;在这种形势下 ,金大中将采取“务实”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强化韩美同盟关系 ;缓和南北双方紧张关系 ,谋求和平、和解与合作 ;进一步加深韩日关系 ,但近期内在有争议的问题上不会有重大突破 ;更加重视对华关系 ,但谋求国际经济援助也成为近期内外交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安倍政权以修宪强国为目标,利用中日钓鱼岛争端鼓吹所谓"中国威胁论",积极谋求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内阁会议通过有关"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决议案,明确改变了日本政府过去对集体自卫权"虽拥有,但不能行使"的宪法解释,这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战后日本的"和平发展道路"及"专守防卫"安全政策,而且将与日美同盟体系的强化发生联动,给亚太地区格局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3.
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加上西方势力的渗透,引发今年3月的政治事变,导致政权更迭。这一事变将加重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因素。吉新政权也将长期面临国内政治不稳定、经济和社会问题痼疾难治,以及与大国关系难以平衡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日本实现政权轮替,民主党取代自民党,给中日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变数.鸠山内阁的“友爱”、“共生”理念以及作为其践行的“东亚共同体”,使战后中日关系框架内涵萌生结构性变化.而在菅直人政权和野田内阁时分别发生的“钓鱼岛撞船事件”和“购岛闹剧”,给中日关系带来深刻伤害.探寻民主党执政失败的根源所在,对未来日本政局和中日关系的走势,无疑具有昭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际战略及国际政治理念分析入手,对当代日本战略性外交及政治诉求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和诠释。其一,日本的战略性外交作为体现日本主体性的、旨在参与和主导国际事务的对外关系样式,充分表现出力求摆脱"和平宪法"、谋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战略性政策取向。其二,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政治诉求表现为:以解禁乃至行使集体自卫权,谋求日美同盟的对等性;通过价值观外交,构建"海洋民主国家"联盟;介入南海问题,离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间关系;以激化钓鱼岛及东海问题遏制中国正当海洋维权,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等等,已成为影响东亚和平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本文认为,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政治诉求,不仅严重破坏了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环境,而且导致东亚安全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和尖锐化。从长远来看,日本仍将通过战略性外交谋求地区乃至国际事务话语权和主导权,继续渲染"中国威胁论",力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及"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束缚,实现日本成为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出于所谓"稳定管理"的目的,日本民主党政权出台了钓鱼岛"国有化"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是日本现任政府为了应对国内政治危机而采取的自保举措,其主要目的是抢占舆论战先机、反制地方势力、不予反对党攻击口实以及迎合美国的亚太政策调整。"国有化"虽无国际法理上的根据,但却有国际政治的象征意义,加上该政策出于极为功利的政治动机而又无明确的政策目标,故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其施行的结果不仅有造成钓鱼岛问题完全失控之虞,也容易导致中日关系的恶化,甚至将损及日美关系,最终可能使日本现政府深陷困境。  相似文献   

7.
野田佳彦内阁及其内政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田以往的政治风格具有明显的“鹰派”特征,此次却以自比“泥鳅”击败对手而当选和组阁,足见当下日本政坛亟需执政党内抚平嫌隙、党外合作对冲的政治格局。外交上,野田会继续强调日美同盟和奉行“拉美抗华”的基本政策,但近些年日本领导人频繁更迭已大大影响美日之间的机制性对话,而对华政策是其外交成败的关键,周边外交可能会引起亚洲各国的警惕;国内经济问题堆积如山,不可能轻易取得解决;朝野政党为争私利的恶斗不会平息,将会招致越来越多国民的反感。  相似文献   

8.
刘江永 《亚非纵横》2009,(5):1-4,46
2009年8月31日,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揭晓,民主党以绝对优势获得大胜。9月16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顺利当选日本首相。这次选举实现了以日本两大政党为主体的政权轮替,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大背景看,这次日本民主党上台与美国民主党上台有相似之处。这次大选不仅对日本国内政治和外交,而且对日美、中日关系等,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日关系因日本野田内阁对钓鱼岛“国有化”而陷入僵局.具有强烈保守理念的安倍上台后,不仅没有积极谋求改善中日关系,反而对华采取更强硬政策.安倍以使日本“摆脱战后体制”为己任,以修宪强兵为目标,其外交路线乃是服务其政治追求.安倍力推联美遏华战略,同时积极致力于建设强权国家,中日关系正被其推向对抗状态.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的日本     
20 0 3年 ,日本政治形势保持平稳 ,小泉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和众议院大选后执政地位趋于巩固。不过 ,民主党的迅速崛起从长期看将对自民党政权构成一定挑战。经济开始全面复苏 ,已经表现出外需拉动和内需牵引共同支撑的增长态势 ,改革效果明显 ,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预示着日本经济正步入新的增长周期。外交重心向日美同盟倾斜 ,并贸然向伊拉克派兵 ,以伺机谋求在安全、政治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政治(一 )在众议院大选中民主党对自民党形成挑战态势。 2 0 0 3年 1 1月 9日 ,日本众议院大选揭晓 ,自民党为首的 3党联合政权保住了在众议院…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坛泛起一股“新国家主义”思潮,其目的是谋求日本在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地位。在这股暗流的涌动下日本鹰派政治家们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其主要表现为:加强以军事同盟为主的日美关系、修改和平宪法进一步强调集体自卫权、美化甚至否定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历史、向青少年灌输极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皇国史观、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并鼓吹拥有核武器等,令人堪忧。这股暗流必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局势的走向以及我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不确定因素,颇值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13,(2):4-15,117,128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手中握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但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背景下,其对华政策仍可能受到日本右翼和鹰派的影响。安倍内阁企图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在中国周边开展所谓"价值观外交",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格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迫使中方让步。安倍最大政治目标是修改日本宪法,为日本对外使用军事力量铺路。近期在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同时,也会谋求缓解紧张关系,防止局势失控。若2013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很可能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中日关系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前景不容乐观。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中日双方信守条约,妥善处理钓鱼岛争议,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和东亚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森喜朗上台后的日本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喜朗内阁承办的冲绳八国首脑会议,是其首要外交课题,虽有所获,但成果平平。其大国外交,重点是谋求日俄关系取得进展。亚洲外交,将着力打开日朝关系,同时推动与东盟的经济金融合作。多边外交,重点是为它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争取支持,并开展体现“森喜朗色彩”的裁军外交。  相似文献   

14.
至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战后日本历届内阁对华一直遵从"政经分离"原则。"政经分离"原则虽然形成于吉田茂内阁时期,但这一原则并不是吉田或某一个政治家的主观设计,而是战后冷战体制,尤其是"日美台体"作用于日本对华关系的自然结果。把握"政经分离"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的根源,可以为正确理解战后中日关系或是改善或是恶化的历史表象提供一个可诠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全新定位的新时期,两国在更加宽阔的领域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还存在不少分歧和问题,未来中日关系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为使中日关系朝着构建"战略互惠"的方向发展,今后两国应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相互信任,在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重大问题上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王泰平 《亚非纵横》2012,(2):38-43,60,62
2011年对中日两国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两国关系从2010年的钓鱼岛风波后逐渐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并达成共识;两国在经贸领域交流频繁,日本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野田佳彦担任首相后,日方还采取新政策推进中日关系。但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两国关系发展还面临难点和困境,尽管如此中日关系积极发展的大局有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faces many competing challenges as it seeks to balance its 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relationships within and beyond the region: whilst addressing its rapidly changing contentious domestic politics, there is pressure for it to realign relations with the USA, manage the rise of China, strengthen links with its region and continue to deal with its lingering historical legacy. All of these demands are now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 so-called ‘lost decade’ of economic woes and global economic recession.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is apparently adopting a de facto multilevel foreign policy, attempting to engage in a range of bilateral and collective initiatives simultaneously and to assume a regional leadership role whilst having to manage difficult bilateral relations, notably with the USA and China.  相似文献   

18.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2):155-178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cholars need to look beyond the national level because U.S. states and governors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 One way to look at their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is by examining the ways in which U.S. states seek to at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just one research puzzle at the nexu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U.S. state politics, two fields that rarely talk to one another. After pointing out the gaps within theories fro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volving global roles of both U.S. states and governors and shows how U.S. states attract FDI through the use of their international offices and governor-led overseas missions. Empiric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S. states' international offices and a higher level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help states attract FDI, and the paper argues that extension of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from IPE may be valuable for future research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capabilities of sub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their leaders.  相似文献   

19.
鸠山由纪夫作为首届民主党政权的首相闪亮登场,然而由于执政经验不足、"超速"调整对美政策、无法兑现政治承诺及深陷"政治献金"丑闻等原因,其政权中途夭折,但鸠山"开路先锋"的作用不可低估,可称为民主党政权的奠基人。菅直人临危受命,一举扭转民主党的不利局面,内阁支持率和政党支持率均迅速回升。菅直人将以建立强有力的经济、财政、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三大内政课题,以日美、日中、日韩关系作为三大外交主线。但由于民主党在7月参议院选举中失利,菅直人政权的执政前景不容乐观,但尚不能威胁到民主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0.
林晓光 《和平与发展》2012,(2):54-59,72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推进"南进战略",高调介入南海问题,争夺海洋权益的政策倾向越发明显。野田内阁上台以后,更是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海上安全合作,谋划关于南海问题的多边机制。不难看出,日本的战略意图和政策目标是在从地缘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实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这不仅使中日两国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也必将危及东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然而,对华政策又是决定日本外交成败的关键,中日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是长期的,决定了中日关系将长期在曲折反复中前行,中日领导人之间的机制性定期会晤,将有助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