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沈华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挂号费只要两块钱?第一个看专家,还不用重复做B超?"来上海同仁医院看胆囊结石的沈华年,觉得自己刚刚享受了贵宾待遇。而他,只是一个签约了家庭医生的上海"平头百姓",他的通行证,就是其签约医生陈华开具的转诊单。在上海,像沈华年这样的息者至今已有75.98万户,209.9万人。自从2011年4月,上海作为一个医改重镇在10个区县试点家庭医生制度以来,"一家一医"正在全市范围内,逐  相似文献   

2.
一名有妻室的男子,正当壮年,却因偏信“男人没有睾丸会更长寿”这一无稽之谈,瞒着家人,到一家医院请求医生为自己做了双侧睾丸摘除手术。“患者”的父亲认为儿子的精神不正常,医院不能擅自为像他这样一名睾丸没病的人做这种手术。为此将这家医院投诉到当地卫生局,并准备对这家医院提起诉讼。 这个手术到底该不该做、对“患者”施行这一手术的医院到底有没有过错?不仅“患者”的父亲及当事医生各有说法,卫生管理部门、法律界人士、医学专家对此也各有说法。请看新近发生在河北省衡水地区的这一给当前医疗及法律界出了一道“偏题”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3.
病人选择医生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我国病人选择医生的模式目前,我国一些省份的医院已经开始试行病人选医生,例如,江苏、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的一些三甲医院开展了这项工作,并且逐步向全国范围内呈现蔓延的态势。所谓的病人选医生,根据各地医院的实践,基本上都是将原有的科室进行优化组合,将科室内医务人员分成若干医疗小组,供病人进行选择。因为医疗服务是一个需要多人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病人不可能选择单个的医生为其提供治疗,而只能选择一个医疗小组为其服务。例如在这方面比较规范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就是将所有科室分成了47个医疗小组,组…  相似文献   

4.
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留法博士王秋萍教授在2006年11月27日的《健康报》上撰文说,人文精神是中国医院管理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医生在看病时,应当把病人当做一个富有人性尊严,完整的、有感情的人。可是现在,医生已经不太习惯用关切的语气去和病人交流了。在门诊,由于病人太多,我们看到的是医生机械的表情和“三句半式”的提问,在病人面前多一个字也不愿说。刚从法国回国时,我惊讶地发现,一些年轻医生甚至不知道怎么和病人说话。病人坐在对面,医生还在不停地打手机,完全忽略病人的存在,你说病人怎么不生气?医生不能眼里不见病人,没有关怀,没有交流,没有同情。  相似文献   

5.
宽宥医生的理由由来已久,不仅有法律上的规定,也有道德和世俗习惯的影响。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乃是一种善举,因此,医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从事该职业的人都是有学识之士,因而受到一般人的尊重;医疗卫生事业是国家福利事业,国家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以保障全民的健康,因此,医院收费低,不盈利、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了健康保障。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医患关系一直处在一种较为良好的状态。医生为病人治好了病,病人及其家属总是怀有特别的感激之情,医院内张贴的表扬和感谢信很多。而同样是服务行业的其它行业,此种现象就很少,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是,这样一幅美好图画在近年有了很大变化,过去存在于医息之间那种宽松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医务  相似文献   

6.
专家证言:平等核查、特权及后续医疗评估[英]/Med Mal Rep//200 0,14(5):770~773   案情简介在Fox v. Kramer案中,原告在接受结肠镜检查时使用了一种有镇静作用的麻醉剂。因为在检查过程中,并不要求患者完全失去知觉,以使患者在检查中随时讲述自己的不适感并可在需要时改变体位。但后来她认为自己在镇静期间受到了虐待。原告给医院的材料称她被不当镇静,并且被告在原告拒绝的情况下仍继续检查。三年以后,由于不满医院的处理,原告及其丈夫向州公众服务部(Department of Human Services, DHS)提出控告。Dr. Sch nitzer被任命对此事进行调查。他在走访了原告的丈夫,复查了原告的医疗记录及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Hospital Peer Review Committee)的会议记录之后准备了一份草拟报告,但DH S未据这份报告对医院采取任何行动。案件审理前不久,原告向DHS索取报告材料,但得到一份处理过的复本且其内容也有删减。在这份报告中,含有Dr. Schnitzer的调查结论:原告在检查过程中确实曾要求内科医生停止检查,但遭到拒绝。案件审理前四天,原告要求把Dr . Schnitzer列入专家名单,并要求传唤其证据。审判法庭应DHS的要求拒绝了原告的传唤请求,其理由是:Dr. Schnitzer依据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的材料得出的结论不能用于公众,而是供DHS作参考。    主要问题 1.平等核查记录的特权审判法庭和上诉法庭均认为,依照证据法的规定,辨方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的记录享有保密特权,仅供DHS及其指定调查人参考,而不能由原告作为证据使用。其中医生本人及DHS指定的调查人均不能出庭做证,他们的报告也不能由原告作为证据使用。因为法庭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是在考虑到其自身责任的基础上做出的。证据法进一步规定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成员也不能对会议本身作出证明。同时,证据法所规定的保密特权禁止原告间接地获得法律禁止直接获得的证据,如通过传唤其它证据及DHS的调查资料而间接地获取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的记录。    2.后续医疗评估上诉法庭认为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有权对本院雇员的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评估,因为他们参与了对该医院医生的表现及技能的考核。上诉法庭还认为平等核查可使其雇员更守纪律,并强调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被授予医疗评估的合法权力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法院认为这会对其员工权利构成威胁,导致员工权利的受限及废止。    最高法院指出:就本案而言,辩方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没有参与对结肠镜检查过失的调查,它也没有作出检查不当的结论,平等核查委员会也未采取过任何措施以减少这类伤害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况且,事后调查虽然为后续医疗评估提供了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平等核查委员会有权进行医疗评估。但上诉法庭指出,最高法院对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记录的保密特权进行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可借此扩大对它的限制-即限制医院平等核查委员会参与后续医疗评估的权利,这样的案例还没有在其它州出现过。      (鲁涤摘译)   丧失生存的机会[英]/Med Mal Rep//2000,14(6):797~799    印第安那州高级法院认证一例独立的由于医生的疏忽行为增加了患者癌症侵害风险的行为。    在Alexander v.Schied,法庭出了一份第一印象的报告。    一位患者(原告)在准备臀部手术时,其医生(被告,矫型外科医生)对其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其X线片显示:在原告的右肺上叶有一高密度灶。神经放射学专家将上述阅片报告发给了被告医生,该放射学专家的电话录音记录也保存了好多天。经此X线片与患者既往旧片子比较得出的上述结论提示了患者肺脏的问题,但是,被告及其办公室,都没有对原告采取任何医疗措施。在此后不到1年的时间,原告开始咳血,同时继续看其他的医生,拍片显示原告右肺上叶大面积的病灶。经肺组织活检,原告被诊断为非小细胞性肺癌。切除肿瘤的手术并没有取得根治的效果,因为癌组织已经转移到患者胸部的一个淋巴结和支气管内,这种情况是不可治愈的。然而,在原告实施大量的化疗和放疗后,她的状态开始缓解。    在原告把她的认为被告存在疏忽行为的书面材料呈递给处理医疗纠纷的全体陪审员后,原告和她的丈夫起诉了被告。他们的理由是医生的行为使其失去机会,特别是增加了癌瘤侵害的危险性,减低了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包括使患者丧失了手术完全根除肿瘤的可能性。三位医生对于原告的两份X片所作的比较性诊断证实:所有的观点均认为患者长期生存的可能性被显著的减低了。    但被告却争辩道:从患者病情缓解的情况来看,原告未曾遭受到被告方因工作失误给其带来的足以得到赔偿的损伤,也因此,无法根据法律的规定来伸张其索赔的权利。一审法院同意上述观点,上诉法院坚持:根据民事侵权行为的重申(323条)的规定,除非风险已完全消失,不承认仍在危险因素下的康复。上诉程序中,法庭必须决定印第安那州法律,在丧失了机会的学说下(给予赔偿),是否容许增加了因医疗失职行为使疾病的危险性增加的患者,经治疗,其疾病有所康复。    法庭对上述丧失机会的学说给予了更广义的解释:即包括因果关系及事件的孤立的一个原因。法庭认为:机会的丧失在以损害为概念比一个孤立的事件的原因是更好理解的。法庭引用了原告的诉状:无论原告目前是否有所康复,因被告医生的失职行为导致的其预期生命的缩短是被公认的事实。法庭引用了弗罗里达州、俄亥俄州的判例,认为很多司法裁判权已经认定:对预期生命的缩短的医疗失职行为属于应赔偿的损害。    现在,原告已经指出了支持现实损害和增加疾病损害的危险性的证据,原告方描述了被告的行为已经降低了患者长期生存的机会和使其丧失了手术切除全部癌瘤组织的机会。根据医生的证言,原告完全康复的可能性从第一张X片当时的60~80%降低为第二张X片的10~30%。在一些案例中,法庭观察到:原告方无形(精神上的)损失可能比她实际身体上受到的损害还要大。原告不得不生活在持续的耽心肺癌复发恐惧中。最后法院认为:原告方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辨倒被告方的答辨;认定被告方的医疗失职行为增加了其癌瘤损害的危险性,缩短了原告的预期生命值及减低了原告长期尚存的可能性。      (王旭摘译)   相对的疏忽与绝对的疏忽[英]/Med Mal Rep//2000,14(10):816~862    病人的医疗前行为不能抵消医生的疏忽。    在哈丁诉戴伊斯[2000MT169,3P.3d1286(2000)]一案中,尽管起诉人的死者有哮喘史且对马过敏,但她在1994年骑马过程中,感到呼吸困难并摔下马来。马场的两名雇员把她送到了医院,随后,她又被转到另一家医院。八天后死亡。    原告诉被告(分别在两个医院对死者进行治疗的两名医生)有医疗差错。陪审团裁决被告无罪。原告上诉,辩称初审法院的质证及陪审团相对疏忽的裁决是错误的。争论点是死者的不可救治的脑伤发生在她到达第一个医院之前还是之后。原告辩称被告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有疏忽,在病人到达医院时,被告没有及时插管,而正是他们的疏忽导致了病人死亡。被告辩称死者由于哮喘引起缺氧导致死者大脑严重受伤,是死者自己的疏忽而不是被告的疏忽导致了她的死亡。    在上诉过程中,上诉人坚持在医疗差错案件中病人的行不应被作为一个问题,而且死者是否粗心大意的问题也不应该提交给陪审团。依据上诉人的意见,死者在被导致无意识之前是否有错误的行为和被告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的疏忽没有关系。因为初审判决在相对疏忽方面引导了陪审团,陪审团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他们应该决定死者的疏忽是否合理,再来比较死者的疏忽与被告的疏忽。    尽管这个问题以前没有在蒙大拿州出现过,其它州却非常重视。通常他们都同意,在某些情况下,绝对的或相对的疏忽可以作为对医疗差错的合理的辩解,但在评估病人在医疗差错中受到的伤害时,不能考虑病人的疹疗前行为。处理答辩时,要检查病人在诊疗前、医疗差错出现时及出现之后的行为。    法院同意佛罗里达州和新泽西州的相对疏忽不能作为辩词的决定。病人的诊疗前行为不能成为医生差错行为的原因,仅仅是医生在治疗时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死者的死亡即使很明确是由诊疗前行为导致的,同样不能作为抵消被告的疏忽行为的证据。依据辩护理论,病人对导致她被医院收受治疗的事件负有责任,对她诊疗的医生可以对疏忽不负责任。但法院坚持在医疗差错行为中,陪审团对病人的相对疏忽的裁决只适合于病人的疏忽行为发生在诊疗同时还是发生在诊疗后。上诉法院认为,初审法院对相对疏忽的判决不正确,需要重审。      (张凤芹摘译)   俄罗斯的司法精神病学[英]/ Francesca LP //Med Sci Law 2000,40(1):1 8~31    一名英国司法精神病学者参观了俄罗斯的两所司法精神病学机构,并对其鉴定和治疗机制进行了介绍。   鉴定和一号诊所一旦一名犯人被收入监狱,法庭会指定一个鉴定小组为他进行鉴定。一个鉴定小组包括三名精神科医生(由其中一名高年资医生负责),这个鉴定小组出具相当于英国法庭报告的鉴定书。在莫斯科地区犯人可在监狱、Serbsky研究所和一号诊所中接受鉴定。一号诊所位于莫斯科郊区,是一所很大的老资格精神病院,设有2300张病床。其中有一个50张病床的强制治疗病区,另一个病区收入被鉴定的病人。对被鉴定的病人除非不得已不对其进行治疗。病区只收男性病人,除了性犯罪,其它的病人都在此接受鉴定,大部分人的罪都是轻微的,如盗窃。病区医生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为鉴定小组收集材料,如病例特殊时间还可延长。一号诊所有四个鉴定小组,其中两个在监狱中进行鉴定。一般案例三个医生达成一致意见即可出具鉴定书,在疑难案例中或意见分歧时需要其它医生参加鉴定。医生强调鉴定意见与法庭是相互独立的,但他们觉得法庭一般会接受鉴定小组意见。如认为必要,法庭也可以委托第二个鉴定小组进行鉴定。病人可以要求法庭重新委托鉴定,但鉴定委托决定权在法院。   治疗和5号诊所一旦鉴定小组出具了鉴定报告,法庭如认为必要可以要求对被鉴定人进行治疗。安全措施最低的治疗在普通精神科病房和5号诊所内特定的470张床位。安全程度更高一级的治疗在5号诊所的1500张床位,安全程度最高的治疗是斯摩棱斯克附近的一家有900张病床的医院,它是俄罗斯6所类似医院之一。    5号诊所是典型的严密监视诊所,它离莫斯科市中心开车仅需30分钟,90年前由尼古拉二世建立。我参观了其中的几个病房,全都温暖而整洁。病人全穿睡衣,没有一个病人处于急性发病期。我被告知虽有时要武装警卫押送病人,但大多时候一个老护士就可以把他们带走并使他们保持安静。如果必要,当病人静脉输液时给他们进行躯体约束。病房中没有隔离室,工作人员认为隔离室是必要的。病房通向外面的门通常是加锁的,一些要接受从更高安全程度医院转来病人的病房门是金属的,病房里的房门也安装了铁栏杆。但病房里并没有武装警卫。病人被安排在哪个病房主要看他的年龄和所犯罪行。病人平均要在医院呆上两年时间。病人每6个月接受鉴定小组的检查,鉴定小组对其进一步治疗方案提出意见。大多数病人出院后由当地精神科医生负责治疗,如果发现被监督的病人有问题,当地医生可以要求法院再将其收入精神病院。    每个病房有70张病床,5个护士,2名医生。晚上医院有3名医生值班。医院中开展的职业康复治疗(如木雕)较少,全院有1名心理医生,没有社会工作者。政府每月拨给1名病人50美元,与老年退休金相当。   司法精神病学方面的培训在俄罗斯培养一名精神科医生所花费的时间比英国短。医学生在医学院学习6年后,在各种科室实习1到2年,精神科医生在参加毕业考试前一般在精神科工作2年。如果考试通过,他就能从事科研、临床等工作。没有严格规定的培训计划,在实习期间也不在不同科室间轮转。没有特别的计划对医生进行司法方面的培训,但我参观的两个诊所的医生定期到Serbsky 研究所学习。医院负责人也去西欧的医院参观。   印象在两个诊所参观过程中,我被热情的气氛所打动,工作人员给我的印象是他们把他们的病人当成病人看待,而不是犯人。他们面临比较严重的资金困难。对英国精神科医生来讲,让病人穿睡衣和躯体约束是陈旧的做法。但我的总体印象是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自己的病人提供了最好的服务。我带着这样一种观点离开了那里: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实践非常重要,参观其它国家的精神卫生机构和邀请其它国家的精神科医生到我们的机构里来参观同样重要。   讨论苏联精神病学被政治所践踏的重要证据在有关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障碍的诊断方面。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已经很多,与之直接相关的是对人权的践踏。我在俄罗斯没有与病人单独交谈,也没有详细查看有关材料。负责安排我参观的主人向我保证类似情况在他们的机构中绝不会发生。来自一个专科研究所的年轻精神科医生已不再局限于苏联诊断标准,而是把眼光投向了ICD-10。他们举了一个例子向我说明如何劝说高年资医生:一个特殊病例的诊断应是情感性障碍,而不是精神分裂症。我更希望同那些来自基层医院的医生进行类似讨论。    诊断与治疗分开这种做法不同于大多数英国的司法精神病学机构,但英国也有对还押犯人进行鉴定的病房,而且运作得很成功。俄罗斯司法精神病学同政府的密切联系一直受到批评,特别是在为法庭提供的鉴定方面。但在当今英国的司法精神病学界也有此种现象出现。监督登记和强制治疗措施是目前两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英国公众和政府倾向于修改1983年精神卫生法案,以便能对未经治疗的精神病人进行拘留。这表明英国的司法精神病学界同政府的联系也有加强趋势。虽然这种联系不会达到俄罗斯那样的密切程度,但我们应吸取俄罗斯人的教训。    最后要指出的是,交流访问应大力提倡。使各种级别和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有去其它国家访问的机会非常重要。我们同样需要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      (马长锁摘译)   法庭护士死亡鉴定人(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Dade法医局主任Joseph H. Davis教授的电子邮件翻译)    法医学死亡鉴定,强奸受害人检验及外伤检验等均需医学知识。传统上,最先作这类检验的是警察与未受过法医学训练的临床医师与护士,他们的检验结果有时不能满足法医学专业要求,失去了有些信息,影响案件的鉴定。美国有两项调查证明50%贯通性枪伤案例医院临床检验的结果是不正确的。在南非,Kimberly, Nothern Cape省的一个诊所里,只有一名医师 Tromp Els,他既要看病人又负责死亡鉴定,作尸体解剖及强奸案受害人的检验,这么多工作,对于一个医师来说,实在太多了。如果训练法庭护士死亡鉴定人(forensic nurse dea th investigator)协助法医或临床医师作这些工作,可望将工作做得更好。Virginia Lync h邀请美国佛罗里达州Miami Dade法医局现主任Joseph H. Davis 教授共同进行这个项目,聘用并训练法庭护士死亡鉴定人,担任尸体、损伤及强奸案受害人的法医学检验,负责收集、保存证据,为以后鉴定及法庭程序提供证据。拟在两个警察辖区配备法庭护士死亡鉴定人,另两个辖区配备警察死亡鉴定人,比较其鉴定结果的正确程度。Divis教授并建议美国每一个外伤急救机构配备一名或几名法庭护士鉴定人,协助医师进行疾病治疗,损伤检验,收集与保存证据,供鉴定及法庭审判之用。      (吴梅筠译)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一些省份的医院已经开始试行病人选医生,例如,江苏、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的一些三甲医院开展了这项工作,并且逐步向全国范围内呈现蔓延的态势。所谓的病人选医生,根据各地医院的实践,基本上都是将原有的科室进行优化组合,将科室内医务人员分成若干医疗小组,供病人进行选择。因为医疗服务是一个需要多人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病人不可能选择单个的医生为其提供治疗,而只能选择一个医疗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问您得病了应该怎么办,您一定会觉得奇怪。得病了,去医院呗,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其实,您患了病可能根本不必去医院,只需打个电话,您的全科家庭医生就会上门来为您解决一切问题。时下,我国人民正逐渐享有方便、全面、系统的社区全科医疗保健服务,家庭医生正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9.
马岚熙 《检察风云》2023,(16):38-39
<正>哈罗德·希普曼本该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家庭医生,却最终成了一名导致200名病人“意外离世”的连环凶手。他是病人和家属口中最温暖、最让人信任的绅士,却也是手段恐怖的冷血之徒。纪录片《死亡医生:哈罗德·希普曼》通过这个“死亡医生”的故事,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病重垂危、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老人。“把我的房子留给医生”1998年9月7日,哈罗德·希普曼在曼彻斯特海德镇因涉嫌谋杀他的一名老年患者而被捕。  相似文献   

10.
我是边防军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住戍守边防的口子里,十几年没有回家看望奶奶。当今年终于回到九十多岁的小脚奶奶身边的时候才知道,作为孙子,奶奶的幸福其实很简单:亲人幸福了,奶奶也就幸福了……叫到小脚奶奶身边,聊起奶奶的幸福,奶奶说:“幸福足联通的,相亲相爱的人之间,你幸福所以我幸福。作为孙子,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对奶奶最大的孝心。”奶奶接着说:“每个人都生活住自己生活的轨道上,有自己的痛苦和欢乐,外力的改变并不…定是最好的,特别是幸福,这需要有自己感受才能得到,没有明确的参照指标和可比性,自己感受和别人认为都很重要。但有’种方式可以变好,那就是幸福在亲人、团体或者群体之间联通,你幸福所以我幸福。这不仅仅在孙子和奶奶之间适用,在亲人、团体、群体,甚全整个社会之间都适用,特别有助于幸福感的形成和提高。做孙子,就要做一个有孝心的孙子,而孩子们的幸福,就是奶奶的幸福。”说起痛苦,奶奶说我给你讲个故事。那是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奶奶三寸金莲的小脚上长了鸡眼,特别疼。于是就要到一个不知道是国军、日本人、土匪或者游击队的战地医院去治疗。当然,全家人都是不同意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个大姑娘要进战地医院,无疑是羊入虎口,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可是奶奶疼怕了,不听所有人的劝阻,一个人走进了战地医院。在门口,看见几个脚趾头受伤的人在相互包扎;往里走,看见几个脚烂掉的人在喊叫;再走,几个小腿炸断的人在呻吟;再走,几个一条腿或者两条腿部断掉的人在截肢;再走,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位年轻的阿拉伯国王在一位赫赫有名的君主之后即位。他想向臣民们表明,他像被人们爱戴的自己的父亲一样关心他们,所以,他偶尔会乔装打扮,溜出宫殿,混入到他们当中。他的臣民们发现后感到很好奇。有些人说,国王行为不正常;有些人说,好一个人民的国王……这绝不是什么童话故事,这是约旦首都安曼的每日新闻。在那里,国王阿卜杜拉二世  相似文献   

12.
晚亭 《警界科海》2004,(2):10-10
许多警察因工作忙碌,平时很少会抽出时间到医院去做体检。—般的小病小灾也是能忍则忍、能拖就拖,以致酿成大病时才匆忙上医院,结果白白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饥。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个过程,且都有其外在的表现,只要我们平时稍加留心,自己就能够发现疾病的苗头,及时找医生就诊。洗脸时对镜查看,若脸色带黄,还伴有身体疲倦,很可能是患了黄疸性肝炎;若发现眼色改变——充血、浑、黄色,应马上去看医生。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命题?警人,警己,后者更多一些。我把律师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并不是什么神圣的梦想,就像你是会计,他是医生,还有人是教9币一样。但是,我的确希望,当自己在向别人介绍自己职业的时候,就算不会得到赞许,也起码有一些尊重。可是,像“律师就知道赚钱”“律师都是骗子”“律师就会拉关系”“律师钻法律空子”之类的话语,时常充斥在耳边,我明明知道对方不是在说我,但是也很是不舒服。甚至,我自己有时候,都很讨厌有些律师同行,也不是什么不好,就是一个字——烦。因为,有时候你就需要一场轻松的聊天,可是对方非得把你拉进辩论的泥潭。你要和他解释乃至争论,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你应该这样理解等等,等到谈话一结束,你会发现自己很累,消遣休息的效果没有达到。律师,为什么会这样不招人待见?以下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愿意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4.
魔鬼之恋     
有一句话叫做人在迷路的时候,往往比平时跑得更快。我当时中邪时就是这样。我竟料定丈夫的这次“度假村之行”,肯定是一个大阴谋!如果到了那里,丈夫或许会“把我干掉!”或许会弄掉我的一只手或者半只脚……  相似文献   

15.
<正> 医疗诊断证明书是医生对就诊病人的伤势或病情所作的记载和诊断意见。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记载病人主诉病情和医生所观察到的病情和伤害情况;二是医生对病人伤势或病情所作的诊断意见以及作何种处置的记载。在刑民事案件中,医疗诊断证明书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二级以上的医院一般都设有理疗科.理疗科有各种理疗仪器,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患者在理疗科做理疗是比较安全的,但在非理疗科室做理疗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笔者报道1例非理疗科室使用理疗仪器进行临床治疗导致患者深部组织损伤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去医院看病,患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听了病情陈述后,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让病人去拍片,检验,看了有关检验报告,医生就开处方让病人抓药,至于什么病,为什么要花大量费用去检查,吃药,医生一概不讲。当病人看到病历、处方后,医生写的字迹犹如天书,无法识别,询问病历,处方上的内容时,医生很不耐烦地说是专业术语,病人毋需知道。以往碰到这种现象,许多病人忍气吞声,谁叫自己不是学医的呢?而南京市一位市民率先打破这种“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局面,将书写“天书”病历的医生告上了法庭,要求履行医生责职,重新书写病历,赔偿乱检查的相关费用。他的要求法院会支持吗?  相似文献   

18.
彭永清 《检察风云》2011,(17):34-37
在普通人看来,国际刑警组织(ICPO,InternationalCriminalPoliceOrganization的简称)中的侦探似乎都是随便出入国境,杀人如探囊取物,像日本动画片《鲁邦三世》中的钱形警官一样身手敏捷。然而,如果你到位于法国的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探访后就会发现,那里既没有神勇的警官,也没有大批的武装警察。  相似文献   

19.
问:孩子出生时,医院未给注射维生素k1针,在孩子54天时,因脑出血昏迷,送往医院治疗后,因出血导致梗塞液化坏死,导致脑瘫。请问医院有没有过错,如果有应怎样与医院交涉,我们曾经去要复印出生住院时的病历,医院借口不让复印,其中一位医生还说,这个针一般都不注射,出了事和医院无关,你们要和医院闹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我们想和  相似文献   

20.
据《现代快报》报道,为杜绝医药代表到医院搞药品临床促销、给医生回扣,河南省郑州市第一医院专门成立了"反腐便衣"小组,并在医院日夜巡逻,以严查药品"临床促销"和医生吃回扣行为。如发现给医生回扣的医药促销代表,"便衣"们会将其扭送到检察机关,接受回扣的当事人也会受到严肃处理。如此"便衣反腐",效果如何暂且不论,单单就这种"反腐"运作方式,就很令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