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法学刊》2015,(1):76-82
社会深刻转型,各种矛盾叠加共振,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价值观追求型和社会泄愤型群体性事件极易引发聚众犯罪。究其原因,主要是深层次矛盾愈发尖锐、利益表达与协商机制失灵、政府公信力下降等社会因素与各种不良社会心态为主的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在群体性事件视野下防控聚众犯罪,其根本方向是建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其着眼点是控制群体性事件的冲突程度,其关键点是建立规则和程序,开启群体性事件的"法治化"进程,规范公权力的行使。  相似文献   

2.
张露 《法制与社会》2013,(14):148-149
社会的发展在冲突中前行,社会变化越快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就越多。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群体性事件,此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映射,也是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阵痛,多元利益短期内难以实现公平,传统的压制手段已经失效,政府需正视群体性事件,以法治合理引导,去除暴力因素,使之成为维护权益、平等对话的渠道,使社会矛盾合理释放。透视当代群体性事件背后的因与果,寻求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房影 《法制与社会》2015,(2):188-189
本文以厦门PX事件和启东事件为例,运用科塞的功能冲突理论进行讨论,分析了由环境危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借助科塞冲突理论中的"冲突的正反功能"、"社会安全阀"等观点来提出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青松  马少珍 《法制与社会》2011,(30):193-194,198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深刻变革既给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就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群体性事件还会不断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阐明了关于社会;中突功能的一系列观点,对正确分析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潇赟 《法制与社会》2012,(30):172-173
群体性事件成因复杂,发展状态变化快,处理稍有不慎,就会激发冲突,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无论群体性事件中个体的特征属性如何变化,都是由群体中的个体行为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演变规律,对事件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个体行为建立模型,发现群体性事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帮助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更好地把握事态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郭大鹏 《法制与社会》2010,(34):230-231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社会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和新旧观念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凸显出来。近年来,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各种群体性事件也愈来愈多,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群体性事件绝大部分起因于普通社会纠纷,少部分是由国家公权力的运用引起,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的重要部分,在应对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突发的种神事端也考量着国家公诉人的胆识与智慧。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一个犯罪学应该关注的前沿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群体性事件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 ,充分体现出社会控制机制的运行状态 ,它反映出社会冲突和矛盾的程度 ;本文根据《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公发 [2 0 0 0 ]5号 ) ,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共同属性、原因和消解群体事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琦 《法制与社会》2014,(7):169-170,176
目前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突出的严重问题,它对社会治安、经济、政治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凸显了社会矛盾,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上主要是由公安民警负责,如何有效的化解群体性事件,并且对各方的利害关系进行权衡是当前公安民警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本文将详细探讨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公安民警的在群体性事件中发挥的地位作用、公安民警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将各种矛盾冲突缓和缓解,同时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预防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要采取釜底抽薪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出发,力挽贫富差距还在继续加大的狂澜,消除发生群体性事件的经济基础;从意识形态着眼,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消除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思想基础;从整顿司法秩序着手,让激烈冲突的矛盾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解决。从而最大幅度地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防范群体性事件是当下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道路交通事故群体性事件是以集体行为的形式来表现的一种社会冲突,属于经济型的直接利益冲突.具有可防性。在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到道路交通事故善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存在诸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因此,构建弱势群体利益诉求表达等相关机制消解这些隐患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鲍韵 《法制与社会》2011,(18):197-198
近年来,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间,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正确处理好这些群体性事件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群体性事件不断发展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公安机关群体性事件处理的实践,对公安机关如何提高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水平进行了思考。从加强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化解入手,总结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几个基本原则,提出群体事件处置的基本方法以及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需要培齐的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扬 《法制与社会》2012,(34):188-189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利益对立的阶层,社会控制、管理机制运转不灵都必然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频度和强度。因此,群体性事件频发是社会矛盾在新形势下的综合反映,是各个群体利益冲突的现实体现,是集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等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首先就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其类型,然后对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进行阐述,分析了其功能与作用,最后在群体性事件的现状与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构建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习智勇 《法制与社会》2010,(29):189-190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日益常见的表现形式。本文基于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剖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适当的应对策略,以期有助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金延卓 《法制与社会》2010,(18):178-179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益格局趋向多元化,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也日渐凸显。伴随着近年来国家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趋向多样化,手段和方式趋于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本文对近几年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数理分析,以期为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范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2,(31):188+19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正在经历一个历史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新旧体制和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多发的势态,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社会结构转型、利益主体冲突、政府决策失误、利益表达机制、法制观念淡薄等方面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为解决我国群体性事件创造前提。  相似文献   

16.
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瑞林 《政法学刊》2006,23(4):16-22
目前,群体性事件在我国正处于上升阶段,在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诱发因素与内在原因。内在的促发因素主要表现为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在成熟法治国家,群体性事件都是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虽然我国的宪法、刑法、行政法规、规则与诉讼法关于群体性事件也有所规定,但是相关的内容设计还不够科学、全面、并不能满足对群体性事件予以有效规则的需要。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有关部门在群体性事件面前消极被动的局面,必须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针对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群体性矛盾事件突出已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妨碍社会稳定大局这一现状,分析了当前群体性矛盾事件的特性及形成规律,提出了处置群体性矛盾事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阶段,各种利益相互调整、不同的阶层冲突不断、积累的社会矛盾引发了不少的群体性事件。在边境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对我国边境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宁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公安边防警察作为维护我国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主要执法力量,探究预防和处置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措施,提高警务应对和处置能力,对构建边境地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立军  田谧 《河北法学》2020,(1):192-200
雄安新区建设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在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牵扯了太多人的利益,当地居民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积极稳健地推进建设进程,照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是新区管理者、建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沟通交流机制、重视源头预防、完善冲突化解机制入手,才能有效的抑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新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涉及众多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关乎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此,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立法现状与不足,探讨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