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近国际法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指出了国际法近年来发展变化的新特点 :国际社会的组织化 ;国际法的全球化 ;国际法研究新方法的不断涌现 ;国际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文章还就科学技术、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等因素对国际法新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做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国际组织自从诞生以来,就不断通过对内部的协调完善与对外部的沟通参与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它的发展历程就是逐步对国际法产生影响的过程。二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给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注入了全新的内容,使国际法的面貌更加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组织正在对国际法产生着愈发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警惕法律全球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在刚刚闭幕的“21世纪论坛”讲演时说:“主张法律全球化理论的学者们显然忽视了当今世界不仅存在经济全球化潮流,还同时存在政治多极化趋势。” 罗豪才说,对法律全球化理论保持警惕并不意味着无视经济全球化对法律的巨大影响。他指出,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国际法的影响和对各国国内法影响的两个层面。在国际法层面上,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趋势下形成的欧洲联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区域性、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区域乃至全球的国际商业活动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刘志云 《法律科学》2006,24(2):17-24
自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以来,与国际法研究的联结已有三次,均对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战后国际法的繁荣与理想主义对其的重视紧密相关。而在冷战时期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的情势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研究一度疏远,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机制理论的兴起才重新拾起这种联结纽带,并为国际法晚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性基础。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建构主义实现了两个学科的第三次联结,并对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中“社会立法”的勃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崇利 《中国法学》2004,(1):142-151
近代,国际法从“战争”的国际法发端。到了现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主题;相应地,“经济”的国际法部分开始勃兴。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球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国际法中的“社会立法”方兴未艾,出现了国际法“社会化”的倾向,人类似乎又迎来了社会领域国际法繁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投资逐渐走向自由化和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投资法也随之有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对整个国际法体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蔡从燕 《法律科学》2006,24(6):91-97
传统上,国家间的互动关系被认为是国际法规则创制与实施的基本动力,但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法日益攸关个人的利益,个人与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已然成为国际法发展的元动力。国际法只有以此为基点,才能更好地规范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各国及其国民能够公平地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从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内涵入手,可以发现,两种理论概括在对国际法与国内法分析中都陷入了主权国家的思维局限,不能对现今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法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应作出一种对立统一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试论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泽伟 《法学杂志》2001,22(5):36-39
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国际法发展的前提。冷战结束以来 ,随着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 ,国际法有了很多新发展。国际法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国际社会的组织化 ;国际法的全球化 ;国际法研究新方法的不断涌现 ;国际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 ;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0.
传统国际法只承认主权国家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只能由国家享有和承担。现代国际法不仅承认主权国家是国际法主体,而且认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也是国际法的主体。随着国际关系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迅速壮大,其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这一特殊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增长和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 ,对国际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家主权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主权弱化论、主权让渡论、人权高于主权等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其实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坚持国家主权并不矛盾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必须坚持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法的内在体系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国际法在性质与发展趋势上的变动节奏,并由此重塑了当代国际法的内在结构体系:由共存国际法、合作国际法与国际人权法所构成的“三代”国际法之间的并存与互动;而“三代”国际法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根本差异又促使国际法发生深刻的内在体系冲突。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健  蔡高强 《河北法学》2003,21(1):13-15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使各个国家和民族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使国际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1.国际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日益强化的趋势 ;2 .国际法日益内化为国内法和国内法日益外化为国际法的趋势 ;3.国际法更为关注人类共同利益的趋势 ;4 .国家主权让渡更加普遍和明显的趋势 ;5 .国际组织的立法和执法功能日益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双语教学是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国际法课程的内在逻辑需求及国际关系实践对国际法律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国际法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提高和完善《国际法》双语教学,亟待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法律国际化与法律全球化辨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法律国际化与法律全球化是一对容易被混淆的概念,需要加以精确地界定和区分。法律国际化表征的是各个国家在法律上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程度。法律国际化的基本标志和内容包括:国家法(国内法)之间的相互影响,国家间法律(国际法)的形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法律全球化表征的是全球社会法律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法律全球化的基本标志和内容包括:世界法律的多元化,世界法律的一体化,全球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个人在国际范围内各领域参与活动日益频繁,使个人不仅在国内法上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而更多地在国际法上直接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此变化直接导致了对个人是否是国际法主体的问题的争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际法的含义,一是在时间上不同于古代或近代的国际法,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以来的国际法;二是从发展的角度,具体在内容和范围上对国际法的新理解。目前关于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解决途径基本上有两种,其一是国内立法或者判例,其二是国际条约。由于无论该方面的国内立法还是国际条约都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问题,因此解决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国内立法或者国际条约具有国际间(也有人称作“涉外”)的性质,其必然与国际法紧密相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法领域的某些概念和观点正悄然地发生变化,本文拟从现代国际法的角度,在以下几方面探讨其与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财产权与主权的关系、财产权与国际和平及发展的关系、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实践的基本趋势,以及财产权内涵的确定性都表明,在理解国际法方面,财产权逻辑可以构成传统主权逻辑之外的另一进路。迄今为止,国际法的财产权逻辑在权利主体、规制标准以及保护手段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而在财产权观念方面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这对于以往以及未来的国际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财产权逻辑的进路促使人们认识到国际法实践在主权之外还存在着或许更为绵长的动力,即财产权,从而有助于国际社会借鉴国内成熟的财产权法律经验,以国际法基本宗旨为基本依据,解构并重构现行国际法财产权逻辑,以切实实现并长期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进而推动国际法治。  相似文献   

19.
郝琼 《法制与社会》2013,(18):11-12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是国际法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双方之间在效力、渊源以及适用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近年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法与国内法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双方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特点来解释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组织的影响也不可同日而语。在法学尤其是在国际法学方面,集中的体现就是国际经济贸易法对国际法(国际公法)的影响逐渐加强。本文以WTO为视角,试图探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必然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