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权威”     
权威,是权力和威信的结合体。权,指权力,是由组织上以法律或条例形式固定下来的职位上的权限,是职务所客观赋予的;威,指威信,是由品德和才能方面的出众孕育出来的威望,是自身所主观树立的。权力和威信相结合,才能实现有效领导。有威无权因缺少手段和工具而难以施行领导,有权无威也会因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而“有令不从”。管理心理学认为,领导的影响力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合法权力所产生的权力性影响力,一般指权力;一类是由影响力产生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一般指威信。前者由传统因素、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部门与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国家和军队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实践表明,要带领群众做好各项工作,干部仅仅依靠自己职务的权力影响力,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更多地属于自然性影响力,是由一个人内在素质决定的。干部要率领群众做好工作,除了靠职权以外,还要  相似文献   

3.
做人是为官之本,做好人是当好官的基础。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靠职位权力来实现,二是靠人格力量来保证。职位权力是外在性、强制性和阶段性的,而人格力量是内在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有的领导干部有权无威、权大威低,而有的人却权小威大、位卑威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做人上有差别,人格力量有高低。因此,要把做人与做官结合起来,使人格魅力与权力影响力相得益彰,以  相似文献   

4.
非权力性影响力又叫自然影响力,它主要指人格力量,即一个人的品德才干、学识、言行等的综合体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或“威信”。它对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起着促进和加强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因此,一个领导者要想顺利地开展工作,实现管理目标,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我们常说,领导干部要有威信。“威信”即是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统一。领导的威信在于能否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任,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人格力量。本文试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廉洁自律,克己…  相似文献   

5.
权威小议     
权,原意是秤锤,是一种量的平衡;权力,是调动支配他人的力量。威,是能压服人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权威,就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权与威处在矛盾的同一体,威是基础,权是保证。威能得权,但权也要靠威来维护,它们相辅相成,是辩证的统一。正确处理好权与威的关系应该说是我们做领导工作的同志应具备的起码素质。  相似文献   

6.
人格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解释,思想政治工作所强调的人格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即人的品质和道德。这里所说的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指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把身教和言教相结合,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实现自己提倡的先进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大于权力影响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靠领导干部的影响,而领导干部影响力是由人格影响力和权力影响力组成的。人格影响力是由  相似文献   

7.
赵文中 《党课》2009,(9):55-56
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过程,实质上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从而使其自觉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依靠自己的权与威对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影响。这里的权,即权力;威,即威信、威望。权与威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其关系充满了辩证法。作为领导者,对权与威的辩证关系不仅要知晓,而且要予以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8.
权威小议     
权威有权力性权威和非权力性权威之分权力性极成是一种法定的职位权力所产生的相应权威。非权力性权威是担任相应职务的人,其自身的人格力量所产生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权力的拥有者,却往往只注意权力性权威的谋取和使用,而不大注意非权力性权威的铸炼与构建。更有甚者,似乎还根本不相信非权力也能产生权威。所以,这类人总是一味谋权与弄权;一旦大权在手,大耍权威风如此这般.何能服太政治没有权威不行,权威没有威望不行;一个有权者,不仅要充分行使好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发挥其权威,多为百姓做些实事,而且,更要注意非权力性权威…  相似文献   

9.
现代领导学理论认为权力不等于权威。权力一般产生于客观因素,权威则在本质上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心理上形成的一种有很高融合度的沟通和默契,是使被领导者信从的力量和威望。现代领导者权威产生的基础,一是公,二是功,三是仁,四是明,五是廉,六是信。  相似文献   

10.
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它更能有效地激发部属的工作自觉性、能动性,更有助于提高领导效能。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就必须在增强政治素质、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工作能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诸方面多下气力。  相似文献   

11.
从行为科学的理论看,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理论行为能力。根据影响力的性质,影响力可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两种。强制性影响力是基于社会赋予的职能、地位、权力等因素,是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来自权力和地位,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服从、被动。自然性影响力是产生于个人的品格、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建立在崇敬、信服的基础上,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是主动、自愿的。在这两种影响力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要比权力…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的影响力有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之分。前者基于职务本身赋予的权力,后者赖于领导者自身的德才素质。领导者要提高威信,关键在于加强自身修养,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途径有四:一是锤炼品格。人格的魅力来自优良的品格。要提升人格魅力,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就要修养道德品质,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就要强化党性锻炼,在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狠下功夫。一个品格高尚、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领导者,在群众中一定会有很大的号召力。  相似文献   

13.
班组长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职责范围内的具有支配力的作用,即“权力性”作用;另一种是职责范围以外的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作用,即“非权力性”作用。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单靠权力性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非权力性”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学校管理工作同其它管理工作一样,管理的中心是人。人管人都要涉及人际关系问题特别是要涉及威信问题。做为一校之长,该如何增强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威信,更好地把工作做好呢?  相似文献   

15.
周永康同志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实施跨越式发展,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功立业的用人机制”。本文就如何创新选拔任用机制,树立人民公仆形象谈一点粗浅认识。建立“准确识人”机制。选人用人,关键在于识人、辨人,真正选拔出具有领导才能的人。要“准确识人”,必须认真考察“四性”:一是优异超群性,二是快速高效性,三是意志坚定性,四是开拓创新性。要准确识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一双眼睛”和“多双眼睛”的关系。既要重视领导者的“一双  相似文献   

16.
陈志发 《党课参考》2023,(7):112-114
<正>非权力影响力是建立在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崇敬信服的基础上的,集中表现为被领导者心悦诚服地承认和接受其领导。非权力影响力作为领导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工作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因此,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的四个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领导绩效与领导威信成正相关。在领导实践中,领导者治政理事必须建立一定的威信,方能驾驭部属、调控局面。但威信从哪里来?领导实践告诉我们:领导者的威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让人畏服,非权力影响力让人敬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者比较看重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权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诠释为“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它是实施统御的必要条件。国家需要权威,才能实现稳定、统一,领导需要权威,才能实施有效的组织、协调、指挥。“权威”中的“权”即“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威”即“威信”却要靠领导干部自已在人民群众中去树立。树立领导权威关键是要用好手中的“权”,才能树立自己的“威”。而用好权的关键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古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江山”就是  相似文献   

19.
所谓权威,是指领导者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及其行为的能力,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在社会主义领导体系中,领导权威是领导本质的正确反映,是实现领导价值的重要条件。那么领导者依靠什么来使被领导者愿意服从自己的领导和指挥呢?有人说:靠“权力”。的确,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当了官,有了权,说话  相似文献   

20.
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更要谦虚谨慎、为政以德,不断增强亲和力,使广大干部群众感到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敬可信赖。这种亲和力某种意义上讲,属于纪检监察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的范畴。所谓非权力影响力,顾名思义,是指由领导者本人的个人素质和行为方式决定的一种自然性影响。具体到纪检监察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则是指纪检工作者在运用法定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改变他们心理状态与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被授予的地位、权力并无必然联系,而只是其知识、品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全面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