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楚钰 《政策》2005,(8):16-1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更好地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使其发展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城市圈相呼应的、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既是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又是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城市圈的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社会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在提出武汉城市圈即文化圈观点的基础上,指出在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建设中,应深入挖掘圈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武汉城市圈文化软实力,凸显武汉城市圈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圈和谐文化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武汉城市圈的和谐文化建设是实现武汉两型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和谐文化建设。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失序、道德失范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宝贵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创新,才能更好实现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战略下城市圈生态网络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远  闫维 《中国发展》2009,9(6):77-81
该文结合欧共体国家生态网络建设经验,阐述了作为途径之一的城市圈生态网络构建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提出了城市圈生态网络构建的设想以及尚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途径选择角度出发,对武汉城市圈现阶段发展特征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区利益矛盾是当前阻碍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就如何化解该矛盾的途径进行了比较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局部整合创新武汉政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路构想。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城市圈生态现状是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方式粗放,水资源污染严重,城市病加剧,农村生态形势严峻等等。而整个生态保护方面存在制度安排的缺失,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强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城市罔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云彦 《政策》2005,(8):8-9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抉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建设需要我们形成新的共识,适应城市圈建设的特点,突出产业合作重点,破解难点,寻找企业这个抓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期,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为什么提出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武汉城市圈建设如何进行?我的看法是。一、对城市圈有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武汉城市圈建设需要大量的各方面的人才,可从武汉城市圈的现有人才状况分析,人才又十分匮乏。与此同时,湖北是一个教育大省,教育资源雄厚,但却出现了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只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湖北高校服务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模式,调动高校、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高校就一定能够为武汉城市圈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满足城市圈建设的需求,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策》2005,(8):13-14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决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指出:“对于振兴湖北,武汉的崛起和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卢美松 《政策》2005,(8):12-12,18
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如何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武汉城市圈.形成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极,辐射带动全省发展,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强化开放的理念,抓好圈内城市间、城市圈与省内市州间、对省外尤其是中部各省和国外四个层面的开放.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打造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城市圈建设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是武汉首位度太高,其他城市难以与之相匹配。这就是城市群发展不协调的具体体现。2005年以来,武汉城市圈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但同其他城市圈(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须在明确发展思路、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搞好政府定位、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时,有必要建立一个协调城市圈发展的常设机构,从而更有效地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以追求共同利益为目标,承认差异、主张参与、强调对话与磋商。协商民主可广泛运用于以武汉城市圈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各领域。在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协商民主能起到扩大参与、赋予决策合法性、规制行政权力和协调利益分歧等重要作用。为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和发展,有必要着力于形成广泛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作用;建立通畅的对话协商机制,构筑协商民主新通道;完善多层次的协调沟通机制,打造协商民主新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协调发展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发展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区经济"特征,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和束缚了城市圈整合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必须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实施城市圈地方政府间行政一体化,并通过设立行政一体化组织机构,建立行政一体化运行机制,以达到"两型社会"建设之目标。  相似文献   

16.
品牌形象是城市圈的核心要素和文化资本。武汉城市圈在品牌形象设计建设中存在着定位不明、精神表述缺失、标识空白、户外广告等视觉信息传达及景观环境不佳等诸多问题,需要加强圈域组织协同保障和理论研究自信,发掘楚凤、九头神鸟、崇尚红色等地域符号元素,制订品牌形象总体规划纲要、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优化武汉城市圈自然资源与人文艺术等景观空间环境,创新品牌形象传播推广体系,以达到创建"两型社会"城市圈品牌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经济中政府规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得到国家给予的"试验特权",在试验特权下,制约武汉城市爵生产力解放的市场壁垒、体制障碍.必须打破.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经济的行政性、封闭性和过渡性,阻碍了城市圈经济的发展,当前,打破行政区经济走向城市圈经济成为必然.在向城市圈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的政府规制存在诸多问题.政府规制应从更新规制者的理念、改革现存的规制管理组织及体制、羁束规制者的行为、衡平规制者、调整规制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08,(2):30-30
推进武汉城市圈体制机制的创新 1、建立城市圈管理决策体制机制,由地方人大立法,成立城市圈决策管理机构.形成的决策对城市圈参加单位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理论月刊》2010,(4):107-109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最新实践,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化。"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其实质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武汉城市圈应当审时度势,从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管理、人才等各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在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上有必要、也有可能选择走低碳生态发展之路。根据武汉城市圈的实际情况,应该从经济发展、能源利用、城市建设、社会消费、生态修复等五个方面进行战略谋划和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