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同时,总书记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在大部分地区产业扶贫措施比较重视短平快,考虑长期效益、稳定增收不够,很难做到长期有效"的问题。通辽市开鲁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精神,立足后三  相似文献   

2.
魏在平 《当代贵州》2020,(11):60-6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四场硬仗"中最难打的是产业扶贫,没有产业发展,就难以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基于这场硬仗的紧迫性、艰巨性和系统性,省委提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并明确以“五步工作法”和产业发展“八要素”为方法路径,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抓手。  相似文献   

3.
正龙江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同时也是国家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县。自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的要求,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一治本之策,通过创新扶贫模式、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利益机制,大力推动产业扶贫叠加和全覆盖,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主导产业双赢目标。截至目前,全县扶贫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青藏高原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个特殊战场上,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打好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首要任务是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在产业扶贫上久久为功,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吴霓 《当代贵州》2018,(46):80-8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重要讲话为扎实推进教育精准脱贫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坚定不移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大局,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拔穷根、扶民生的治本之策,先后启动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教育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7.
么永波 《实践》2018,(4):42-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抢抓战略机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7)
正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他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解决突出制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兴,则农村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扶贫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八要素"强弱项补短板,聚焦优势品种更大规模调整结构,围绕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强化大数据应用,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更加有力地推动  相似文献   

10.
省委     
正重点工作全省扶贫脱贫工作会议召开2017年12月4日下午,全省扶贫脱贫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委书记王东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扶贫  相似文献   

11.
韩国强 《党建》2020,(2):46-4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更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把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的全过程。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建统领金融扶贫工作全局,积极探索以党建促扶贫的新路径、新方法,取得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时政要闻     
《实践》2017,(7)
<正>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他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  相似文献   

13.
正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贫困地区发展自己的产业,有利于由"输血"变为"造血",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贫困户融入地区产业发展,有利于实现持续增收,不断增强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可以说,打好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主要途径和根本之策。赤峰市巴林左旗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将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攻方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笤帚苗产业、特色优势养殖业、新型农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抓住"精准、可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三个关键要求,进  相似文献   

15.
正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这个梦想只有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视野下,才真正得以实现。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并以"七个坚持"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摆脱贫困奋斗目标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脱贫攻坚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党刊看党建     
正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组织保证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根本之策。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黔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18年,黔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五步工作法"和"3366"战略的指引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民生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脱贫攻坚是百年奋斗目标的工作重点,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具有特色理论优势、实践特色优势、民族特色优势以及时代特色优势,在此背景下,脱贫攻坚需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本文探究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优势,分析了其在扶贫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为实现脱贫攻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2日至13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赴深度贫困县赫章县,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坚决打好"夏秋决战",全力以赴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一鼓作气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谌贻琴此次调研的重点。她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深入松林坡乡香葱种植基地、平山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走进田间和大棚,仔细察看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4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陕西、山西、宁夏,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部署,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不变、攻坚力度不减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