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背景的民族,在美洲和欧洲存在着它的身影。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苗族历史与文化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习近平同志的"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沟通世界的一座桥梁。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苗族)在法国本土和法国海外省的迁徙历史和当下生活背景为基础,简要分析苗族同胞移民对法国文化政策的影响以及法国文化对苗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了苗族移民的语言、文字、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文章还将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来展望是否可以通过这种血缘纽带关系来促进中国苗族与法国苗族间的交流,促进中国和法国之间民间文化的交流、加深中法传统友谊。从而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起大国与大国之间良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学的发展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轨迹的。从宏观上看,战后法国社会学的发展经过了恢复、追赶和繁荣三个不同的阶段。从方法上看,战后法国社会学的研究经历了学习、借鉴和发展三个过程。至于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学,仅从学科的角度看,无论其历史,还是其现状,我认为都与法国社会学有某些相似之处。本文试图从研究第二世界大战后的法国社会学的发展入手,探讨可供中国社会学借鉴的发展之道。古人治学以“通古今之  相似文献   

3.
历史悠久的法国法律教育在不断的实践中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术规范体系。为了让学生早日掌握这种学术规范,法国大学设立了多元的、灵活的、开放的考试方式,例如法律论文、评论文、案例、案例分析、口语考试等。通过这些不同的考试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能力,训练他们今后作为司法官(magistrat)的思考方式,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钻研能力,逐步树立起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新思维。下文将详细介绍几种考试方法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一万多名华工为美国远征军服务。本文根据收藏在中国、美国、法国等地的相关档案和文字资料,从"跨国史"和"共有的历史"的角度,对一战西线华工和美国远征军在欧洲战场的交集及其在中美关系中的意义等问题,进行全方位解读和分析。一战华工与美国远征军的旅欧经历,构成了中美两国之间一段极其精彩的共有的历史。一战华工与美国远征军的互动,小而言之是有助于美军提高其战斗力;大而言之则是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两国共创国际新秩序。此外,一战华工不仅是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使者,更是迫使美国人正视觉醒中的中国人的使者。一战华工与美军在法国发生交集的历史,是中美两国人民的一份珍贵的共同遗产。在即将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之际,对一战西线华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战西线华工的故事不仅是中美关系史中一个重要和独特的篇章,而且对一战华工史料的挖掘和研究在学术范式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展现了"共有的历史"视野的重要学术价值及其在中美关系研究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对法国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形成了专门的学科领域——法国学,前苏联科学院法国历史研究中心自1958年起定期出版刊物《法国年鉴》,它成为了俄罗斯法国学研究者之间的连接中心,并且扩大了法苏之间的科学合作,这对法国学研究十分重要。上世纪90年代由于俄罗斯国内经济不景气及苏联解体,此刊曾一度停刊,法国学也呈现群龙无首的状态。2000年后此刊又恢复出版,涵盖了从高卢时代到当今的全部法国历史,重新成为法国学在俄罗斯的中心枢纽。《法国年鉴》的艰难历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学在俄罗斯的兴衰起伏,本文以《法国年鉴》的发展为线索,以历史为主线,尝试探索法国学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相似文献   

6.
“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法国的移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国在历史上属于对外来移民开放的国家。法国人从大革命起便树立起这样一种理想观念:在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中,所有人都享有平等地位,国家对公民一视同仁。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法国把自己变成一个“大熔炉”,所有外来移民都应当放弃自己原来的语言、文化和宗教,接受共和国的同化,以便成为法国公民。这种“大一统”的共和同化政策在19世纪对来自欧洲诸国的移民颇为有效。但二战后的新移民多来自阿拉伯和非洲地区,且信仰穆斯林教,这便超越了法国“大熔炉”的同化能力。如今,移民问题已成为法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法国的社会文化结构正在由共和“大一统”模式向多元文化社会模式演变。  相似文献   

7.
巴黎圣·马丁街292号座落着一个颇具特色的博物馆——法国国立工艺博物馆。它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由当时国民公会于1794年10月10日创办。近两个世纪以来,工艺博物馆为法国树立起一座科技进步的丰碑,成为法国工艺发展的见证。国立工艺博物馆不只是一座仅供游人们参观的场所,而是集展览、教学、科研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即博物馆——学校——研究所。说它是博物馆,因为在这里人们可以详  相似文献   

8.
作为民用核能大国,法国开展核能外交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经历了反对美国核垄断的核援助时期、受制于国内核能安全性辩论的谨慎拓展时期,以及进入新世纪后全力推进时期。当前法国核能外交的特点也十分鲜明,表现在三方面,即决策体系的权力集中、由龙头企业主导核能外交实践以及战略目标明确。经过30多年与法国保持的民用核能合作关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民用核能国家之一。在自主研发的民用核技术取得突破的当下,中国积极投身于核能"走出去"。因此,当下应该系统总结自己的核能"老师"法国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将对我国的核工业建设有所借鉴,更为我国核能"走出去"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法国海权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海权研究样本。法国海权史和海权思想理论研究,在国外历来受到学者重视,诸多研究者纷纷于其中发掘历史启示并进行理论升华。相对而言,国内学界未能足够重视该领域研究,同时国内对法国海权的一些认识存在误区。该领域研究不仅尚有许多可探索空间,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法国历史角度探究和梳理法国核心文化价值。法国国家形成于9世纪,首先,封建社会的骑士文化影响下的贵族精神形成了最初道德准则和对女性的尊重;现代时期的人文精神与理性,以及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塑造了法国民族现代主流文化价值;20世纪,怀疑主义促使法国学界对"理性"概念进行新的批判和反抗,而"非理性"大潮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一场"理性"的自我进化。这些核心文化价值构成法兰西文化体的主要基因,给法国民族精神提供最丰厚的给养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源远流长,许多思想先贤为欧洲联合奠定了思想根基。一战后泛欧运动兴起,白里安在国际联盟倡议成立具有联盟性质的机构,标志着欧洲联合思想上升为法国政治家的执政理念。二战后法国开始寻求新的欧洲联合的实践,军事上与英国签署《敦刻尔克协议》,经济上与西欧国家签署金融合作协议。皮杜尔、舒曼等政治家更为积极地推动欧洲联合。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几经酝酿,最终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欧洲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终端等技术和设备遍布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以知识传播为使命的图书和阅读,数字出版成为"时髦词"。法国是传统出版业大国,境内拥有7000余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图书出版是第一大文化产业。为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法国政府、出版社、民间组织积极探索和实践,使数字出版在经历了入市之初的"尴尬"之后异军突起,成为继美英等数字出版大国之后的新起之秀。法国发展数字出版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9月2日至6日,第十五届中法瑞历史文化研讨班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开班。本次研讨班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协办。来自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EHESS)、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高师、格勒诺布尔大学、弗里堡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者为学员授课。研讨班的关注点由此前的空间、记忆等话题转向时间,主题为"历史与时间:欧洲与中国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在暴力恐怖犯罪中的根源性作用愈发凸显,旨在预防和消除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去极端化"方案普遍成为各国反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从2014年起先后推出三项反恐计划和四批"去极端化"行政举措,逐步构建起了涵盖面较广的一套"去极端化"方案。本文主要就法国"去极端化"方案的推出背景、形成过程与经验教训做一简要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留美幼童、基督教青年会,以及中国参加两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等案例,揭示这些由体育活动形成的中美共同经历,如何为"乒乓外交"的成功及中美两国人民交往打下坚实的历史基础。本文认为,体育的重要性在中美关系史中非常突出,不仅帮助缔造了中美人民的友谊,也与两国外交关系环环相扣,成为两国"共有的历史"和"共有旅程"的重要环节。文章强调,应借纪念中美"乒乓外交"半个世纪的契机,研究和思考体育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体育视野不仅有助于重新认识和理解"乒乓外交",在学术上是一个突破和创新,甚至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有效窗口,思考如何更好处理中美两国关系,增进彼此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6.
2017年的法国大选,"国民阵线"的女性领导人玛丽娜·勒庞一度成为热门人物:她不仅创造了"国民阵线"历史上的神话,也引领了一股勒庞"风潮",令传统左右翼人士刮目相看。与此同时,透过女性政治家勒庞,我们发现"第二性"—女性在政坛上的形象也在当代发生了变化:女性参政地位逐步提升,女性参政比例逐年提高,女性首脑使人"眼前一亮",女性亲和力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作为法国在北美洲东北部唯一的海外领土,对于法国的国际政策与全球战略具有独特价值。法国对北美洲的殖民历史在这一群岛特殊地位的形成中具有基础性作用。16世纪起,法国人在北美的渔业活动奠定了群岛的人口构成与文化基调,此后百余年间的法英争霸形塑了北美政治格局,更强化了群岛的法国政治属性。到20世纪,法国因群岛权利先后同美国、加拿大发生争端,近代殖民史成为其诉诸的重要依据。时至今日,法国拓殖历史仍是影响群岛现实价值的主要力量。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的发展历程表明:早期殖民历史是决定法国海外领土现状的一项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审核了“关于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的基本方针和任务一的决议。决议指出,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1968年成立以来完成了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苏联社会的社会一阶级结构的进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会舆论状况,社会人口问题,社会预测和计划,宣传问题。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论和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物质和情报供给,社会指数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思想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哲学",应该说并不是在一个背离"生命"的、抽象思辨的过程中被捏造出来的学问。倒不如说,它的本质就在于我们的"存在经验的精炼化"。日本一直以来都是站在具体事象的立场,以自身的存在经验所凝练出来的精神活动为核心,由此来展开自身的学术研究。"日本的哲学"这一研究本身应该说带有了双重内涵:第一,应该是一个学术探索,即如今要站在"哲学的"基础上来认真地、客观地重新探索日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历史传承;第二,应该说是一个哲学研究,即不局限于第一个立场,而是要在"现代"这一科学技术极度发达、文明冲突与异文化摩擦频繁发生、充满了冲突与争执的全球化人类社会之中,我们日本人面对世界必须形成一种主体性的自觉,必须提出并树立起一种新的"哲学性"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整个西方的文学社会学由斯达尔夫人首创。法国文学社会学研究源远流长,直到今日,法国文学社会学家们以及重要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社会学家大多论及文艺的社会价值之尺度。法国文学社会学理论在国外现当代同类研究中占有举足重轻之地位。本文将法国文学社会学研究划分三个大的时期加入论述:①发生期(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②,发展期(从斯达尔夫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③,繁荣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