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饮者 《党的建设》2009,(4):47-47
有一次,走廊上的脚步声打动了我。当时,我在一个城市漂泊,忽然病了。就在那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可能从我有气无力的回话中听出了信息。那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应该是我的一个小朋友了。我没有想到会听到她走来的脚步声,就在我租住的那个二层小楼上。小院里此时没有杂音,那急急的脚步声至今让我记着。"噹噹噹",几下敲门声,门被推开  相似文献   

2.
喜鹊正步走     
正初冬时节,新麦如茵。我们几个发小从老家马颊河北堤上下来,漫步走进一片嫩绿的田野。随着几声"喳喳,喳喳喳"的叫声,七八只喜鹊像操练的士兵,踢着正步向我们走来。它们那紫黑的"礼服"、雪白的"衬衣",在阳光下闪动着光亮;它们那雄赳赳气昂昂的英姿,是那样的威武飒爽。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段沉淀了几十年的往事——喜鹊走正步,还是我孩时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一直挂念着莒南,不只因为那里是我的故乡。七岁以前的记忆清晰而又模糊,那记忆凝结的晶莹长长地挂满了我一生的回望。那回望是对几十年来历史乡路的回望,那回望也是对几十年青山  相似文献   

4.
在我晨练的小树林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几棵形状怪异的,似“猛兽齐鬼,森然欲搏人”的沙枣树。站在弯曲粗糙的,枝头挂满淡黄色小花的沙枣树前,闻着那沁人心脾的沙枣花香,不由使我想起了少儿时沙枣树下那欢乐的时光,我仿佛又回到那久远的少年时代。1959年春,也是一个万物复苏、万木争  相似文献   

5.
加入中国共产党,对我来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979年6月28日,我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980年6月21日,提前7天,我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当我填写入党志愿书时,我感到那几页纸沉甸甸的,因为那上面记录着我对党20多年的追求。 我是通过斯诺写的《西行漫记》一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那是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我刚从比利时留学回来。当时,祖国正在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给家里打电话,父亲高兴地告诉我,他已经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了。听着父亲那激动的话语,想象着他兴奋的样子,我发自内心地笑了。这事说来有意思,与刚入党的父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2)
正一弟:亲爱的一弟!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都不能强悍起来。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我颤慄而寂寞!在这个情景中,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我的依傍,你如【于】是乎在我的心田里,就占了一个地位。此外同居在一起的仁,秀,也和你一样——你们一排站在我的心田里!我常常默祷着:但愿这几个人莫再失散了呵!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  相似文献   

8.
数年前的一天,一位领导同志问我:几个跟你差不多的同志提拔了,有想法了吧?我答道:要说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骗人,但我没有资格跟党讨价还价。开始,那位领导同志微露疑惑,大概以为我在变着花样发牢骚吧。其实,我说的真是心里话。我父母从大山里出来,靠做手艺糊口,家徒四壁,目不识  相似文献   

9.
梦中沙枣林     
正早晨,收拾茶几上的杂物时,看到几棵熟透了的、泛着金黄色的沙枣,那是昨天我们从果园林带摘回来的。看着这一颗颗饱满的沙枣,时常出现在我梦中的那片沙枣林便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记事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小伙伴们跑到离家几公里远的沙枣林,那里生长着一排排望不到头的沙枣树。每到金秋时节,我们六七个孩子就到沙枣林找枣吃。睁大眼睛,寻找最  相似文献   

10.
采访他之前,我查阅了他的档案,那里面的记载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参加工作40多年,几十次受到表彰奖励。挑主要的说吧,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席过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三次当选为省劳动模范,不久前又荣获“吉林英才奖章”。他是省委命名的优秀共产党员,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他作为一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着政府津贴……他可谓荣誉等身。 可当他坐在我的对面与我交谈的时候,我觉得他是那样让人敬佩又是那样普通。他的眼睛大而且明亮,我想那是因为他能明察秋毫所致;他的背略有些弯,我想那是他常年站在手术台前的纪念;他说起话来平缓温和,如春风徐徐,我想那是他的职业道德使然。  相似文献   

11.
<正>在放着重要物品的那个箱子里,有一扎用银色缎带束着的信,有亲人的、朋友的,最多的时候曾有几百封。因为那厚厚的信,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富足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不会孤单的人。那些信传递着彼此的问候,就像跨越千山万水、穿越无数黑夜的手握着我的手。我们一起叹息、一起惆怅、一起幻想,心不曾因分别而变得有片刻的  相似文献   

12.
思念在中秋     
<正>秋天到了!今年的秋天来得不早也不晚。雨珠儿悄悄地落下,打在门前菜园中的菜叶上,嘀嗒作响,屋外一片漆黑。离中秋节还有几天,晚饭后,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着窗外滴答的秋雨声,心中不由增添了几份惆怅。我下意识地点燃了一支香烟,在忽明忽暗的亮光中,我仿佛看到父亲那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一时间,忐  相似文献   

13.
大石的英魂     
酷暑逼人的7月,热风阵阵。而在清澈如镜的富屯溪,跃鱼却荡起点点涟漪。我漫步在邵武小东门河边公园的小径上,被那轻风飘逸的黛绿色的杨柳所迷恋,破那安详的溪水所牵动,我兴致勃勃瞧着走着,来到了大石前。大石前,地名也。原本是河边长着几个突兀又光滑平坦的巨石而得名,它与河水、菌草相映辉。然而,这大石像坚韧不拔的勇士,几经激流荡涤。几经山洪冲杀,却不屈不挠、傲然挺立。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乡红石窝,是祁连山深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庄四面环山,景色优美。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除几户汉族外,其他全是裕固族牧民。 那里,有我难忘的童年。小时候,我家的房前有一片草滩,房后是大满草沟山,我们常到山上挖野蒜,在传说是红军打过仗的战壕里打土仗。在刨土时有时还会发现锈迹斑斑的子弹头和弹壳。那山上的土很奇特,有那么一片一片呈现出红色。我曾问安格(东部裕固语,奶奶之意),那一片一片的土为什么是红的,安格告诉我:“那是红军的血染红的。”她说:“咱们住的这地方原来叫石窝,村子也叫石窝村,…  相似文献   

15.
什刹海是北京城里紧邻皇城的一片风景区,其间散布着众多名人故居。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一座故居,就是一段历史。北京这座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便体现在这些名人故居之中。不久前,我曾参观其中几处,感触颇深。棉花胡同66号:蔡锷故居什刹海附近的棉花胡同66号,是一座普通小院,由前后两院组成,房屋以回廊相连。院门前那两棵粗壮的国槐,相传已有几百年的历  相似文献   

16.
那还是南部边境军事对峙的时期,当时我在广西前线服役。一天,一封皱皱巴巴的家乡来信,送到了阵地上。打开一看,歪歪扭扭写着这样几个字:"儿,速寄一张两只耳朵的正面照片来。妈。"母亲是一位几乎不识字的裁缝。看到这封信,我百思不得其解。战友们的一致判断是,家里要给我寻对象了。但那时候我才17岁,这件事尚不在家里人的考虑范围。即便如此,我还是择空匆匆跑到离阵地足足几十里的边境小镇,  相似文献   

17.
想念黄河     
在西部开发号角劲鸣之际,我不由自主想起了黄河。 那时我独坐于书桌前,眼望着昏黄的灯光,仿佛有一片黄河之水,漫过天际,铺天盖地汹涌澎湃地向我涌来,浑黄色的河水以其粗犷的喉咙唱着雄浑的 交响乐。 我静静地坐着,享受那涌来的河水每一个浪头藏着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谈到黄河,爷爷就说起那泛滥的河水,像一群饥饿的野狼;说起那--木船;说起那些年月里有过怎样的艰辛和磨难。黄河,是一条苦难的河,它给人苦难也使人勇敢。我记忆中的爷爷已有几分苍老,脸上布满皱纹,额前被风雨沧桑冲刷出条条沟壑,手皮裂开,青筋暴起,可他依…  相似文献   

18.
小城的脚步     
詹倩 《江淮》2011,(10):33
走在小城的大街上,我轻轻地徜徉着、欣赏着,又常常仰望着那一栋栋直指蓝天的高楼。而此时,我想到了家乡的今昔变化。孩提时代,关于城市的概念是模糊的。想象中的城市,应该住着很多人、跑着很多车、建着很多房。于是,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是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九团场八连的一名普通农工。和众多一线的劳动者一样,在农场那无垠的土地上耕耘了三十多年。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这些年来,我在连队大田收获了财富,也在自家那一亩来地的庭院里收获了希望。我要说:大田种植粮棉是我们农场人的根本,是柱石,庭院经济则是我们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72岁了,当了一辈子农民,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还种着几亩柑橘。女儿们都已成家立业,劝我不要再那么辛劳,但我始终放不下那片相伴几十年的土地,每天在柑橘林间转悠,看着绿叶白花硕果,心里就无比踏实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