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印度独立的实现,是在当时的国际条件下,由印度资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各阶层都在不同程度上参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运以及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印度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大党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这种作用既表现为对民族运动的宣传、发动和领导,也表现为对这个运动在一定程良上的限制;既表现为对工农运动的一定的支持,也表现为对工农运动,特别是武装斗争的扼制。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国大党的资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而党内成份的混杂、资产阶级(也有小资产阶级)的多种思潮、派系并存的状况,也是原因之一。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大党对民族运动的领导,使印度在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印度国大党是印度最早的资产阶级政治组织,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印度独立之前,它一直是印度民族运动的领导力量;印度独立之后,它长期处于执政党的地位。如何看待国大党的性质和作用,如何正确处理同国大党的关系,是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印度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它的纲领、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印度国共两党的历史,离开与国大党的关系和政策,也就谈不  相似文献   

3.
印度地方政党及其政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地方政党总体上有种族民族主义政党、教派主义政党和种姓政党三大类型。它们的产生与独立以来社会阶级结构和种姓结构的变化有关,是国大党高度集权体制催生的地方主义兴起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平衡,改变了人民院的权力结构,也使得印度的政党政治走向地方化,改变未来联邦—邦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印度国民大会党是亚洲国家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政党之一,在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它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一个欧化的知识分子的小团体发展为囊括社会各阶级、阶层、种姓、教派和民族的超级大党。独立前它成功地存在了六十多年,独立后的近四十年中,除1977—80年的两年多外,印度的政权一直操在它之手。虽然几经分裂,力量遭到严重削弱,但是,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个无竞争对手的执政党。本文试图对“国大党一党为主”局面形成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着重对国大党的社会基础作一历史探讨,最后对国大党的前途作一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印度政党格局呈现印人党强势反弹、地方政党借机崛起、国大党加速式微的新变化。新的政党格局由日益盛行的右翼思潮、有利于特定政党的疫情选举规则以及国大党糟糕的政治表现等原因共同导致,其中疫情是关键影响因素。在疫情影响逐渐消散的情况下,印人党或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影响,而国大党的反对派领导者地位将遭遇崛起政党的强力冲击。与此同时,印人党引领的右翼思潮将继续作为主导性意识形态,对印度政局产生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国大党渐趋陷入衰落、印人党由边缘走到中央,邦级政党异军突起并与超大型政党共享政治权力,印度政党格局由"三足鼎立"过渡到"两雄争锋"。同时,"悬浮议会"下联合政府成为政治常态;第三支政党力量式微并淡出政治舞台,以国大党和印人党为核心的两大政党联盟交替执政;国大党和印人党在推动经济改革和包容性增长方面已形成共识。未来,国大党短期内难以复起,印人党在政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将持续存在,但其不会轻易改变联合政治的传统;国大党和印人党在国家建设、世俗主义等重大议题上的分歧将更为严重;邦级政党仍将与全国性大党在中央与地方层面共享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7.
以拉·甘地为首的国大党在1989年印度第九次大选中失利,国大党继1977年之后,第二次成为在野党。拉·甘地何以会失败?除了政治方面的原因,恐怕也少不了经济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将拉·甘地执政五年内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概述,供深入研究印度第九次大选参考。一、拉·甘地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调整拉·甘地一上台就加快了经济政策调整的伐步,五年来,其经济政策调整可大致归纳如下: (一)放松对私营部门的限制,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对私营经济仍采  相似文献   

8.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从此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治统印度近二百年的历史,印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印共与国大党的关系,印共对国大党的评价和策略,与独立运动时期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独立前英国殖民主义者是印度最主要敌人,争取民族独立、赶走英国帝国主义是国共两党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两党彼此互为盟友彼此虽有许多矛盾但属于同一营垒内的非敌我性质矛盾。它们的矛盾不在于谁打倒谁,而在于谁是印度独立运动的旗手和领导者。由于共产党本身力量弱小和路线政策上的偏  相似文献   

9.
印度锡克教徒建立语言邦的曲折历程庄万友独立初期,由印巴分治和迁徙引起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空前仇杀和动荡刚刚平息,印度社会又起风云。独立前夕曾与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同舟共济的一些地方领导人在新局势面前,提出了要国大党兑现按语言建邦的诺言的要求。一...  相似文献   

10.
印度独立40多年来,国大党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没有什么大的作为。1989年,当时的国大党主席拉·甘地出于政治需要,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还权于民的口号,并将其写进1989年和1991年的竞选纲领。拉奥上台后,很快提出了新的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法案,并作为第73次修宪令被议会通过。这一法令的颁布和执行,标志着印度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但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前景不容乐观。一、印度农村基层政权的现状印度农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种姓、宗教、语言、地区特点的多样性,决定了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11.
印度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历时最久的民主国家 ①。印度的政党政治作为印度民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独立后的印度由于国大党一党独大而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和有序的政策运行。然而由于印度国大党长期执政而带来的领导人专权、贪污腐败以及内部分裂导致其失去独大的一党执政地位。伴随印度多党制的发展及所带来的政府更迭频繁、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印度政党制度又被人们视为是世界上不稳定的民主 ,是一种超前政治消费。因此 ,了解这个世界上经济落后的人口大国的政党制度对于第三世…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十年间,新闻媒界和学术工作都将许多注意力集中在印度的“秩序问题”上。的确,自印度独立以来,经过语言邦运动、民族问题的凸现、种姓问题的“重新发现”及政治中的派系斗争,秩序问题在印度政治生活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随着国大党威性的下降和政党体制的重建、两位总理的被暗杀、旁遮普动荡的延续、围绕“阿约迪亚庙寺之争”的宗教和教派冲突、阿萨姆和克什米尔的分离主义活动以及种姓间的暴力冲突的不时爆发,特别是1991年至1992年,各种姓对政府决定实施“曼德尔方案”中有关种姓保留名额的强烈反应,对秩序问题的研究更多,秩序问题也因此而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0,(2)
1989年,在拉·甘地执政5年后,印度举行了第九届人民院选举。为了赢得选举胜利,执政的国大党(英)和反对党作了周密的筹划和安排,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角逐。结果,国大党(英)竞选失利下台,引起了国内政局的重大变化,成为印度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一、国大党(英)的竞选活动 从1989年初开始,国大党(英)便积极为大选作准备。它利用执政党的有利地位,采取下列各项措施,以增强声势,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印度近代知识分子是英国殖民体制下形成的独特社会阶层,是殖民时代政治、经济及文化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知识分子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同其他阶层建立起政治合作关系。在19世纪,印度知识分子与英国统治者忠诚合作,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进入20世纪后,他们与工商业资产阶级结成政治同盟,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他们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关心着整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殖民统治的处境下并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印度在十九世纪基本上实现了一场民族主义的自我认同。其前期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天然自发的民族意识、情感和立场的表达,而后在提拉克以“印度自治”为宗旨的宗教一政治学说里臻于成熟和确立,并通过圣雄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政治实践使之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至5月举行的印度第14届人民院选举使印度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出情节曲折的三幕话剧。第一幕是选前各方普遍看好的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失败,国大党及其盟友获胜;第二幕是国大党主席索尼娅在被推选为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后出任总理的前夕,突然宣布拒绝出任总理,并推举曼莫汉·辛格为总理候选人;第三幕是曼莫汉·辛格与各方进行紧张的磋商后,匆匆忙忙组成了新政府并宣誓就职。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是:曼莫汉·辛格政府能否长期执政,对印度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会进行一些什么调整。  相似文献   

17.
英国撤离印度、缅甸和马来亚时所实行的政策是"统而撤离",即将印度、缅甸和马来亚变为联邦制国家,在统一的基础上和平移交政权。这一政策未能在印度变为现实,但在马来亚和缅甸却获得成功。"统而撤离"政策在印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各方尤其是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不能达成妥协;在缅甸和马来亚则因为英国政府努力促成各派势力之间的妥协与合作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以前瞻的眼光推动中印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20日大选后,国大党领导的联合进步联盟重新支配印度政治舞台,即开始确立新的发展道路。7月8日,国大党政府公布新预算,其政策重点是扶贫、农业和教育,放慢私有化进程。国际社会对预算显示的政策微调反应低调,但对印度的经济前景普遍乐观。2004/05财政年度,印度人民党政府曾希望获得7%-8%的经济增长,印度储备银行(央行)则坚信是6.5%。国大党政府掌权后,一直到8月份还维持7%-8%的增长预期,然而进入9  相似文献   

19.
普遍认为,不论印度的哪个政党或政治联盟执政,都会以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为基本国策,以印度传统哲学“中庸之道”为基础制定内外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90年代印度多党政治中,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BJP)作为全国性的两大政治力量的出现,而地位处于上升态势的印度...  相似文献   

20.
王衡 《亚非纵横》2015,(2):39-53,122,126
与"社会中心主义"理论视角下"印度现代化进程缺乏领导力量"的结论不同,本文认为,在"主权塑造"和"国家建设"两个现代化阶段,国大党始终是主导印度国家制度变迁的组织力量。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现代化进程符合"政党中心主义"的特点,其经验启示:在后发国家革命型政党主导国家制度变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有社会基础广泛的人民性政党才能主导国家制度变迁;政党需要在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不断进行适应性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