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之界分是公安执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基层公安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学界对公安机关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的界分存在一定的问题,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范围应当依据法律的规定以及公安机关自身的性质来决定。警务活动可分为主体型与非主体型警务活动,很多所谓的“非警务活动”,其实应当属于警务活动的范畴。相应地,这些“非警务活动”之所以造成了不良影响,原因不在于其是“非警务活动”,而在于执法的规范化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民警察非警务活动的增加,影响了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进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公安机关应正确理解“四有四必”为人民服务活动的专项性,运用现代管理学原理对人民警察的非警务活动进行整合替代,确保人民警察根本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警务活动是由公安机关的职能与性质所决定,并与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相适应,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外延进行正确分类,对于公安机关在实践中正确区分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有效地履行职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警务活动过多或警务活动外延泛化的问题,是公安工作面临已久的一个老话题,也是长期困扰基层公安机关的一大难题。只有加强对非警务活动的管理和规范,才能使警务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才能建立21世纪的新型警察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5.
非警务活动过多或警务活动外延泛化的问题,是公安工作面临已久的一个老话题,也是长期困扰基层公安机关的一大难题。只有加强对非警务活动的管理和规范,才能使警务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才能建立21世纪的新型警察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非警务活动与警务活动界定的标准并不清晰,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和基层民警对非警务活动的认识各有不同。参与非警务活动增加基层民警的工作量,耗费大量的执法办案经费,损害公安机关的形象。此现象的产生,既与社会"大气候"有关,也与地方"小环境"有关,既有现行的体制机制的影响,也有公安机关"作茧自缚"。减少和避免警察参与非警务活动,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慎用警力意识、归口处理意识、责任严究意识,慎之又慎地使用公安警力;第二,要减少"怕事"现象、"人治"现象、"怕说"现象,因情施策地用好公安警力;第三,建立非警务活动具体内容及标准界定机制、社会问题管理和应对处置机制、"110"社会公共服务各部门联动机制,严格规范警务活动;第四,把握好政治优先、国家优先、法律优先三原则,合法合理地开展警务活动。  相似文献   

7.
基层警务是县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主要是公安派出所)在法律权限范围内作出的直接涉及公众或个体利益,以执法为核心的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基层警务运行机制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一些弊端,存在现代警务观缺失、控权机制建设相对滞后、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界限模糊、基层民警执法权益被侵害现象突出、警力资源配置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基层警务绩效考核机制单一等问题,应从理论创新、机制建设、警力配置、警务运行、评价体系、权益维护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社区警务战略中非警务活动的遏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公安部门的许多同志把社区警务中的服务思想与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非警务活动相混淆,这对公安工作危害极大。为此,必须对社区警务与非警务活动进行正确界定,并应采取对策遏制非警务活动。  相似文献   

9.
铁路公安机关转制后组织结构与绩效评估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公安机关转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转制后,铁路公安机关警务活动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直接参与铁路建设的非警务活动也将减少。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铁路公安机关一方面要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构建均衡、合理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要科学界定警务绩效评估内容,制订主客观相结合的警务绩效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从法理学角度看,警务活动系指警察主体依法履行职责的警察职务活动。非警务活动则指警察主体主动或被动参与法定职责范围之外的非警察职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警察力量的非警务运用。非警务活动可分为禁止性非警务活动和义务性非警务活动。应当严厉禁止的是那些超越警察法定职权范围,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各类非警务活动;对于那些履行法定义务的非警务活动如紧急救助、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等则应积极参与。警察力量参与义务性非警务活动应当遵循依法规范、出警有据,区分性质、慎重使用,合理用警、讲究策略,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原则,并且需要在政策和法律上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应急警务是公安机关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特别警务活动,在应急警务中警察权的行使,与正常社会秩序下警察权的行使有所不同。由于突发性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无序性、严重破坏性的特点,为使公安机关迅速有效地平息事端,防止其蔓延,必须赋予公安机关较之常态下更多更具强制力的警察权,使其在一定的原则下可以有条不紊地运用应急权力,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犯罪急剧增加、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警力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已成为各地公安机关面临的共同难题。市级公安机关不能只靠增加警员数量和经费投入来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像兰州这样的西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警员的数量和经费的投入更是无法保障。因此,需要从现有警力资源的质量和管理等方面入手,从公安队伍内部挖掘警力,通过严把出入口、教育训练、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健全职位晋升机制等途径切实提高警员的综合素质。依靠创新警务工作模式,完善公安管理体制,明确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解决民警实际困难的制度建设等方式科学配置和合理使用警力,避免警力的不必要浪费,最终实现市级公安机关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大型活动安保面临着很多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公安机关原先相对封闭的警务模式,无法适应大型活动安保要求。公安机关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警务资源,建立大型活动安保联勤指挥机制、重点人员共同监管机制、突发事件应急互援机制,深入推进情报信息沟通和共享,合力共同做好大型活动安保,确保“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14.
论警察公共关系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警察公共关系对于公安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长期发展,必须构筑起保障其持续改进的制度基础,即继续深化公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地建设与完善公安执法服务承诺制度;加快推进警务公开制度;树立能力本位的管理理念,建立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真正确立“执法为民”思想,建立人权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打防"两抢"犯罪的三个难点以及队所的职责分工,决定了队所之间必须加强协作.公安机关在队所协作机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部分成功经验,但是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公安机关要以打防"两抢"犯罪为契机,以有效遏制"两抢"犯罪发案势头和减少"两抢"犯罪为目标,逐步完善队所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良好、和谐的警察内部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搞好外部公共关系的基础和前提。针对目前警察内部公共关系中存在的显见或隐见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马斯洛的人本理论学说,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加强警察内部公共关系的建设,即通过满足人的五大需求来实现团队绩效的最大化,从而通过警察内部公共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民警个人与公安工作的共同发展,以期能为警民公共关系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警察行政执法是其执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治安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着种种"失效性"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警察治安行政执法的有效性,使得公安机关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维护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18.
公安部“南京会议”后,各级公安机关在警民关系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从制约警民关系建设的几个客观因素出发,立足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公安本职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要从警民关系建设中公安机关努力的方向入手,增强队伍凝聚力、治安掌控力、执法公信力和形象传播力,力争通过自身转型和政策调整,进一步强化群众基础,在民心中建立起自己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警务督察是公安机关所特有的一种监督制度,其独特性为:一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与党的纪律检查机构、行政监察机构合署办公;二是其督察重在事前和事中监督,目的是及早发现和及时纠正问题,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三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全方位地对公安机关的各项警务活动,遵纪守法情况实施动态的、同步监督,保证了监督的有效性。因此,警务监督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为全面改善公安工作和加强队伍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暴力袭警事件频繁见诸于媒体,公安机关及其警察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的同时自身权益受到严重影响,警察权威下降成为不争的现实,全面重建警察权威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