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格尔说,人的心灵和大自然一样,都是变幻莫测的精怪。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往往惊叹于一种神奇,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的人,每天相见却未必相识;有的人,相互认识却未必相知;有的人,乍一见面却相见恨晚;有的人,从未见面却真正相知……  相似文献   

2.
我们栖居于这个世界之中,在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发生着关系,并且在面对着多种关系的同时不断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于是,我们便感觉生活在一个网络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任何离开这个网络的人都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有归属感的生活。因此,虽然这个网络先于我们而存在,虽然这个网络给予我们太多的束缚,但这一网络的先验性和强制性却并非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而是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由我们自己所塑造的。这样一种塑造的过程乃是人与人一种互动的、交往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一过程,便产生了一系列的规范,我们依据这一系列的规范维持我们的生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错误的、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什么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相似文献   

3.
陈椿 《江淮法治》2011,(14):23-23
慈善,这个词在中国出自《魏书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主要是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国内有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很多慈善家为了慈善事业四处奔走很值得中国人学习.但是他们却不知那是美国式的捐赠。中国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了慈善行为,比如我们常常听说到的古代某富人某员外对穷人施粥。  相似文献   

4.
从北意市朝阳区看守所的监号里走出来的24岁的高璐,在冬天凛冽的寒风中清新得像五月的铃兰,不带侵略性地翩然走来。让人无法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南昌电视台的美女主持人,这个。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江西分赛区总决赛亚军,这个单纯得连犯罪都在所不惜的女孩。却在像罂粟一样充满诱惑的爱情面前,变得伤痕累累神魂颠倒。最后为了索要欠款。奋不顾身地和自己的新婚丈夫闫舒洋非法拘禁了前男友陈华新,因此而身陷囹圄。  相似文献   

5.
选任干部,首先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德才兼备,而不是年龄大小。年龄不应是选拔任用官员的主要标准。而在一些地方,“年龄是个宝,德才作参考”,年龄却成了选任干部的刚性条件。笔者认为,凡人才,不管年龄大小,都应视为珍宝。年轻的人才苗子,要早发现、早培养,让他们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表现不俗、政绩突出的,要大胆提拔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驰 《法人》2011,(3):44-47
现在的潜规则和利益链主体都是受益者,最终受害的只有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那些最需要住房却又买不起房的人  相似文献   

7.
罚与序     
宋怡 《检察风云》2014,(7):64-65
治而不乱,安则不危,此二事为行政之至计,故厘并举以成言。社会秩序无处不在,治安管理便不可或缺。小到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被罚款10块钱,大到因为某些违法行为被处嘶亍政拘留,我们都在维系着这个社会的固有规则,却时常有不少人因一时出格或蓄意挑衅而被告诫或处置,因此治安管理处罚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8.
庄严 《法庭内外》2010,(2):35-36
人之所以为人,有别于其他生命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的社会性。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自然生命的告别,而不是社会生命的终结。每个人的生前身后都有一些故事,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当然,演出的是喜剧还是悲剧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印象天镇     
王臻 《检察风云》2013,(6):100-101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按照这个逻辑,每一次旅程也都有它的缘起,但前往的动机却总是似曾相识。几个月前,我被一张照片所吸引,照片里的那个地方叫天镇,地处山西大同,在山川的尽头,人在望,羊群也在望……  相似文献   

10.
两个女孩的心痛 2008年8月底,暑假快结束时,在解放军第411医院妇产科的病房里,躺在病床上的两位17岁的女孩小青和小露在聊天时发现,她们的男朋友竟然是同一人,这个人叫小童。痛骂小童之后,她们都拿起手机拨打小童的电话,却始终没有接通。  相似文献   

11.
文静在2008年5月1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著文《真正的艺术家都在苦难中成长》介绍了吴冠中关于艺术家的一些观点。吴一贯对美协、画院这类机构的存在,公开表达不满。他说,除了中国,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画院。我们却有那么多画院,养那么多人,出来的作品却很多都不行,因为,这类机构的设置,完全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美协、画院每年都搞采风,一大帮人集体下去,打着旗帜,跟老乡照相,这样做,老乡都不敢讲话了。真正的采风,是要偷偷下去的,要生活在民间,体验风土人情,了解民生疾苦,这个过程是很艰苦的。  相似文献   

12.
张驰 《法人》2008,(4):27-31
这个人,智力超群,商业感觉非同寻常;这个人,曾经在中国的白色家电行业叱咤风云;这个人,恃才傲物,不懂得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这个人,四面出击,却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这个人,英雄末路,已是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3.
曹新远 《江淮法治》2009,(24):20-21
我曾经是一名警察,现在却成了重庆九龙监狱的一名服刑人员。然而,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我这个曾经的警察却被狱警的一席话感动了,如一名病入膏肓的人,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关于走私罪的目的,国际上通常认为走私的目的是营利。我国有关论著都认为走私罪在主观上“一般以牟利为目的”。但对“以牟利为目的”是否为构成走私罪的必备要件这个问题,却争论颇多。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海关做好走私罪嫌疑人的扣留移送工作,坚持严格执法,有着重要意义。一、走私一担禁限品,“以牟利为目的”是构成走私罪的必备要件对于“以牟利为目的”是否为构成走私罪的必备要件这个问题,大多论著是持否定态度的。理由是,走私罪虽一般“以牟利为目的”,但也有牟利之外的目的,如为传播而走私淫秽物品、为吸食而走私毒品构成…  相似文献   

15.
紫阳  小雯 《法治纵横》2014,(19):8-11
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真正的差别在于不同的人却可以通过不同的主观努力去收缩或延长这一过程。没有付出的生命不过是一具空洞的躯壳,虽生犹死,而一个承担了付出的生命却因为泽彼苍生而虽死犹生以至成为永恒。当1999这四个看似普通的数字逐渐被历史远去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想要看到明天的生活有多精彩,可是这四个普通的数字却在一位美丽的少妇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就是烈士木拉提·肉斯坦木的妻子阿依努尔。“烈士的遗孀”这个称呼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一种光环,但是在阿依努尔而言这却是一个带着悲戚的光环,一个带走她幸福的光环,该怎样继续走完人生之路。是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还是勇敢地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对于活着的人是一种怎样的考验?2014年8月27日,记者在一家咖啡馆见到了这位美丽开朗的阿依努尔,悲成仍然留在她的心中,无法抹去,但是生活的磨砺却使得她更加美丽、坚强。如同一枝风雨中的玫瑰铿锵不败……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是一名警察,现在却成了重庆九龙监狱正在服刑的一名服刑人员。然而,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我这个曾经的警察却被狱警的一席话感动了,如一名病入膏肓的人,获得了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齐光瑞 《政府法制》2012,(36):39-39
《水浒传》中最可怜而又最可爱的人是谁?李逵也。 一生只为快活 说他可怜,是因为他大小战斗几百次,每次都是他冲锋陷阵,却连头发丝都没有掉一根。杀人无数的他,也从未做过噩梦。一生只知吃、知喝、知杀人的他,最后却要死在他最亲近、最崇拜、最信奉的人手里,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你说这不可怜吗?  相似文献   

18.
余斌 《政府法制》2014,(3):25-25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步入婚姻殿堂。“步入……殿堂”之类,是关于缔结婚姻的庄重而浪漫的说法。对他们二人的婚礼而言,却也是写实。因婚礼虽分为在宋家府邸的仪式与豪华饭店的大宴宾客两部分,却都是西式的。浪漫而庄严。一个已是民国的头号人物,一个来自举足轻重的家族,想不隆重都不行。  相似文献   

19.
《检察风云》2010,(13):83-83
为了让旅客在地铁站忘掉他们是在地下旅行,地铁站通常设计得干净而具有现代感。但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却独辟蹊径,致力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瑞典人,总长108公里,每—站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20.
<正> 谁也不会否认人类社会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然而纵观直到清末以前的中国社会,人——这个活生生的个体却几乎被法律遗忘了,而家庭这个血缘亲属团体反倒真正成了社会的细胞。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在内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建立在这个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