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风华 《岭南学刊》2012,(3):25-29,90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发现: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远低于北京、上海和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偏低;广东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大,研发、通讯业、教育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小;金融保险业、研究开发业的影响力系数较高,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2.
顾秋麟 《今日浙江》2008,(18):30-31
生产性服务业是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吸纳人口就业的重要领域,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绍兴要将之作为下一轮发展的重点,像规划城市建设那样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像抓工业发展那样扶持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像抓工业园区建设那样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像加强工业发展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一样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3.
刘中艳  李明生 《求索》2013,(6):15-18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湖南省14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运营效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该效率的各类关键性因素。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城市化、制造业集群度、服务业贸易及引进FDI对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国有经济在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对该行业的发展有负向影响;地区服务文化等不可测量的软因素增强了各地州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波特教授关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唇齿相依理论及台湾宏基电脑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论入手,讨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通过对武汉市、南京市、沈阳市、成都市这四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比较,揭示了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慢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各自封闭性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五种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结构中增长较快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制造业改造升级,而且对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产生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政策体制创新、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综合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战略等才能促进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素侠 《求索》2012,(10):26-28
本文旨在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运用中部六省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两者的协同关系以及所选外生变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为协同发展,但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从制度层面上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其次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细分行业条件下,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次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需求不足,低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也满足不了制造业的中间投入需求。为此,应优化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发展结构,改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整合制造业内部结构,提高制造业竞争层面;构建协同发展机制,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完美对接。  相似文献   

7.
沈发 《今日浙江》2008,(18):27-28
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突出6个重点领域。强化3个尺度的空间集聚格局,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林 《求索》2011,(12):49-50,53
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利用2003—2008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集聚组成的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性,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水平对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为5.8%,且随着地区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对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徐敏 《淮海论坛》2013,(4):12-15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作为“软件大国”的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亚洲特色.值得大力借鉴和引用。徐州市作为江苏北部的重要工业城市和能源基地,长期以来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而形成了单一畸重型的产业结构,使得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进行了大幅调整.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相对落后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王静  谷慧玲 《人民论坛》2012,(11):176-177
现代产业演进的规律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河北省作为资源型制造业大省,要强化优势产业支撑,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突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瓶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该文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乔均 《群众》2013,(9):I0029-I0030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应把握好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实现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动力,其基础与结构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国际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成为又一大经济增长点。武汉工业现已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正面临发展的机遇,本文从武汉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借此提出发展武汉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服务产业在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越发明显.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了我国学者对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观点,构建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以2008-2009年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为基础,实证研究了12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相对水平,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研究表明,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而以金融、租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作用尤其突出,其增长速度也更快,甚至超过了制造业。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生产性服务的贡献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快速、合理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有效促进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王新新 《理论月刊》2012,(4):113-116
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5%左右,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了75%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近55%,部分国家已超过60%,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发展速度非常引人注目。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经济转型期,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谋划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都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个重要命题紧密相连,本文就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服务业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区域强大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和品质立市”的发展战略,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正是实现“开放引领、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魏江 《今日浙江》2011,(12):34-35
为加快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省委、省政府按照"两创"战略的要求,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组织实施了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总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2005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名义平均增速17.8%,比服务业平均增速高1.1个百分点,比GDP增速高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4-2012年苏南五市的面板数据,从整个地区和行业层面实证分析了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专业化分工、工业化程度、服务效率、产业融合等四个因素都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专业化分工的影响最大,工业化程度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显著的因素,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同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正相关,但产业融合因素的促进作用较弱。从行业层面来看:专业化分工对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两个行业外的其他行业都有较明显的影响;工业化程度是所有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服务业效率对所有行业都存在促进作用;但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较弱。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实证结果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9.
田家林  黄涛珍 《求索》2010,(11):11-13
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我国的制造业升级,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2009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比较分析了我国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效率,研究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另外,我们使用TOBIT模型考察了影响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的效率差异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指导我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服务业对两型社会城市群发展的驱动与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提升制造业产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生产性服务业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也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长株潭城市群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主要从加大金融服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