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小衡 《两岸关系》2011,(12):13-14
2008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使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达成16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岸直接全面双向“三通”,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使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达成16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岸直接全面双向三通,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岸经贸这种制度化交往在2011年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3.
动态     
《台声》2011,(3):10-11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首次例会达成多项共识 2月22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湾桃圊举行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合会)第一次例会。经合会召集人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与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分别在会议上致辞。经合会大陆首席代表、  相似文献   

4.
海协、海基两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平台,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4月29日,是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两岸首次"汪辜会谈",并签署四项协议20周年纪念日。两岸在分别肯定这一具有历史性破冰意义会谈的同时,也同步释放出进一步加强两岸经贸关系的利好消息。海协会和海基会都向外界透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已初步完成工作层面协商,进入收尾阶段,目前双方正在对协议文本及市场开放方面的内容进行核对确  相似文献   

6.
李立 《台声》2006,(2):30-31
2005年12月24日,海协会长汪道涵不幸去世,两岸至为哀悼。想当年新加坡“汪辜会谈”,继而上海 二老再度握手,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如今随着汪老的离去,汪辜会谈已成绝唱。惟回顾汪道涵一生对两岸交流、协商及和平互动的贡献,仍令世人津津乐道,永难忘怀。汪道涵会长对两岸关系之影响与贡献,堪称至深且巨者,首推第一次辜汪会谈。汪辜二老载负着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殷切期待,受权在新加坡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加强海协与海基会联系与合作、协商处理两岸交往中的具体事务性问题等事宜举行会谈,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势的几点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民 《台声》2009,(5):23-25
面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与金融风暴的持续蔓延,台湾岛内呼吁海峡两岸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的声音不断高涨,希望以此减缓对台湾经济尤其是相关产业的冲击。然而,CECA这一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议题,却在岛内掀起一阵政治风暴,引起很大争议。尽管如此,不论最后名称为何,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目前仍以CECA称之)将很快提上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议程,成为继两岸“大三通”之后两岸经济合作的另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下旬,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南京签署的“三项协议”和形成的“一个共识”,作为一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大潮的继续,是和平发展的重大成果,是推动两岸交流的重大举措,是两岸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外有全球性金融海啸肆虐、内有民进党及“台独”势力阻挠的背景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依然十分强劲。两岸制度化协商也向纵深推进。4月26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举行会谈,两会(指海协会和海基会,下同)正式签署两岸定期航班、两岸金融合作以及共同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3项协议.并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华文化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为文化复兴提供了基础.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为文化复兴提供了保障.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两岸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性协商。截至2014年2月,两岸两会已经成功举行了十次会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1项协议。两岸大交流的格局已然形成,交流层次、领域有空前的发展,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交流深度、广度不断扩展加深,交流人数和频度大幅上升,交流区域不断扩大、互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1,(7):41-41
6月,“两岸协议成效与检讨会议”在台北登场。经过海基、海协两会磋商,会议聚焦在旅游、空运、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食品安全、共同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等协议,除汇整协议成果,更重要的是针对现行协议内容不足,或窒碍难行且无法由既有联系机制处理的问题研讨解决对策。在近期两岸经贸正常化协商进展有限下,检讨会议在既有协议下落实“求好”的精神,其成果将有助于各项协议的推展,发挥更火效益。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宣告两岸“大三通”时代来临。回首过往,一路虽然曲折蜿蜒,但大势所趋无可逆阻。  相似文献   

13.
"九二共识"是祖国大陆长期坚持的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更是海协会和海基会协商谈判的前提。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在承认"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两会"重启了暌违已久的协商大门,签署了15项协议。两岸交流突飞猛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蔚然成为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11,(2):67-67
2月22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湾举行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经合会)第一次例会,达成多项成果。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表示,“两岸经合会”是两岸分工合作的协商平台,同时也是制度化与分工化的双赢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立 《黄埔》2012,(6):38-40
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与《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至此,“两会”4年来共签署了18项协议。  相似文献   

16.
铁声 《统一论坛》2010,(1):17-19
2009年,两岸关系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岛内政局发生转折性变化的背景下,围绕和平发展的主题,取得积极进展。一年来,国共两党继续保持良性互动,举办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协会与海基会举办两次“陈江会谈”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两岸民间团体举办了大规模的首届海峡论坛:祖国大陆组织多批大型赴台采购活动,积极参与台湾“莫拉克风灾”救助,妥善解决了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与思考》2008,(12):10-1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3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海基会代表团成员。胡锦涛指出,这次江丙坤董事长率海基会代表团来到北京,同海协会进行会谈,是两会商谈中断9年之后举行的首次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两会经过协商,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签署了两项协议。这两项协议的实施,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往来和交流,有利于推动两岸直接“三通”,有利于扩大两岸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8.
1月1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全面实施。6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正式成立。这是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去年6月签署、9月生效后,两岸双方为落实协议而采取的重大实质性步骤,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式跨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代。  相似文献   

19.
资讯     
陈江第四次会议新签三项协议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湾省台中市举行第四次会谈。双方签署了《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三项协议;并同意继续就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议题进行讨论,适时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2月22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湾桃园县举行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合会")第一次例会,期间达成多项重要成果。作为大陆与台湾经济合作的重要交流平台,"经合会"不仅是ECFA实施的具体协商机构,而且也是ECFA后续商谈顺利进行的保障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