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史。从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愿的周恩来,自1927年开始,在党的核心领导层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一生,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历史的一个缩影。对于党的历史,周恩来烂熟于胸;  相似文献   

2.
正"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的故事1975年10月1日,是毛泽东度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这一天,病床上的毛泽东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对身边陪伴着他的护士追念起建立新中国所经历的革命往事,他首先讲到的就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对很多人来说,有关秋收起义,多是暴动如何激奋昂扬,战斗如何胜利辉煌,最后又是如何满怀豪情地奔上井冈山……直到从毛泽东本人口中讲出秋收起义,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角度的历史。"这故事,你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  相似文献   

3.
1948年4目23日,周周来来到西柏坡,1949年3自23日离开西柏坡。11个月,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在中国历史上,这11个月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11个月也是周恩来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时期,他协助毛泽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毛泽东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一 周恩来一到西柏坡,便立刻开始了他那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工作,协助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周恩来决定中国命运的结合 毛泽东与周恩来同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他们几乎同时探求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同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们站在新思想的前沿,为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共同奋斗。尽管他们之间也有过误解和分歧,但纵观他们交往的全部历史,他们仍然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和知音。 1924年,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广州结识,开始了两个人的交往历史及伙伴关系。从1927年到1935年,先是周恩来在中共中央作为领导者,毛泽东在地方建业;后来毛泽东、周恩来同在中央苏区工作,仍然是周恩来处在领导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史.从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愿的周恩来,自1927年开始,在党的核心领导层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一生,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历史的一个缩影.对党的历史,周恩来烂熟于胸;对学习党史,周恩来高度重视.周恩来谈学习党史,重在结合工作实际,在很多情况下也把自己摆进学习中,通过现身说法,把学习党的历史的经验和体会自然而然地讲出来,可谓润物无声.周恩来谈学习党史,涉及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内容丰富,意蕴深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漳州战役是毛泽东、周恩来双星定位的历史起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2年,毛泽东亲临指挥漳州战役,并取得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巩固闽西根据地,开展闽南游击战争,支援东江根据地人民的斗争,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周恩来产生重要影响。攻打赣州受挫与攻取漳州胜利,使周恩来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更加敬佩。自此以后,在中央苏区两种指导思想的对立和冲突中,周恩来虽没有完全站在毛泽东一边,但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和思想尽其所能地给予支持和维护。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又对毛泽东能够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参与军事领导,对确立毛泽东在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漳州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周恩来双星定位的历史起点,影响了两位伟人一生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是土地革命斗争的中心,毛泽东率先在这块红土地上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个重要起点就是他十分注重对农村经济、社会的调查,掌握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制定出相应的革命方针和斗争策略。调查中制定土地革命政策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军上了井冈山,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动农民,取得农民的支持,建  相似文献   

8.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召开,使中国革命完成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此后,在探索建党建军基本原则的伟大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  相似文献   

9.
《党员文摘》2008,(3):F0003-F0003
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议事业立下卓著功勋,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献给了党。周恩来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他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5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诞辰纪念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本刊特选登这幅记录61岁的周恩来检阅解放军仪仗队的图片,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0.
扳倒陶铸之后,江青一伙的 下一个目标是周恩来 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后,刘少奇、邓小平虽然仍是政治局常委,但实际上已“靠边站”了。党和国家的重任倾在了周恩来的身上。鉴此,全会期间在讨论政治局常委分工时,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让刚从广州调中央工作的陶铸担任要职,以协助他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事务。毛泽东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并在政治局常委名单草案上亲自用红笔把陶铸勾到周恩来的后面、陈伯达的前面。这样,陶铸一跃成为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央  相似文献   

11.
9月9日,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的生命定格于1976年的这一天,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也正是在这天,他遭遇了生平中唯一一次被捕。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根据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天,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军事家征程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的关系,可以用周恩来对毛泽东“忠心耿耿”4字来概括。正如索尔兹伯里指出那样:“直到1976年生命终结之时,他都未对毛的领导提出任何异议。”“从遵义会议以后,不论他担任何种职务,实际上他都充当了毛泽东的参谋长。周毛的这种关系,也是中国政治中史无前例的。” 和大多数中共高层领导人士一样,周恩来对毛泽东怀着真诚的崇敬,他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可能没有人知道他们握过多少次手。然而,在摄影记者杜修贤的镜头里却留着他们最后一次握手的瞬间。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已恶化,身体明显消瘦。可是,周恩来作为—位政治家,十分清楚自己在中国政局中处于何等重要的位置。他拖着重病之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这一年5月25日这天,周恩来把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引进毛泽东的书房,把陪见的人一个一个地介绍给毛泽东相识握手。而他自己则和以往一样,默默地站立在摄影镜头之外。毛泽东与希思一见如故,两个人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一个多小…  相似文献   

14.
走向周恩来研究的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向周恩来研究的辉煌*石仲泉如何把周恩来的研究引向深入,迎接周恩来百年诞辰纪念学术研讨会,这是大家关心的事。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想法,与同志们交换意见。一、加强周恩来历史定位的研究周恩来在党的历史上的地位已经明确。他属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  相似文献   

15.
正刘亚楼(1910—1965),出生在闽西山区,1927年10月参加革命,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短暂辉煌的55年人生历程中,他从山区少年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从小学教员成长为百战将星。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年谱》的考察,回望将军在毛泽东关怀下成长的革命历程,缅怀将军的光辉战绩,由此学习他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优秀品质,弘扬他坚定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6.
走近毛泽东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已经离开他所热爱的中国人民有43年之久了,"说不尽的周恩来,研究不完的毛泽东。"我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已经为毛泽东留下了一个任何人也无法去取代的位置。毛泽东不但是中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今天我们又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去走近毛泽东和感悟毛泽东,即毛泽东他自己是怎样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他是怎样在不同的地点、环境与公开场合里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经历、性格、思想、工作方法及理想和志愿  相似文献   

17.
曾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 ,是八年抗战中我军牺牲的最高指挥员 ,时年仅 3 6岁。在左权将军短暂而辉煌的革命生涯中 ,他同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称周恩来是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知遇明师。周恩来则称赞左权“足以为党的模范”。▲黄埔入党190 5年 ,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的左权 ,由于家境贫寒 ,世代靠佃种土地为生 ,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所以对旧社会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7岁那年 ,在左权苦苦哀求和亲友的资助下 ,他才好不容易上了小学。但左权天资聪慧 ,再加上刻苦好学 ,192 1年又以优良的成绩考取了县立…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一生久经战阵,用兵如神,是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他第一次用兵是在什么时候呢?一般认为,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是他用兵的起点。其实毛泽东第一次用兵布阵并且打了胜仗还是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 1916年,长沙一师以“激发爱国思想,提倡尚武精神,研究军事学术,实施军国民教育为宗旨”,组织学生志愿军。全校编为一个营,由兵式体操教员任营长、营副,下设两个连。毛泽东在辛亥革命时曾在正规  相似文献   

19.
路蔷 《广东党史》2005,(2):15-16
日前,笔者采访了周恩来当年的勤务员李学文老人。当问及他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情况时,77岁的李学文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显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愉快的相识李学文1927年出生在陕西省华县的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12 岁时参加了八路军,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任勤务员。1940年4月  相似文献   

20.
还是在1939年,刚刚18岁的雷英夫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学习时,就给经常前往授课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年8月,在重庆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回到延安向毛泽东求援:南方局军事组叶剑英那里急需参谋人员。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18岁的娃娃,他叫雷英夫。”就这样,雷英夫被调到了南方局,并由此开始了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军事参谋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